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旭玉
- 作品数:35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皮层下脑卒中患者两种康复治疗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探讨两种康复治疗皮层下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潜在机制。方法:患者随机分为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 MT)与神经发育疗法(neurodevelopmental treat ment,NDT)两个治疗组。在康复治疗前、后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 MRI),并进行临床评分。结果:在康复治疗前、后,健手运动的激活模式近于正常人。患手运动时,运动区广泛激活;治疗后双侧大脑半球激活的体素数显著减少,并向正常激活模式集中。治疗前、后的临床评分显示CI MT组康复效果优于NDT组。结论:康复治疗能促进脑功能重组;CI MT对皮层下脑卒中后3~9个月患者的康复效果优于NDT。
- 戴险峰穆丹梅田旭玉李艳张暹东
-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
- MR椎管水成像对诊断椎管疾病的应用价值
- 2005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椎管水成像(MRM)对诊断椎管疾病的价值。方法对33例椎管病变的常规MRI检查及MRM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MRM显示正常椎管造影7例,硬膜外病变10例,髓外硬膜下病变9例,髓内病变2例,神经管闭合不全2例,椎间盘突出3例。结论MRM是可靠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可代替常规X线脊髓造影和CT脊髓造影,与常规扫描序列相结合可显著地提高椎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 田旭玉张晓莉张暹东陈建波兰岚
- 关键词:椎管病变磁共振脊髓造影MRMCT脊髓造影神经管闭合不全椎管病变
- 磁共振成像对急性期非外伤性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急性非外伤性颅内出血中的价值。方法:对40名患者行磁共振T2-FLAIR、GRE-T2*WI、DWI序列的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平扫,比较检查效果。结果:脑内出血在GRE-T2*WI上表现为片状低信号,DWI上呈低或高低混杂信号。T2-FLAIR上表现为片状或环形稍高信号;蛛网膜下腔出血在GRE-T2*WI上表现为沿脑沟分布的低信号,在T2-FLAIR上表现为沿脑沟分布的高信号带。多序列组合MRI诊断敏感性高于CT。结论:多序列组合MRI可以准确诊断急性期非外伤性颅内出血,使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MRI一站式诊断成为可能。
- 戴险峰穆丹梅田旭玉张暹东
- 关键词:脑出血磁共振成像蛛网膜下腔出血
- 皮层下卒中患者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康复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检查,探讨皮层下卒中患者强制性治疗(CIMT)的康复机制。方法对5名皮层下脑卒中后3~9个月的患者,在CIMT前行一次脑功能性成像(BOLD-fMRI)、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及两次临床评分,在治疗后再行一次BOLD-fMRI及临床评分。对实验数据行后处理。结果 5名患者的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上可见皮质脊髓束部分中断。患侧与健侧皮质脊髓束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BOLD-fMRI发现:患者CIMT前,患手与健手运动时激活体素数经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CI-MT前、后,患手运动时激活体素数进行前后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CIMT前:健手运动时,对侧感觉运动皮质及同侧小脑激活,部分患者运动前区及其他运动区激活;患手运动时,多数患者对侧感觉运动皮质激活,双侧次级运动区(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等)激活,双侧或同侧小脑激活。在CIMT后:健手运动时,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患手运动时,双侧大脑半球激活的体素数显著减少并向正常激活模式集中,伴双侧或同侧小脑激活。结论皮层下脑卒中后3~9个月的患者发生了脑功能重组。皮质脊髓系统完整性的损害与残余运动系统的重组有关。CIMT可以促进脑功能重组,并产生运动功能改善。
- 戴险峰穆丹梅田旭玉李艳张暹东
- 关键词:BOLD-FMRIDTI
- 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MRI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Gd-DTPA动态增强扫描MRI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16例(21个病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小肝癌MR扫描资料,包括平扫及人工手推法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平扫T2WI多呈高信号,T1WI多呈低信号,少数呈等或高信号。23.81%可见假包膜。MRI平扫与动态增强对小肝癌诊断的准确率分别66.67%和95.24%(P<0.05)。结论Gd-DTPA动态增强扫描较平扫MRI能提高小肝癌的定性准确率。
- 田旭玉王立军兰岚戴险峰陈建波
- 关键词:磁共振扫描小肝癌
- 2型糖尿病36例患者的肺功能异常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分析可能影响的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3~11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36例非吸烟糖尿病患者,测定各项肺功能指标,其中慢性并发症组19人,无慢性并发症组17人。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各项肺功能值均低于相应的预计值;各项肺功能下降与病程呈负相关;有慢性并发症组各项指标均低于无并发症组;且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肺功能异常,肺功能的主要影响指标是糖尿痛的病程。
- 杨利田旭玉李丽马权李娜嘉白艳玲刘长波郑东庆顾国忠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肺功能异常
- 胼胝体发育不全的MRI诊断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胼胝体发育不全的MRI特征性表现。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4例胼胝体发育不全的MRI表现 ,并从组织胚胎学、形态学及病理的角度加以分析解释。结果 :本组胼胝体发育不全分为 3型 :完全缺如 2例 ,其中 1例可见双侧Probst束 ;部分缺如 10例 ;胼胝体完整性存在的但呈整体性或部分性变小 2例。 7例伴有其他先天性脑部畸形 ,包括脂肪瘤、灰质异位、脑裂畸形、多小脑回以及透明隔缺如等。结论 :MRI是诊断胼胝体发育不全及其合并的其他脑部畸形最理想的诊断手段。
- 董静于清太马林田旭玉
- 关键词:胼胝体发育不全MRI影像学表现临床分型
- 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评价弥散成像(DWI)磁共振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用DWI诊断急性脑梗死100例,并与传统CT扫描及常规MRI结果比较。结果DWI在发病6小时之内已能明确发现脑内相对应高信号灶,常规MRI需在发病12小时后才能显示病灶,其中T2WI较T1WI敏感,而CT则需24小时左右才能显示脑内病灶的存在。DWI显示的病灶较T2WI稍大,所有新病灶在DWI上均为高信号。结论DWI对诊断超早期脑梗死十分敏感,并能显示缺血边缘带情况,结合T2WI可鉴别新旧梗死灶。
- 杨培林田旭玉陈建波
-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成像脑梗死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对86例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病例进行DWI和常规MRI扫描,分析在脑梗死不同时期DWI的表现。结果 在起病的超急性期及急性期(>6小时,<48小时)DWI显示率为100%,病灶大小为(24.8±21.6)mm,T2/FLAIR上病灶大小为(7.9±6.8)mm,两者比较的t=12.7,P<0.05,在亚急性期(2~14天)DWI与T2W加Flair比较,DWI不如T2W加Flair,对于慢性期脑梗死(超过14天),DWI不易辨认。结论DWI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高,明显优于常规MRI。
- 张晓莉张暹东田旭玉陈建波兰岚
-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急性脑梗死
- MR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MRI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确诊的DAI22例,均做MRI扫描。结果22例中共发现50个病灶,其中包括大脑白质32个病灶,小脑3个病灶,胼胝体8个病灶,脑桥2个病灶,大脑脚3个病灶,延髓2个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结论MRI对DA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田旭玉戴险峰王立军兰岚陈建波
- 关键词: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