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玲
- 作品数:22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道德中的脆弱性——以代孕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作为人类存在的首要特征,脆弱性是个体生命和构建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维度。在代孕活动中,代孕母亲、不孕不育者和孩子都是脆弱人群。代孕母亲的脆弱性既来自其特有的生育活动本身,又来自外在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以及商业化运作的内在逻辑。不孕不育者由于其生理缺陷及相关社会文化的影响而遭受身心煎熬。孩子的生存和发展完全依赖照料者的关怀和帮助,这种无法避免的依赖性令其具有先天的脆弱性。他们的脆弱性要求社会给出相应的伦理回应。在现有的社会背景下,禁止商业化代孕是对代孕母亲和孩子权益的保护。不孕不育者的生育自由也应该得到尊重,捍卫孩子的权益则构成了对生育自由的首要限制。
- 王福玲
- 关键词:脆弱性代孕道德
- “人是目的”的限度——生命伦理学视域的考察被引量:16
- 2017年
- "人是目的"的命题固然具有强有力的影响,但它在生命伦理学中的运用是有限度的。该命题越是被广泛地运用,越容易流于表面。因此,厘清"人是目的"的内涵是正确运用该命题的前提。"人是目的"源自康德的"目的公式",其核心思想是尊重理性主体的道德能力。器官买卖破坏了生命的完整性,损害人格的载体,进而贬低理性主体的道德能力,因而违背了"人是目的"的命题。商业化代孕之所以违背"人是目的"的命题,并非因为它破坏了生命的完整性,而是因为这种活动强化了女性被工具化的倾向。
- 王福玲
- 关键词:人是目的尊严
- 自律:康德尊严思想的基石被引量:3
- 2013年
- 康德的尊严思想有两大主题。首先,他将尊严的根据追溯到严格的自律概念上,这就为尊严确立了牢固的根据,同时也确保了每个人享有尊严的平等性。其次,康德强调配享尊严的问题,德性作为自律在不同程度上的实现,就是个人是否配享尊严的根据。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康德尊严思想的批评也大多指向自律概念。事实上,这些批评是在误解康德自律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探讨自律概念是正确把握康德尊严思想的关键。
- 王福玲龚群
- 关键词:尊严自律平等性关键词
- 试论康德哲学中的尊严与权利被引量:1
- 2015年
- 在康德哲学中,尊严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康德分别在"源始的尊严"和"实现了的尊严"两种意义上运用这一概念。前者是人因其自由和理性平等享有的;后者是人因其德性享有的,即配享尊严的问题。与之相应,在权利问题上,一方面,康德主张尊严是人的一项基本的权利,同时也构成其他权利的前提,因此应坚决捍卫人的尊严和权利;另一方面,他也强调我们应该首先使自己配享权利,使自己作为一个权利主体保有尊严。
- 王福玲
- 关键词:康德哲学尊严权利
- 尊严:作为权利的道德基础被引量:9
- 2014年
- 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后,人人平等享有尊严的理念已经被视为法律体系的最高价值,成为现代文明的共识。尊严与权利的关系问题也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从根本上说,尊严与普遍权利是同根同源的关系,二者都离不开理性。然而,尊严依然可以成为权利的道德基础。这是因为,与权利相比,尊严概念具有优先性。尊严作为人人生而具有的内在价值,首先是一个道德概念,具有道德规范性,因而能够充当权利之合理性的依据。换言之,道德性通过尊严概念进入权利理论中,进而成为权利的价值基础。人人享有的普遍权利是人人享有尊严的具体体现,尊重权利就是在尊重人的尊严。
- 王福玲
- 关键词:尊严权利
- 探析康德尊严思想的历史地位被引量:3
- 2013年
- 人人平等享有尊严的观念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在尊严观念的漫长演变过程中,康德的尊严思想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康德接过启蒙运动的旗帜,在继承传统尊严思想的基础上,将尊严的根据更加牢固地确立在自由和理性之上,确保每个人平等地享有尊严。同时,他将人的尊严视为人的内在价值,主张人是目的的思想,为我们理解现代尊严观念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毋庸置疑,康德在尊严观念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本文将康德的尊严思想置于尊严观念的发展历程中考察,探讨康德在什么意义上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尊严思想,同时又在什么意义上影响和推进了现代尊严思想的发展。
- 王福玲
- 关键词:人人平等启蒙运动
- 康德尊严思想初探被引量:1
- 2012年
- 尊严是康德道德哲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康德在继承古典优越性的意义上使用尊严这一概念,并将其视为理性存在者所拥有一种绝对价值和内在价值。前者是一种源始意义上的尊严,表现出平等性的属性;后者是一种实现了意义上的尊严,表现出差异性的属性。尊严的根据在于自律。可以说,康德的尊严观在尊严思想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沟通古典与现代的桥梁。
- 王福玲
- 关键词:尊严自律
- 康德哲学中的尊严与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尊严与价值的关系是康德哲学中最为扑簌迷离的问题。通过对康德哲学中内在价值和绝对价值概念的分析,我们主张,绝对价值和内在价值是对尊严之价值属性的描述,而非定义。有些康德主义者们认为,康德将尊严定义为价值,并进一步将其视为尊重人这一道德命令的根据。事实上,这一观点与康德哲学的思想存在分歧,因为在康德哲学中,价值概念不可能成为道德命令的根据。
- 王福玲
- 关键词:尊严
- 消除社会歧视 实现人的尊严被引量:6
- 2014年
- 人人平等享有不可侵犯的尊严,这一理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然而,尊严的实现在康德看来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社会中得以完成的。在当今社会,社会歧视是阻碍实现平等尊严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消除社会歧视,实现人的尊严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因此,从康德的视角入手,探讨当今社会歧视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对探索消除社会歧视和实现平等尊严来说至关重要。
- 王福玲
- 关键词:尊严社会歧视
- 维护人的尊严:道德建设的核心课题被引量:2
- 2013年
- 在当今社会,尊严已经成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事实上,维护和捍卫人的尊严已经成为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尊严作为一种关系性的价值,表现为相对于他物而言的优越性。尊严的维护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实现的,这种维护既包括内在的维护,又包括外在的维护。前者着眼于个体,强调从每个人的自我修养做起,自我珍重并尊重他人,进而使自己配享尊严;后者着眼于法律秩序,强调从法律上捍卫每个人的正当权利,维护权利就是在直接或间接地维护人的尊严。
- 王福玲
- 关键词:尊严道德建设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