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铮

作品数:452 被引量:6,032H指数:4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3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9篇经济管理
  • 93篇环境科学与工...
  • 51篇天文地球
  • 19篇文化科学
  • 15篇社会学
  • 13篇历史地理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农业科学
  • 9篇自然科学总论
  • 7篇建筑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4篇水利工程
  • 4篇理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2篇碳排放
  • 38篇旅游
  • 35篇气候
  • 35篇减排
  • 30篇区位
  • 28篇经济增长
  • 27篇能源
  • 24篇气候保护
  • 23篇地理
  • 20篇气候变化
  • 18篇城市
  • 16篇能源消费
  • 15篇区域经济
  • 13篇高技术产业
  • 12篇地理信息
  • 12篇可持续发展
  • 12篇CGE
  • 1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1篇信息系统
  • 9篇地缘

机构

  • 335篇华东师范大学
  • 299篇中国科学院
  • 20篇中国农业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院科...
  • 13篇河南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技术...
  • 1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清华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6篇湖南省社会科...
  • 6篇河南省科学院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西北大学
  • 5篇教育部
  • 5篇天津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地...
  • 5篇浙江财经大学

作者

  • 448篇王铮
  • 41篇吴静
  • 27篇李山
  • 26篇孙翊
  • 21篇刘昌新
  • 20篇朱永彬
  • 20篇顾高翔
  • 17篇郑一萍
  • 16篇薛俊波
  • 15篇吴兵
  • 15篇蔡砥
  • 14篇刘晓
  • 14篇王莹
  • 14篇黄蕊
  • 13篇黎华群
  • 12篇钟章奇
  • 12篇朱潜挺
  • 12篇熊文
  • 11篇刘筱
  • 11篇张焕波

