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婷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河北平原地震带的现今活动性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根据近41年的现代地震资料,利用地震活动性参数组合、b值空间分布、断裂带分段,并结合历史强震构造背景的综合分析方法,分析河北平原地震带各分段现今地震活动习性和地震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平原地震带存在7个具有不同现今活动习性的分段,其中,唐山—迁安段和东明—阳谷段处于低b值、高应力状态,属于大震后晚期余震活跃或断层震后调整运动结果;昌平—宝坻、天津—肃宁段、新河段、邯郸—磁县及汤西段断层面现今活动习性均处于相对低应力下的频繁或稀疏小震滑动。因此,河北平原地震带未来短期内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
- 王玉婷吕悦军谢卓娟张力方
- 关键词:地震活动参数
- b值随深度的变化:南加州地区计算机密集检验的结果
- 2011年
- 通常认为古登堡—里克特关系式中的b值反映了地壳的应力状态;因此,b值在时空上的变化能为地壳构造提供重要的信息。我们研究了选自南加州的7个区域的b值随深度的变化。之前有研究详细地描绘了加州地区b值随深度的变化图,而我们的研究没有如此系统化。我们的方法与Mori和Abercrombie应用在局部区域的方法很相似。与之前的一些研究相比,我们的研究表明,b值的变化在统计上并不显著,b值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这一现象应慎重解释。我们采用的地震目录是由南加州地震台网(SCSN)记录并由Richards-Dinger和Shearer重定位的100000个地震事件中的子事件。在比较b值差异时,我们通过与自助检验法的比对研究了宇津检验法(Utsustest)的特性。我们的研究结果也对宇津检验法在比较b值差异时的相关性提出疑问。模拟结果和真实数据都显示出宇津检验法倾向于反驳零假设,更认同b值是显著不同的假设。
- D, AmoreseJ.-R. GrassoP. A. Rydelek王玉婷张力方吕春来
- 基于现代地震资料确定汾渭地震带分区及其地震活动性参数被引量:3
- 2012年
- 汾渭地震带是我国东部一个强震活动带,其分段特征及地震活动趋势一直是研究热点,过去利用历史地震和地震地质资料,已得到许多有价值的结果.本文以第五代区划图中最新划分的汾渭地震带为研究区域,收集整理1970至2010年ML2.0~5.0级的现代地震资料,计算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定量分析了该带中小地震空间分布图像特征,据此,确定了汾渭地震带的分区,并给出了各分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对比分析表明,对汾渭地震带进行精细分区,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区域的地震活动水平,同一地震带的精细分区,可得到代表不同地震活动水平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同时,本研究也为地震带的精细划分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对地震区划、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活动中长期预测均有重要意义.
- 谢卓娟吕悦军张力方王玉婷方怡
- 关键词:汾渭地震带地震活动性参数
- 华北地区地震带细致划分及活动性参数研究
- 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地震带是确定b值、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等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统计单元,要求地震带内的地震资料样本满足统计关系的协调性。同时,地震带又是划分潜在震源区、确定地震空间分布函数的约束区域。
我国地震区...
- 王玉婷
- 关键词:地震带
- 基于极值理论对华北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的估计
- 2011年
- 本文首先回顾了极值理论方法的原理及修改前后极值分布函数的对比,并结合华北地区1830~2010年共181年的历史地震资料和现代小震资料,应用修改后的极值理论方法对该研究区域未来50年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估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修改后的极值分布函数更能接近实际观测情况:较大地震的复发周期变长了;随着时间的增加,震级趋于研究区域极大震级上限,且华北地区未来50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较小。
- 王玉婷吕悦军方怡徐丹丹
- 关键词:地震危险性极值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