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特为

作品数:33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脊髓
  • 10篇背根
  • 10篇背根节
  • 8篇神经营养
  • 8篇细胞
  • 7篇营养因子
  • 7篇神经营养因子
  • 7篇备用背根节
  • 5篇源性
  • 5篇针刺
  • 5篇神经细胞
  • 5篇神经元
  • 5篇脊髓可塑性
  • 5篇部分背根切断
  • 4篇基因
  • 4篇分子
  • 4篇干细胞
  • 4篇NT-4
  • 3篇神经营养因子...
  • 3篇内源

机构

  • 16篇昆明医学院
  • 16篇泸州医学院
  • 9篇四川大学
  • 2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宜宾市第一人...
  • 1篇泸州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三七...

作者

  • 33篇王特为
  • 17篇王廷华
  • 9篇刘芬
  • 6篇邓莉
  • 5篇周雪
  • 5篇徐新运
  • 5篇高小青
  • 5篇杨朝鲜
  • 4篇张连双
  • 4篇郭侃
  • 3篇冯忠堂
  • 3篇柯青
  • 3篇费强
  • 3篇吴林艳
  • 3篇李力燕
  • 3篇李明
  • 2篇程基焱
  • 2篇章为
  • 2篇余鸿
  • 2篇郑伟明

传媒

  • 6篇四川大学学报...
  • 4篇泸州医学院学...
  • 3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解剖学报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07年中...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缺氧复氧神经细胞的共培养被引量:3
2011年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稳定地表达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mRNA,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泌的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对缺氧复氧损伤的神经细胞是否积极影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缺氧复氧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后与缺氧复氧神经细胞共培养,采用Hoechst33258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及生长相关蛋白43在共培养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的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缺氧组(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表达生长相关蛋白43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P0.05)。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通过抑制缺氧复氧神经细胞凋亡和促进共培养细胞生长相关蛋白4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熊怀林邓莉高小青王特为郭侃杨朝鲜
关键词: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缺氧复氧神经细胞共培养
缺血性脑损伤大鼠下丘脑c-fos基因表达及药物调控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讨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和参麦注射液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1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治疗组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缺血性脑损伤时大鼠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内神经元c -fos基因的表达及参麦注射液的保护作用。结果 :缺血性脑损伤时大鼠视上核和室旁核内神经元c -fos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多 (P <0 .0 5 ) ,而用参麦注射液后明显减少 ,但未减少至正常水平 (P <0 .0 5 )。结论 :缺血性脑损伤时下丘脑中c -fos基因表达增多 ,而参麦注射液对缺血性脑损伤可能有一定治疗作用。
余鸿程基焱吴雨岭王特为韩艺王琼
关键词:缺血性脑损伤下丘脑C-FOS基因基因表达药物调控
苯丙氨酸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苯丙氨酸(PHE)对慢性缺氧所致的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9)、缺氧组(n=10)、缺氧+PHE组(n=9)。缺氧组与缺氧+PHE组每d给予缺氧处理。缺氧+PHE组每d于缺氧前腹腔注射PHE400mg/(kg.d),对照组与缺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21d。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右心室平均压(pMRV)及肺动脉平均压(pMPA),同时用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心率和血压。测定右心室(RV)质量/(左心室(LV)质量+室间隔(S)质量)(mRV/(mLV+mS))比值,并观测肺血管形态结构的变化和各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缺氧组的pMRV、pMPA、(mRV/(mLV+m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缺氧+PHE组(P<0.05);缺氧组的肺细小动脉管壁厚度、管壁横截面积、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及管壁横截面积占血管横截面积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缺氧+PHE组(P<0.01)。缺氧+PHE组大鼠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缺氧组(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HE可能是通过降低VEGF的表达而降低慢性缺氧大鼠的右心室压及肺动脉高压,逆转右心室肥厚及血管结构的重建。
