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硕

作品数:95 被引量:749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9篇中药
  • 19篇外用
  • 11篇药理
  • 11篇用药
  • 11篇精油
  • 10篇动物
  • 10篇动物模型
  • 9篇数据挖掘
  • 8篇中医
  • 8篇外治
  • 7篇学成
  • 7篇药理作用
  • 7篇中药外用
  • 7篇中药外治
  • 7篇化学成分
  • 6篇药物
  • 6篇用药问题
  • 6篇中西医
  • 6篇中医药
  • 6篇西医

机构

  • 95篇河南中医药大...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郑州市妇幼保...

作者

  • 95篇田硕
  • 86篇苗明三
  • 34篇白明
  • 8篇左艇
  • 7篇苗晋鑫
  • 7篇乔靖怡
  • 7篇武香香
  • 7篇许二平
  • 5篇范欣生
  • 3篇李汉伟
  • 3篇曹利华
  • 3篇乔静怡
  • 3篇方晓艳
  • 2篇蒋辰雪
  • 2篇陈玉龙
  • 2篇李磊
  • 2篇刘雅琳
  • 2篇苗艳艳
  • 2篇李艳
  • 2篇陈菲

传媒

  • 13篇中医学报
  • 12篇中国实验方剂...
  • 11篇中华中医药杂...
  • 9篇中药药理与临...
  • 5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中国比较医学...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河南中医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调味品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年份

