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树杰

作品数:13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术后
  • 5篇趋化
  • 5篇趋化因子
  • 5篇肝移植
  • 4篇移植术
  • 4篇移植术后
  • 4篇受体
  • 4篇排斥
  • 4篇急性排斥
  • 4篇肝移植术
  • 4篇肝移植术后
  • 2篇动脉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药囊
  • 2篇移植物
  • 2篇移植物排斥
  • 2篇载药
  • 2篇排斥反应
  • 2篇排异

机构

  • 8篇上海市第一人...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甘树杰
  • 5篇丁国善
  • 4篇傅志仁
  • 3篇王敏
  • 3篇施晓敏
  • 3篇汤敬东
  • 2篇傅宏
  • 2篇倪之嘉
  • 2篇茅届齐
  • 2篇王正昕
  • 2篇王海梁
  • 2篇郭闻渊
  • 2篇叶寒青
  • 1篇李瑞东
  • 1篇潘玉琴
  • 1篇刘国华
  • 1篇钟力炜
  • 1篇龚晓波
  • 1篇戴雪明
  • 1篇朱雄伟

传媒

  • 3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光闭合穿通支静脉治疗下肢静脉溃疡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探讨激光闭合穿通支静脉在下肢静脉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8例下肢静脉溃疡(28条肢体)。所有病人均行CT静脉成像定位溃疡处穿通支静脉。14例行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穿通支静脉激光闭合术(激光组),另14例行大(小)隐静脉高位结扎+穿通支静脉结扎术(对照组)。术后均以弹力袜加压并定期处理溃疡创面,随访2年。结果: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术前溃疡病程和溃疡面积均无统计学差异。激光组术后1周溃疡面积缩小值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1个月和2个月的溃疡面积缩小值无差异。对照组有6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高达42.9%,而激光组仅1例出现局部灼伤。两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2个月内溃疡愈合的比例在两组间无差异,均为12例(85.7%)。两组1年内溃疡复发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1~2年内均无复发。结论 :在大(小)隐静脉结扎的基础上,激光闭合穿通支静脉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
茅届齐甘树杰李扬戴雪明
关键词:下肢静脉溃疡
趋化因子受体 CXCR3动态检测在早期诊断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中的应用价值
2005年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 CXCR3动态变化与肝移植排斥的关系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 2005年4月~2005年9月在本院行肝移植术的3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病人术前1d 及术后第 1、 3、 5、 7天外周血中淋巴细胞 CXCR3的表达,临床诊断为急性排斥的病人在确诊当天以及经激素冲击治疗后第3、 7天各检测病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 CXCR3的表达变化。结果:急性排斥反应(AR)组病人的 CXCR3表达均明显升高, 与非排斥组、肝癌肝硬化组及正常人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 01) ,当 AR 组经冲击治疗逆转后 CXCR3表达明显下降 并维持持较低水平。结论:外周血中 CXCR3的表达与排斥反应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及观察抗 排异疗效的指标。
甘树杰丁国善李瑞东施晓敏朱雄伟傅志仁
关键词:受体趋化因子肝移植移植物排斥
集传感器和载药囊为一体的生物兼容微型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传感器和载药囊为一体的生物兼容微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兼容微型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被具有生物兼容性的聚合物包裹形成一个椭圆形的载药囊;所述的载药囊前段上下两侧设有传感器柔性触杆;所...
王敏李燕甘树杰汤敬东冯弈雯
文献传递
趋化因子Mig、IP10、I-TAC及受体CXCR3在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Mig、IP10、ITAC及其受体CXCR3动态变化与肝移植排斥的关系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以2005年4月~2005年9月在本院行肝移植术的3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术前1d及术后1、3、...
甘树杰
关键词:趋化因子移植排斥
文献传递
组织CD3+CD68+MMP-2与MMP-9对患者腹主动脉瘤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组织T淋巴细胞(CD3+)、巨噬细胞(CD68+)、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患者腹主动脉瘤(AAA)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1例AAA患者术中留取的AAA组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例正常腹主动脉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以上组织中CD3+、CD68+、MMP-2与MMP-9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应用图像分析技术行定量分析。结果:观察组AAA组织中CD3+(100.43±105.81)、CD68+(233.01±195.3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AAA组织中MMP-2(0.098±0.047)与MMP-9(0.025±0.015)的表达升高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A组织中CD3+、CD68+、MMP-2与MMP-9的大量表达能够进一步促进AAA的形成及扩张。