杨小琼王特为黄忠碧邓述恺王荣丽
关键词:苯丙氨酸慢性缺氧肺动脉高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地塞米松对脊髓损伤后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鼠脊髓挫伤后,急性期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在脊髓内的表达变化以及地塞米松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脊髓(T12)损伤模型,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6)、SCI组(n=42)和DEX组(n=42,于SCI后15min尾静脉注射DEX30mg/kg),分别于损伤后1h、3h、6h、12h、24h、36h、48h取材,做常规HE染色和用抗TNF-α和抗IL-6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结果:TNF-α和IL-6在正常大鼠脊髓组织不表达;TNF-α、IL-6在脊髓损伤后1h均有表达,于48小时回落到正常。TNF-α在24h达高峰;IL-6在12h达高峰。地塞米松干预后二者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对TNF-α、IL-6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邓莉王特为李明
关键词:脊髓损伤TNF-ΑIL-6地塞米松
P物质在成年猫脊髓和背根节的分布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观察P物质在成年猫脊髓和背根节的表达情况。方法 成年健康雄猫 5只 ,取L5脊髓节和随机取一侧L6背根节制作厚 2 0 μm冰冻切片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 ,观察SP在正常脊髓和背根节的分布。结果 在脊髓 ,SP阳性膨体主要见于后角Ⅰ、Ⅱ板层 ,后角Ⅳ、Ⅴ、Ⅵ板层及侧角的一些神经元呈弱阳性反应 ,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呈阳性反应 ,胞核不着色。在背根节 ,SP的免疫阳性物主要分布于小细胞的胞浆内 ,胞核不着色。
张连双章为王廷华徐新运王特为
关键词:P物质成年猫脊髓背根节
针刺及内源性c-Fos、c-Jun对体外培养备用背根节的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部分背根切除和针刺及内源性c-Fos和c-Jun对体外培养备用背根节(DRG)的作用。方法制备备用根猫模型;采用针刺备用根猫模型、细胞培养以及在部分培养液中加入抗c-Fos/c-Jun抗体的方法,将实验分为针刺组、抗c-Fos抗体组、抗c-Jun抗体组及备用DRG组;并用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抗体行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染色进行神经元鉴定。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可见95%以上的细胞为N SE阳性反应的细胞,且为典型的体外培养的DRG神经元。体外培养备用根组、抗c-Fos抗体组、抗c-Jun抗体组神经元突起的平均长度均比针刺组短(P<0.05);抗c-Fos/c-Jun抗体组均比备用根组长(P<0.05)。结论针刺可促进体外培养DRG神经元的突起生长作用;内源性c-Fos、c-Jun可能对体外培养DRG神经元突起生长有促进作用。
王特为王廷华周雪张连双徐新运
关键词:部分背根切断针刺C-JUNC-FOS
CDK_4在小鼠脊髓中的表达
2002年
目的 :观察CDK4 在小鼠脊髓 (L6)的表达情况 .方法 :成年小鼠 (体重 10 0~ 15 0 g) 5只 ,将其处死后取其脊髓 (L6)制作 2 0 μm厚冰冻切片 ,用CDK4 兔抗血清行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CDK4 在正常脊髓中的分布以及亚细胞定位 .结果 :在正常脊髓腹角部分运动神经元中可见CDK4 的表达 ,其阳性反应物定位于胞核 .结论 :CDK4
王特为王廷华刘芬吴林艳
关键词:CDK4脊髓免疫组织化学
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3在脊髓损伤后期大神经元轴突出芽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极易受损的部位,致瘫率高,严重危及人类健康,损伤后的修复也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点。神经营养因子-3(NT-3)不仅能为损伤神经元的修复提供有利的微环境,且具有维持和促进神经元存活、分化和再生等多方面的作用。前期研究显示,脊髓部分去传人术后早期,脊神经节(DRG)中主要是中、小型神经元表达NT-3增加。本研究旨在观察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3在脊髓损伤后期大神经元轴突出芽中的作用。
王旭阳李晓莉郑伟明吴近森诸葛启钏王特为王廷华刘芬
关键词:神经营养因子-3神经元存活轴突出芽内源性中枢神经系统
超微病理学内容中的辩证关系浅析被引量:2
2007年
超微病理学是研究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病理改变以及相关的功能的基础医学学科,专业性较强,内容庞杂。本文就结构与功能、普遍性与特殊性、平面与立体、局部与整体、量变与质变等多层面,揭示超微病理学内的辩证关系,对超微病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提供思路。
程基焱王特为赵宏贤殷菱郑福蓉
关键词:辩证关系超微病理学教学
部分背根切断对备用背根节和脊髓NT-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 NT- 4在正常猫和部分去背根猫的 L6 背根节 (手术侧和非手术侧 )和脊髓 板层与背核表达的变化。方法 成年健康雄猫 15只分为正常组、备用根术后 7d组和 14 d组 (动物行单侧部分去背根手术 ,即切除一侧 L1 - L5、L7- S2 背根节 ,保留 L6 为备用根 ) ,采用免疫组化 ABC法 ,观察、计数各组背根节、脊髓实验侧 板层 (L3、L5、L6 )和背核 (L3)中 NT- 4的分布及含量。结果  1去部分背根后 7d,备用背根节 (术侧 )中 NT- 4阳性神经元数比正常组显著减少 (P<0 .0 5 ) ,但较非术侧明显增多 (P<0 .0 5 ) ;至术后 14 d,术侧备用背根节 NT- 4阳性神经元比正常组、7d组和非术侧均减少 (P<0 .0 5 )。 2正常组、术后两时相 L3、L5、L6 术侧脊髓 板层和 L3背核内NT- 4阳性神经元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去部分背根主要导致备用背根节 NT-
龙双涟刘芬王廷华徐新运关宇光王特为柯青袁源
关键词:神经生物学部分背根切断神经营养因子-4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