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正凤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放射性肠炎一例
- 2006年
- 患者女,48岁。因便血15d入院。患者1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中带血丝,渐加重,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于2005年7月14日来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直肠、乙状结肠黏膜斑片状发红,伴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图1、2),进镜40cm达降结肠,进镜阻力大,未见新生物。患者诉疼痛难忍,放弃进镜检查。诊断:放射性肠炎。患者13个月前因宫颈癌于我院行子宫全切术,术后连续行放疗术30余天,放疗期间无消化道不适主诉。家族中无相同疾病史者。
- 田正凤于永征梁晓梅
- 关键词:放射性肠炎乙状结肠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子宫全切术内镜中心放疗期间
- 放大结肠镜对大肠息肉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黏膜腺管开口形态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提高大肠早期癌的检出率。方法放大结肠镜检查结合0.2%亚甲蓝染色观察151颗大肠息肉黏膜腺管开口形态,采用日本学者Kudo分型,将其分型与病理学相比较。结果151颗大肠息肉中癌变5颗,放大内镜下1颗表现为Ⅳ型,4颗为V型。放大结肠镜对大肠息肉是否瘤性的镜下诊断的灵敏度为94.8%,特异度为89.2%,阳性预测值为96.5%,阴性预测值为84.6%,Kappa值为0.822,具有极好的一致性。结论放大结肠镜有利于鉴别瘤性和非瘤性息肉,镜下判断大肠息肉性质准确率高。
- 田正凤于永征梁晓梅于中麟
- 关键词:肠息肉结肠镜检查放大器组织学
- 缺血性结肠炎3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急性或慢性血流不足所导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占缺血性肠炎的60%~75%。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老龄化,IC发病率有所上升。现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结肠镜诊断为IC的37例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提高对IC的早期诊治水平。
- 田正凤陈洪
-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缺血性肠炎社会老龄化结肠镜诊断生活水
- Peutz-Jegher综合征1例
- 2007年
- 胡海一田正凤梁晓梅张澍田
- 关键词:胃肠道黑斑
- 北京云岗地区体检人群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索与单位年度体检相结合的结直肠癌筛查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3年7月北京云岗地区某集团40-74岁的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体检的5 270人进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和便潜血实验(fa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相结合的初筛,高危人群进行结肠镜检查为复筛。结果初筛的参与率100%,完成率62.87%。复筛完成率为30.33%。腺瘤性息肉检出率为22.28%。非腺瘤性息肉检出率为24.75%。结论与单位体检相结合的结直肠癌筛查具有较高的初筛及复筛完成率,可以有效检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
- 田正凤陈洪翟爱军王亚东王贵齐贺舜
- 关键词: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体检人群癌前病变
- 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2月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行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及结肠镜检查的人群804例。对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以发现有进展期腺瘤的患者为病例组,以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者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受检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便秘影响结直肠进展期腺瘤的发生(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651,P=0.002)、年龄(OR=1.336,P<0.001)、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史(OR=1.534,P=0.048)、粪便隐血阳性(OR=1.442,P=0.043)是结直肠进展期腺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年龄越大、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粪便隐血阳性的人群患结直肠进展期腺瘤的风险较高。
- 翟爱军陈洪张续乾田正凤王亚东杨文珍刘茉王贵齐贺舜
- 关键词:问卷调查结直肠癌
- 高清晰放大结肠镜对大肠息肉的诊断价值
- 大肠息肉尤其腺瘤性息肉是大肠癌发生的重要癌前疾病,并且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大肠癌发生的危险率有所下降,因此大肠息肉引起人们的重视。“息肉(腺瘤)—癌”序列为经典的大肠癌发生的理论。大肠癌是人类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田正凤
- 关键词:大肠息肉病理组织学消化系病诊断学腺瘤性息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