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靖荣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压
  • 5篇高血压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原发性
  • 3篇房颤
  • 2篇低血钾
  • 2篇心动过速
  • 2篇心率
  • 2篇血钾
  • 2篇血压变异
  • 2篇血压变异性
  • 2篇压变异性
  • 2篇一过性
  • 2篇一过性意识丧...
  • 2篇原发性高血压
  • 2篇室性
  • 2篇室性心动过速
  • 2篇四肢
  • 2篇四肢无力

机构

  • 5篇大连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王靖荣
  • 5篇姜一农
  • 3篇张海滨
  • 3篇刘莹
  • 2篇刘莹
  • 2篇马长生
  • 2篇纪智礼
  • 2篇杜昕
  • 1篇郭金成
  • 1篇董建增
  • 1篇温宇梅
  • 1篇张艳丽
  • 1篇杨静

传媒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3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病例150:45岁男性高血压、低血钾合并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被引量:2
2014年
2014年第11期(截稿日期2014年10月1日)患者,男性,45岁,工人,于2013年8月23日以"四肢无力、伴一过性意识丧失10d"入院。现病史:10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口周麻木,随即出现呼吸急促,抽搐,一过性意识丧失,无头晕头痛,无口吐白沫、角弓反张,无二便失禁。遂于大连市金州区医院就诊,入院时再发抽搐、意识不清,心电监护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血钾2.07mmol/L,立即给予电除颤复律,并积极补钾,补镁治疗。入院前3h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
王靖荣刘莹张佰爽姜一农
关键词: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低血钾一过性意识丧失高血压病例四肢无力
原发性右心室肿瘤合并心包积液和肺栓塞一例报告
2017年
原发性心脏肿瘤罕见,其中良性肿瘤占75%,恶性肿瘤约占25%.我院收治1例原发性右心室肿瘤合并心包积液和肺栓塞,随访56个月,患者尽管未手术,生存状态一直良好,现报道如下.
杨静王靖荣张艳丽姜一农刘莹
关键词:原发性心脏肿瘤心包积液肺栓塞
同步心率、血压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及目的: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高血压已经逐渐跃居成为心血管疾病中的头号杀手,它通过多种途径能够对心脏、脑、肾脏、血管等靶器官的组织结构造成损伤,明显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致死率及致残率。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血压认识的...
王靖荣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脉搏波传导速度血管损害
文献传递
同步心率变异性、血压变异性与原发性高血压血管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9
2016年
目的:通过同步监测心率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血管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04至2014-01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病房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75例,采用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分别进行血管功能的评价,根据PWV结果分为PWV正常组(PWV<9 m/s,n=185)和PWV升高组(PWV≥9 m/s,n=90)。所有患者同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Person线性相关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stepwise)探讨心率变异性、血压变异性指标与PWV的关系。结果:PWV升高组的心率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指标均出现反常变化。其中反映心率变异性大小的指标每5分钟总心搏数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值PWV升高组较PWV正常组降低[分别为(159.66±66.50)ms、(194.36±119.29)ms,P<0.01],同时血压变异性的指标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的值PWV升高组较PWV正常组升高[分别为(14.40±3.56)mm Hg、(12.98±3.46)mm Hg,P<0.01]。夜/白心率比在PWV升高组比PWV正常组升高(0.90±0.08、0.87±0.06,P<0.01),且与PWV存在线性相关性(r=0.169、P=0.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提示,24 h SSD、心率变异性低频带(LF)与PWV存在明显的独立相关性(标准化β值分别为0.352、0.212)。结论:(1)高血压患者SDANN降低,同时24h SSD升高,容易发生或合并动脉硬化;且24h SSD及心率变异性低频带是影响PWV最重要的两个危险因子。(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是促进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的独立影响因素。(3)夜/白心率比作为检测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与高血压血管损害有独立相关性。同步的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的监测有助于临床识别高血压患者的血管损害。
王靖荣刘莹姜一农纪智礼张海滨
关键词:自主神经系统心率变异性血压变异性高血压
病例150:45岁男性高血压、低血钾合并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2014年
患者,男性,45岁,工人,于2013年9月2日以"四肢无力伴一过性意识丧失11d"入院。现病史:11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口周麻木,随即出现呼吸急促,抽搐,一过性意识丧失,无头晕头痛,无口吐白沫、角弓反张,无大小便失禁。遂于2013年8月22日入大连市金州区医院就诊,入院时再发抽搐、意识不清,心电监护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血钾回报示2.07mmol/L,立即给予电除颤复律,并积极补钾、
王靖荣刘莹张佰爽姜一农
关键词: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低血钾一过性意识丧失高血压病例四肢无力