传媒

  • 31篇地理学报
  • 22篇地理研究
  • 18篇生态学报
  • 17篇科学学研究
  • 15篇中国科学院院...
  • 11篇科研管理
  • 10篇人文地理
  • 10篇科学对社会的...
  • 10篇中国软科学
  • 9篇中国管理科学
  • 8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中国人口·资...
  • 7篇地域研究与开...
  • 7篇世界地理研究
  • 6篇安全与环境学...
  • 6篇复杂系统与复...
  • 5篇地理科学进展
  • 5篇财经研究
  • 5篇旅游学刊
  • 5篇地理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10篇2017
  • 29篇2016
  • 28篇2015
  • 21篇2014
  • 22篇2013
  • 21篇2012
  • 20篇2011
  • 26篇2010
  • 25篇2009
  • 23篇2008
  • 23篇2007
  • 27篇2006
  • 14篇2005
  • 20篇2004
4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7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及调控对策
本文基于美国2007年1季度至2009年2季度进口贸易总额和GDP、中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7年1季度至2009年2季度对外贸易出口总额、GDP总值等定量指标,按照《中国统计年鉴-2006》 的划分标准把我国划分为...
王铮李宪振
关键词:金融危机区域经济
区域激励的空间行为被引量:3
1995年
本文从区域发展遵循的反应—扩散方程出发,求解了区域的增长极激励下的一维解和稳定条件下的两维解.一维解指出了区域增长的一般动力过程,发现了增长区与衰退区的空间动态。二维解发现杜能型的环形结构是空间组织的基本形式,扇形结构是更高级的分异。
王铮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
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溢出分析被引量:69
2005年
本文基于新增长理论,考虑空间相互作用的衰减性和溢出与GDP缺口的关系,改进了Conley、Ligon(2003)建立的区域溢出统计分析模型。基于这个模型,计算分析了中国各省区的GDP溢出。分析表明:中国大部分省区的增长溢出是正的,上海对外的增长溢出最大。在中国中部地区,湖北省具有重要的溢出作用。中国西部地区除云南、新疆外,经济溢出基本上是负的。因此推广它们的经验,促进西部经济与东部一体化是重要的发展战略。分析还建议,将给予新疆的某些政策也给予东北地区,可能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效措施。
王铮武巍吴静
关键词:经济增长GDP新增长理论西部经济
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被引量:28
2005年
 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凭借方程组模拟宏观经济体系,针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不断攀升这一经济现象,通过CGE模型建模实现,模拟当能源部门价格上调时,中国经济体系各行业将面临的冲击,主要分析GDP、物价指数、各类商品价格等变量的受影响程度。
吴静王铮吴兵
关键词: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石油价格
论区域知识管理被引量:8
2006年
在运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等职能对区域知识管理进行管理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认为区域知识管理模式包括三个要素环节:知识创造、知识扩散和基础环境。区域知识管理通过区域创新系统这种有效组织形式来实现,建立区域创新环境,促进知识在区域内的创新和扩散,实现区域的竞争和合作,并由此得到区域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式。
王铮赵晶媛
关键词:知识管理
数字城市中的决策支持模型研究——以多元韦伯区位模型为例被引量:11
2001年
“数字城市”研究是当前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利用现有的各种数据、信息 ,在综合、全面地分析后 ,为城市的规划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因此 ,决策支持系统也是实现数字城市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模型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 ,在系统中选用合适的模型 ,并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实现 ,组成系统模型库 ,是保障系统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首先对数字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规划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中几个一般问题进行了讨论。其次在介绍设施区位模型和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基础上 ,进一步实现了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对上海浦东新区两个居民新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崔丽丽黄涛王铮
关键词:决策支持模型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
气候变化下的中国区域间人口迁移及其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气候变化引发的中国人口迁移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需要着重关注的重要政策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农业生产潜力的变化来估计气候变化引致的人口迁移规模。研究发现,在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潜力改变的条件下,中国的环渤海地区、成熟工业化地区和新型工业化地区成为主要的人口迁出地区,将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利用动态多区域CGE模型,分析人口分布格局的改变对区域增长、区域差距及居民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迁入地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人口迁出地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且人口迁移规模越大对经济影响也越大;人口迁移扩大了区域内差距,缩小了区域间差距,总体区域差距有所缩小。未来中国的区域政策必须考虑这些影响。
孙翊徐程瑾王铮
关键词:气候变化人口迁移农业生产潜力居民福利
贵州省旅游业区位研究
<正> 在旅游区重构中,区位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王瑛、王铮通过对云南省旅游区发展的调查,提出了云南省旅游业的产业区位带的特征是以昆明为中心,依次分成四个带:名胜古迹带、奇异风景带、滞区、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带。本文借助王瑛、...
王铮王莹李山翁桂兰宋秀坤
文献传递
基于RRM模型的三峡库区重庆开县消落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42
2012年
以三峡库区重庆开县消落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风险度量的基本原理,在实地考察、历史资料考证和2007年遥感影像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引入相对风险模型,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风险单元,并选取5种生境类型、5类风险源和3种生态受体,以此计算该地区不同风险小区土地利用的综合生态风险值,并依据生态风险值的高低划分为4级.研究结果表明,在消落区内,风险等级随着土地出露水面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加大,在海拔达到170m以上的消落区生态系统受到的伤害更大.作物种植等风险源对生物物种、生态系统等生态受体的作用是生态风险增大的主要原因,其中,生物物种受到的风险最大,其次为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刘晓苏维词王铮黄一民邓吉祥
关键词:三峡库区生态风险评价
国际气候保护方案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国际减排的方案制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各国的争端所在。基于MRICES(LRICES)模型,对配额原则下的"丹麦草案"、人均排放权均等方案以及排放水平控制原则下的UNDP方案、以2005年为基年的排放控制方案展开了政策模拟,对各方案的公平性、有效性展开了定量分析,最后就《哥本哈根协议》下各国的减排方案做了相关模拟。研究发现:"丹麦草案"是极不公平的配额方案;以2005年为历史排放起点年的人均累积排放权均等方案对我国不利;UNDP方案使发展中国家支付了较多经济成本,存在不公平性;以2005年作为全球排放控制原则的基准年是可行的,但前提是发达国家均比2005年水平减排80%。当前形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将使2100年全球升温2.8℃。因此,各国在2020年后必须实施更大的减排强度以达到2100年全球升温在2℃以内的目标。
吴静王铮朱潜挺
关键词:环境学减排方案气候变化
共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