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坤
- 作品数:14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具有生物活性的脲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被引量:22
- 1992年
- 近年来开发的新农药,出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创制研究的重点逐步转向特异性和超高效。新农药与传统农药不同之处,在于低浓度,低用量,对目标生物有高效和高选择性,这对环境和生态更有利。调查最近几年国外陆续出现的一些新品种,用药量由原来的每亩几十克降到每亩几克甚至1克。例如:
- 王立坤李正名
- 关键词:农药脲类生物活性
- 微波辐射种子对黄瓜幼苗生长和根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3
- 1999年
- 微波辐射剂量105W, 辐射黄瓜种子时间10S、20S, 提早长出真叶, 株高增加。处理种子的时间为30S, 促进种子早出苗, 但随着生长期的延长株高被抑制, 叶片数也减少。当辐射剂量105W, 处理种子的时间分别为8S、10S、14S, 促进黄瓜幼苗的主根和侧根增长与脱氢酶活性相关的OD值 (光密度) 增加, 表明根活力增强。
- 张春香王立坤刘准
- 关键词:黄瓜微波辐射种子处理幼苗生长根活力
- 创制除草剂单嘧磺隆的产业化
- 李正名黑中一王玲秀王红学张学舜童军范志金陈俊鹏寇俊杰王素华陈建宇刘勇刘桂龙郑占英申日升李忠先高发旺黑中二孟和生严东文赵卫光张树军王海英徐志浩刘宝森王立坤张岳军王俊芬
- 单嘧磺隆属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原创知识产权,其基础理论研究的结果突破了国际上的理论发现了分子内有氢键的存在,得到了单嘧磺隆与靶标ALS酶复合物的晶体,其结构信息正在解析中;研究结果修正了Levitt博士的理论。这标志着单...
- 关键词:
- 关键词:单嘧磺隆除草剂
- 新农药的创制研究Ⅱ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报道了N-苄基-N′-取代苯基磺酰脲类化合物及其关环化合物共21个,均经元素分析、红外、核磁、质谱等分析鉴定,并观察到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
- 李正名陈林王立坤
- 关键词:农药苄基取代苯基调节剂
- 哒嗪-3-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进展被引量:4
- 1997年
- 综述了近年来哒嗪酮环骨架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1)由二羰基化合物合成;2)采用环加成反应;3)杂环转化法,以及其它方法。还叙述了哒嗪酮核苷的合成。参考文献22篇。
- 喻爱明刘天麟王立坤
- 关键词:哒嗪酮
- 多碳醇类化合物的合成被引量:3
- 1980年
- 本文由正-二十四烷酸与五氯化磷反应,得到的二十四烷酰氯在氯仿中和三乙胺存在下与1-吗啉-1-环己烯反应所得中间体,经酸性水解,碱性开环和酸化,得到7-氧代-三十烷酸,而据文献报导[7],正-二十四烷酞氯与1-吗啉-1-环己烯反应结果,得到的仍然是原料二十四烷酸。作者采用上述方法合成了五种新的7-氧代烷酸R—C—(CH_(2))_(5)—COOH(R=n-C_(14)H_(29),n-C_(16)H_(33),n-C_(18)H_(37),n-C_(21)H_(43)和n-C_(23)H_(47))。所制得的7-氧代三十烷酸经黄鸣龙改良的开息纳尔-武尔夫还原,再经四氢锂铝还原,即得三十烷醇。
- 杨石先陈茹玉刘准陈金龙王立坤石国柱
- 关键词:五氯化磷吗啉环己烯烷酸三十烷醇
- 植物生长调节剂3-(γ-吡啶基)丙醇的合成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首次报导以氯苯、钠、γ-甲基吡啶及环氧乙烷儿原料,合成了3-(γ-吡啶基)丙醇,产率84%以上。经多年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该化合物对油菜、花生等作物具有调节生长的作用和明显的增产效果。
- 方建新史延年王立坤张莹芳陈茹玉李平英陈金龙
-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吡啶基丙醇
- 吡啶醇类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被引量:2
- 1985年
- 由α-或γ-钠甲基吡啶与2-(ω-氯代烷氧基)四氢呋喃缩合,制得八个新化合物即2-[α(或γ)-吡啶烷氧基]四氢呋喃.经水解即得相应的醇,其中四个醇未见报导,另外四个合成方法与文献不同。上述化合物均能抑制小麦芽鞘的生长。
- 陈茹玉陈金龙王立坤陈林志
- 关键词:四氢呋喃甲基吡啶烷氧基醇类衍生物
- 三溴乙酸钠法制取1R,CiS-二溴菊酸被引量:3
- 1990年
- 1R,Cis-二溴菊酸是生产溴氰菊酯的关键中间体。上文我们报道了用蒈醛酸酯和Wittig试剂反应合成二卤菊酸的方法,考虑到Wittig反应在工业上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 邵瑞链成俊然李广仁倪音海黄润秋唐除痴王立坤金桂玉
- 关键词:二溴菊酸溴氰菊酯
- 新农药研究(Ⅲ)——咪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1991年
- Rovral[3-(3,5-二氯苯基)-1-异丙氨基甲酰乙内酰脲]是一种优良的广谱杀菌剂和种子处理剂,由于3,5-二氯苯胺不易制备,本文采用其它取代苯胺作为起始原料,采用固态光气制备异氰酸酯,中间体未经分离,经缩合、关环“一锅法”反应,得到化合物Ⅰ,进一步反应得到Ⅱ、Ⅲ系列新化合物。
- 王立坤李正名刘同柱蒋益民
- 关键词:农药咪唑啉酮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