高血压的盐敏感性与交感神经活动及血管损伤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盐敏感性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及血管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5例。根据临床检测的24 h平均心率和血压昼夜节律将盐敏感性(salt sensitivity)分为低危组(n=123)、中危组(n=110)和高危组(n=82)。对受试者病史采集并进行生化检查,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并且对受试者行同步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同步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及PWV指标的比较,发现3组间随着盐敏感性升高每5 min总心搏数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依次降低(P<0.05),低频(LF)、LF/高频(HF)、夜/白心率比(n HR/d HR)、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 SSD)及PWV依次升高(均P<0.05)。高频功率(HF)、夜间收缩压标准差(d S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n SSD)高危组较低危组升高(P<0.05)。进行非参数的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的盐敏感性高低与LF、LF/HF、n HR/d HR、24h SSD及PWV正相关(r=0.228,r=0.146,r=0.129,r=0.125,r=0.102,均P<0.05)。在对影响PWV的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PWV、24h SSD、LF、LF/HF及n HR/d HR是影响盐敏感性的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盐敏感性增高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LF)、自主神经功能紊乱(LF/HF)及早期动脉硬化(PWV)的独立相关因素。
王靖荣刘莹纪智礼姜一农张海滨
关键词:高血压交感神经盐敏感性动态血压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房颤动合并新发脑卒中患者口服抗凝治疗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新发脑卒中患者口服抗凝药物的应用现状和影响抗凝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选取2011年8月至2018年12月参加中国房颤注册研究且在随访过程中新发急性非致死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随访日期截止到2019年12月。根据患者脑卒中后是否服用抗凝药物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合并疾病、用药史等基础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与卒中后抗凝药使用有关的因素的优势比(OR)分析房颤合并新发急性非致死性缺血性脑卒中人群抗凝药物治疗的应用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57例在随访过程中新发急性非致死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后3个月内口服抗凝药物(oral anticoagulant,OAC)治疗率39.4%(377/957)。多因素分析表明较高医保报销比例(OR:1.91,95%CI:1.28~2.86,P=0.002)、围卒中期房颤复发(OR:3.34,95%CI:2.34~4.76,P<0.001)、合并用药种类(1~2种OR:2.10,95%CI:1.36~3.23,P=0.001;≥3种OR:2.31,95%CI:1.37~3.91,P=0.002)是患者在卒中后3个月内应用口服抗凝治疗的保护性因素;相反,卒中前抗小板药物使用(OR:0.29,95%CI:0.20~0.43,P<0.001)和较高的HASBLED评分(OR:0.49,95%CI:0.40~0.60,P<0.001)则是应用口服抗凝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国房颤合并急性脑卒中后3个月内患者口服抗凝治疗率较低。围卒中期的房颤复发、较高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合并用药种类是患者卒中后3个月内应用口服抗凝治疗的保护性因素;卒中前抗血小板药物应用和较高的HASBLED评分则是影响患者卒中后3个月内应用口服抗凝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靖荣杜昕杜昕董建增董建增张海滨郭金成
关键词:心房颤动脑卒中抗凝
心房颤动合并新发卒中患者抗凝药物应用的持续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调查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新发卒中后其抗凝药物的持续用药情况, 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连续选取参加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2011年8月至2018年12月的心房颤动队列, 随访日期至2020年12月, 随访过程中发生急性非致死性缺血性卒中且于卒中后3个月内开始口服抗凝药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合并疾病、用药史等基础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入组后每6个月随访1次。采用首发事件时间分析方法及 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计算分析患者抗凝药的持续应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卒中后开始口服抗凝药的患者共计396例, 平均随访时间26.9个月, 患者抗凝药物的持续用药率为57.6%(228/396)。与非持续抗凝治疗患者比较, 持续抗凝治疗患者的心房颤动发作比例较高[83.3%(190/228)比 73.8%(126/168);t=5.34, P=0.021], 而射频消融治疗比例较低[18.9%(43/228)比32.1%(43/228);t=9.22, P=0.002]。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显示射频消融治疗(HR=1.77, 95%CI:1.25~2.50;P=0.001)是影响抗凝药物持续用药影响因素。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口服抗凝药的依从性仍有待提高, 射频消融治疗是影响患者抗凝药物持续应用的主要原因。
王靖荣杜昕何柳马长生
关键词:心房颤动卒中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态势及热点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态势及热点。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核心合集作为基础数据来源, 检索心房颤动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研究和综述文章, 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1月17日。运用Excel和VOSviewer对相关研究的发表时间、期刊、学科、国家、关键词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 496篇文献作为原始数据集, 2011年后发文量迅速增长, 呈抛物上升状态。期刊Stroke发文量最多, 高质量期刊较多关注此类研究;学科中, 较多分布在神经、心血管研究、外周血管疾病、老年病学等领域。"卒中""风险因素"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 心房颤动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在抗凝药物、机制研究、流行病学及现况调查、导管消融术方面。结论基于已有研究, 未来应继续探索心房颤动与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方法。
宋呈玉王靖荣温宇梅祝征
关键词:心房颤动认知功能障碍可视化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