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洪丽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凝血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肿瘤
  • 2篇肿瘤
  • 2篇维吾尔族
  • 2篇腺肿瘤
  • 2篇骨转移
  • 2篇汉族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调节蛋白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血栓
  • 1篇血栓调节
  • 1篇血栓调节蛋白
  • 1篇亚群

机构

  • 7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7篇王洪丽
  • 6篇郭淑丽
  • 4篇田永芳
  • 1篇李奇凤
  • 1篇任江林
  • 1篇冯希梅
  • 1篇李娟
  • 1篇郎涛
  • 1篇陈美华
  • 1篇王婧
  • 1篇马慧霞
  • 1篇陈程
  • 1篇陆萍
  • 1篇陈丽霞
  • 1篇王文玲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2012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妇女细菌性阴道病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乌鲁木齐地区128例维吾尔族和100例汉族细菌性阴道病妇女患者全血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的水平。所有患者阴道分泌物同时进行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结果:维吾尔族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和唾液酸酐酶阳性率明显高于汉族患者(P<0.05);两民族患者间白细胞计数、过氧化氢酶和白细胞酯酶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汉族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各有特点,临床应给予重视。
木克代斯.米尔地洋郭淑丽田永芳陈丽霞王洪丽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维吾尔族和汉族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氯化锶疗效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对比分析维吾尔族和汉族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氯化锶(89SrCl2)治疗的效果.方法 75例维吾尔族和82例汉族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静脉注射89SrCl2后,观察其镇痛效果,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监测骨转移灶,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结果 89SrCl2治疗后,维吾尔族患者镇痛有效率为82.67%(62/75),高于汉族患者的60.98%(50/82)(P< 0.05);维吾尔族患者骨转移灶治疗有效率74.67%(56/75),高于汉族患者的52.44%(43/82)(P<0.05);维吾尔族患者IL-6降低水平为(4.24±1.74) pg/ml,高于汉族患者的(2.81±2.38)pg/ml(P< 0.05).结论 89SrCl2治疗维吾尔族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比治疗汉族患者疗效更好,临床应加以重视。
冯希梅郭淑丽田永芳陈程王洪丽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
维吾尔族与汉族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指标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和汉族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凝血功能差异。方法维吾尔族MM患者50例(维族组),汉族MM患者64例(汉族组),体检健康者60例(对照组),采用凝固法检测3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Ⅸ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维族组、汉族组FIB水平分别为(7.40±2.04)、(4.30±2.22)g/L,均高于对照组(2.12±0.94)g/L(P<0.05),维族组高于汉族组(P<0.05);维族组凝血因子Ⅷ水平为(96.61±19.23)%、汉族组为(96.42±17.03)%,均低于对照组(111.12±27.08)%(P<0.05),维族组与汉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APTT、PT、TT、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维吾尔族MM患者血液明显处于高凝状态。
郭淑丽田永芳王洪丽郎涛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
宫腔镜切除术联合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作用研究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息肉切除术联合LNG-IUS治疗EP的临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治疗,联合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LNG-IU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内分泌激素(ER、PR)以及炎症相关因子(VEGF、TGF-β1、TNF-α、CRP、IL-6)变化情况。结果:术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对比无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减小。联合组术后各阶段子宫内膜厚度均较对照组小(P<0.05);术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联合组VEGF、TGF-β1、TNF-α、CRP、IL-6、ER、PG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内,联合组总复发率为6.66%,对照组总复发率为33.33%,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用LNG-IUS其机制可能与下调ER、PR、VEGF、TGF-β1、TNF-α、CRP、IL-6的表达水平有关,提高子宫内膜息肉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为EP的诊疗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王婧王洪丽陈美华王文玲陆萍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子宫内膜息肉
前列腺癌患者的骨转移进展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的骨转移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04例前列腺癌患者用SPECT进行全身核素骨显像,骨转移程度据Soloway标准分为四级(Ⅰ、Ⅱ、Ⅲ、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白细胞介素-6(IL-6)和骨钙素(BGP)的含量。结果前列腺癌骨转移Ⅲ和Ⅳ级患者CD3+T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Ⅰ和Ⅱ级患者,且Ⅲ级<Ⅱ级<Ⅰ级,而对CD4+T和CD8+T的水平则Ⅱ、Ⅲ、Ⅳ级患者明显低于Ⅰ级患者,且Ⅳ级患者明显低于Ⅱ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级别的增加,血清T-PSA、F-PSA、BGP、IL-6水平明显升高,Ⅲ和Ⅳ级明显高于Ⅰ和Ⅱ级患者,且TPSA水平逐级升高,IL-6水平Ⅳ级大于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反映骨转移病情进展指标(即T-PSA、F-PSA、BGP和IL-6水平)的升高,前列腺癌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也会明显降低,监测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对疾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任江林郭淑丽田永芳王洪丽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肿瘤转移细胞免疫
维吾尔族和汉族丙肝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维吾尔族和汉族丙肝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247例丙肝患者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HCV、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丙肝RNA,和流式细胞仪法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结果维吾尔...
马慧霞郭淑丽王洪丽
关键词:抗-HCVT淋巴细胞亚群
肺结核患者血栓前四项的变化与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栓前四项检测的结果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3例肺结核患者和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利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复合物(t-PAIC)以及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的含量。结果肺结核患者TAT水平为(7.75±3.05)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6±0.8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TM、t-PAIC、PI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栓前四项尤其是TAT水平明显增高,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对此加以重视。
木克代斯.米尔地洋郭淑丽李娟王洪丽李奇凤
关键词:血栓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血栓调节蛋白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