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子宫
  • 4篇不孕
  • 3篇异位症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子宫内膜异位
  • 3篇子宫内膜异位...
  • 3篇内膜
  • 3篇内膜异位症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 2篇多囊
  • 2篇多囊卵巢
  • 2篇多囊卵巢综合
  • 2篇多囊卵巢综合...
  • 2篇轻度
  • 2篇综合征
  • 2篇息肉
  • 2篇卵巢
  • 2篇卵巢综合征
  • 2篇内膜息肉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

作者

  • 6篇黄薇
  • 6篇王秋石
  • 4篇宋永
  • 2篇张向卉
  • 2篇冯桂梅
  • 2篇朱慧莉
  • 2篇王秋毅
  • 2篇杨诗源
  • 1篇肖丽
  • 1篇周璐
  • 1篇刘冬
  • 1篇冯雪
  • 1篇谭婧
  • 1篇周潞
  • 1篇张娜

传媒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第七次全国妇...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内膜息肉及其调节
目的 根据临床发现轻度内异症性不孕患者合并内膜息肉的高发生率,我们对这些内异症的在位内膜的雌激素合成酶及其调节因子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RT-PCR、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合成酶芳香化酶和类固醇合成因子-1的表达,并通过基因库...
黄薇沈力聪王秋石宋永朱慧莉
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内膜息肉及其调节
目的根据临床发现轻度内异症性不孕患者合并内膜息肉的高发生率,我们对这些内异症的在位内膜的雌激素合成酶及其调节因子进行研究。方法采用RT-PCR、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合成酶芳香化酶和类固醇合成因子-1的表达,并通过基因库的筛...
黄薇沈力聪王秋石宋永朱慧莉
文献传递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中chemerin、瘦素、脂联素水平,为阐明PCOS的发病基础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18例PCOS患者以及18例非肥胖健康对...
杨诗源王秋毅黄薇宋永冯桂梅周潞王秋石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CHEMERIN胰岛素抵抗肥胖
28卷3期疑难病案
2012年
患者,34岁,G0P0,因腹胀13天,并进行性加重;停经,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CSI-ET)术后10天,尿少、气促2天于2009年12月2813人院。患者因原发不孕6年,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正常,丈夫的精液常规分析为严重的弱精症,因而选择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和胚胎移植(ET),并于10天前移植2枚囊胚。
王秋石黄薇
关键词: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疑难病案子宫输卵管造影精液常规分析进行性加重原发不孕
青春期和育龄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生化特征分析比较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生化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126例青春期PCOS患者(青春期组)和368例育龄期PCOS患者(育龄期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指标。结果:(1)青春期组患者的初潮年龄(12.59±1.39)显著低于育龄期组(13.28±5.36)(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高雄症状的程度和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育龄期组(P<0.05),体重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和平均舒张压均显著低于育龄期组(P<0.05);(2)两组的平均血睾酮(T)、LH、FSH、LH/FSH及FINS、HOMA-IR、HDL无显著差异(P>0.05)。青春期组的平均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TC/HDL及LDL/HDL均显著低于育龄期组(P<0.05);(3)青春期组的腰围≥80cm、收缩压≥130mmHg和FPG≥5.6mmol/L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育龄期组(P<0.05)。结论:青春期PCOS患者具有PCOS特征性的高雄、代谢障碍问题,需加以关注,并及早治疗。
王秋毅冯桂梅黄薇宋永张娜王秋石杨诗源肖丽周璐张向卉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青春期高雄激素血症代谢综合征
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对EMs相关不孕妇女腹腔镜术后自然妊娠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对EMs相关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自然妊娠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730例EMs相关不孕患者,根据手术发现进行EFI评分,并随访其妊娠情况和妊娠结局。比较不同EFI分值患者的自然妊娠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累积妊娠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完成随访的548例患者的总妊娠率为43.43%(238/548)。EFI评分8~10分者的总妊娠率为54.55%(168/308),8、9、10分的妊娠率分别为53.66%(66/123)、51.75%(74/143)和66.67%(28/42),各分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EFI 7分者的妊娠率为42.27%(41/97),低于8~10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EFI 4~6分的妊娠率为21.71%(28/129),4、5、6分的妊娠率分别为17.86%、19.05%和25.42%,各分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8),显著低于7分者(P=0.000)。EFI 0~3分的妊娠率为7.14%(1/14)。术后不同时间的妊娠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0)。r-AFS分期I^IV期的妊娠率分别为45.23%(57/126)、47.33%(71/150)、44.08%(67/152)和44.17%(53/120),无统计学差异(P=0.939)。结论:EFI能较好地预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EMs相关不孕患者的术后生育力。
张向卉冯雪黄薇王秋石刘冬谭婧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