张燕萍王敏甘树杰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
肝移植术后趋化因子MigI、P10I、TAC的变化对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Mig、IP10、ITAC在肝移植术后的变化,探讨其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2005年449月30例肝移植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检查分为急性排斥组(AR,n=9)(排除3例术后感染患者),非急性排斥组(NAR,n=18)。检测患者术前1d及术后1、3、5、7d血清中趋化因子Mig、IP10、ITAC的表达,并与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或肝癌患者(肝癌肝硬化组,n=16)以及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n=16)进行比较。AR组患者分别于确诊当天以及经激素冲击治疗后3、7d检测血清中3种趋化因子的表达,并分析确诊当天3种趋化因子表达与肝脏穿刺活检Banff排斥活动指数(RAI)的相关性。结果:肝移植术前1dAR组、NAR组患者血清Mig、IP10、ITAC表达与肝癌肝硬化组无明显差异,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移植术后3d,AR和NAR组Mig、IP10、ITAC的表达水平均有上升,高于术前1d的表达(P〈0.05)。AR组9例患者分别在术后11、12和14d确诊AR发生,术后各时间点患者血清Mig、IP10、ITAC表达明显高于NAR组(P〈0.01);确诊AR当天Mig、IP10、ITAC的表达与RAI呈正相关(r=0.88、0.94、0.80)。与确诊AR当天相比,经)中击治疗逆转后,3种趋化因子的表达也相应下降(P〈0.01)。结论:肝移植术后血清中趋化因子Mig、IP10、ITAC的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辅助特异、敏感的指标。
丁国善甘树杰傅宏叶寒青王海梁倪之嘉郭闻渊王正昕施晓敏傅志仁
关键词:趋化因子类肝移植移植物排斥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被引量:5
2005年
随着器官保存技术的进步、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免疫学的进展以及围手术期监护的加强,肝移植的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术后仍有10%~35%[1]的患者会发生胆道系统并发症,病死率为2%~7%.本文就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致病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甘树杰丁国善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
集传感器和载药囊为一体的生物兼容微型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传感器和载药囊为一体的生物兼容微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兼容微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被具有生物兼容性的聚合物包裹形成一个椭圆形的载药囊;所述的载药囊前段上下两侧设有传感器柔性触杆;所...
王敏李燕甘树杰汤敬东冯弈雯
文献传递
动脉压力传播过程中神经系统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血压的传播一直是心血管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的研究通常将血管看做弹性管道,研究血压在管道内的传播和反射。神经系统对血压的影响虽然得到普遍的认可,但主要认为神经通过影响心脏的输出量以及小动脉的外周阻力来调控主动脉内的血压。该文通过对犬腹主动脉内压力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神经对动脉内血压及血管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一些现有的研究结论仅在无神经作用下成立。主动脉并非被动的承受动脉压力,而是在神经的作用下主动变化。
林峤岳张磊甘树杰汤敬东龚晓波
关键词:动脉血压神经系统血管弹性
趋化因子IP10及其受体CXCR3早期诊断肝移植术后急性排异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IP10及其受体CXCR3动态变化与肝移植排斥的关系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以2005年4月-2005年9月在长征医院行肝移植术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血清中IP10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的表达,确诊为急性排斥的患者,于当天以及经激素冲击治疗后不同时间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IP10 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的表达变化. 结果肝移植术前1d (acute rejection, AR)组和(non-acute rejec tion, NAR)组患者血清IP10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的表达与肝癌肝硬化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肝移植后,AR组、NAR组手术后I P10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的表达均有上升,术后3 d血清中趋化因子水平与术前1d的表达水平相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NAR组在常规的免疫抑制治疗后5~7 d内下降至术前水平,但AR患者术后不但各个检测时间血清IP10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的表达明显高于NAR组,且在NAR组的表达降低至术前水平6 d后仍然持续高表达,在手术后11 d、12 d 以及术后14 d分别确诊排斥的发生,而当AR组经冲击治疗逆转后,趋化因子IP10表达也相应下降并保持较低水平.结论 血清中趋化因子IP10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的表达与排斥反应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以及观察抗排异疗效的参考指标.
甘树杰金涛丁国善傅志仁
关键词:趋化因子肝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