  • 8篇2023
  • 12篇2022
  • 10篇2021
  • 20篇2020
  • 9篇2019
  • 8篇2018
  • 1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十八反甘草组临床应用调查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析十八反甘草药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检索某省级三甲医院近3年来(2009.11—2012.11)十八反甘草组应用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甘草临床同用频率依次为海藻〉醋甘遂〉醋大戟〉醋芫花,且海藻占八成以上,甘遂、大戟和芫花均用其醋炙品。就配比而言,除了海藻用量常超过炙甘草(常为炙甘草的2~3倍)外,醋甘遂、醋芫花和醋大戟的用量均常低于炙甘草,且均常为炙甘草用量的1/10最多见。就与甘草组十八反药组配伍的药物情况而言,与炙甘草反药组配伍前6名的药物分别为茯苓、桂枝、白芍、牡丹皮、炒桃仁和红参。结论:在十八反甘草组中,与甘草配伍应用最多的为海藻,而甘遂、大戟等的配伍在临床上均有应用,说明了十八反同方应用在临床中也是客观存在的,并非绝对的配伍禁忌。本研究将对甘草组十八反药组临床应用组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左艇田硕李艳王君明范欣生
关键词:十八反甘草醋甘遂
基于临床病症特点的湿疹动物模型分析被引量:15
2018年
分析现有湿疹动物模型与湿疹临床病症特点的吻合情况及各湿疹动物模型特点,提出相应的湿疹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及改进方法。依据中、西医湿疹临床诊断标准,总结当前湿疹模型的特点及造模方法,分析现有动物模型与湿疹临床特点的吻合情况。目前多选用小鼠背部湿疹动物模型,一定程度反映了临床湿疹的病理生理特点。但缺少能反映中医临床特征的病症模型。建立较好反映湿疹中西医临床特点的病症结合模型及湿疹模型指标体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田硕白明苗明三康乐
关键词:湿疹动物模型
银黄参精油对日光性皮炎模型小鼠皮肤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银黄参精油对中波紫外线(UVB)致小鼠日光性皮炎模型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组空白组,模型组,敏立消组,银黄参精油大、小剂量组,除空白组外,模型组每天背部涂抹生理盐水0.25 mL·cm^(-2),敏立消组每天涂抹敏立消0.012 5 g·cm^(-2),银黄参精油小剂量组0.125 mL·cm^(-2),大剂量0.25 mL·cm^(-2),1次/d,连续给予相应药物8 d。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于第6天在距308 nm紫外线15 cm处照射1.5 h,照射后1 h及照射后24 h再涂搽相应药物1次,48 h后观察皮肤,模型组背部脱毛处有红肿出现,提示造模成功。结果:取部分局部皮肤匀浆液测定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剩余部分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局部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局部皮肤表观红肿、破溃,组织上皮和附件缺失,表面附着大量炎性细胞及坏死物,局部组织形态病理有显著变化(P<0.01),NO,NOS,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银黄参精油大、小剂量组和敏立消组均可显著减轻局部皮肤组织表观症状(P<0.01),皮肤组织中NO,NOS,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显著减轻局部组织形态病理变化(P<0.01)。结论:银黄参精油大、小剂量对小鼠日光性皮炎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李孟艳田硕苗明三
关键词:中药外用日光性皮炎
三参草精油对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三参草精油对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的疗效。方法:按体质量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塞脉片组(1.05 g·kg-1),三参草精油大、小剂量组(0.125 mL·cm-2,2次/d; 0.125 mL·cm-2,1次/d),每组10只。将10 g·L-1月桂酸钠溶液注入大鼠左下肢动脉造闭塞型脉管炎模型,假手术组于同位置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三参草精油大、小剂量直接涂抹患处,余下各组灌服相应药物或纯净水,持续10 d。末次给药1 h后,对各组动物病变程度分级;放射免疫法测血清血栓素B2(TXB2),白细胞介素-1(IL-1),6-酮-前列腺素(6-K-PGF1α),内皮素(ET)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左下肢股动脉的病理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患肢病变程度、范围、炎症和血栓明显增多(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参草精油大、小剂量组均可明显减轻患肢病变程度、范围、炎症和血栓(P<0.05,P<0.01);降低血清中TXB2,ET,IL-1水平(P<0.05,P<0.01),升高6-K-PGF1α水平(P<0.05,P<0.01)。结论:三参草精油对大鼠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与其抗氧化、减轻血管壁炎症反应有关。
刘静田硕苗明三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药外治芳香疗法
生姜外用对大、小鼠痔疮模型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生姜外用对大、小鼠痔疮模型的疗效。方法:SPF级SD大鼠60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组(7.5 g·kg^(-1)),生姜糊大、小剂量组(10,5 g·kg^(-1)),采用生姜糊外敷涌泉穴方法,观察对由75%乙酸溶液0.05 mL注射于大鼠肛门外周皮下所致大鼠痔疮模型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直肠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 SPF级KM小鼠60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组(7.5 g·kg^(-1)),生姜精油大、小剂量组(0.06,0.03 mL,每天3次),采用生姜精油外涂肛周方法,观察对由20%乙酸溶液0.05 mL内推入小鼠肛门(保持1 min)所致小鼠痔疮模型的影响,观察肛周局部肿胀溃疡程度并进行评分,ELISA检测血清IL-1β,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直肠局部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生姜精油外敷大鼠涌泉穴治疗痔疮实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IL-1β,TNF-α,IL-6,NO水平显著升高(P<0.01),直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可降低血清IL-6,NO,IL-1β,TNF-α水平(P<0.05,P<0.01),减轻直肠组织损伤程度(P<0.01);生姜精油外涂肛周治疗痔疮实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肛周肿胀、溃疡程度损伤严重(P<0.01),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直肠组织病理损伤严重;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可改善肛周的病理状况(P<0.01),降低血清IL-1β,TNF-α水平(P<0.01),减轻直肠组织损伤程度(P<0.01)。结论:生姜外用可有效抑制肛周肿胀和溃疡程度,对大、小鼠痔疮模型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娄鑫白明田硕魏湘萍苗明三
关键词:外用生姜涌泉穴
姜黄素对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制造大鼠糖尿病模型,每组给以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NO、NOS、iNOS的水平以及胰腺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在第30天时,姜黄素高(200mg/kg)、中(100mg/kg)剂量组明显降低大鼠的血糖水平,姜黄素200mg/kg组的血糖水平为9.4±2.67,姜黄素100mg/kg组的血糖水平为11.98±4.53;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200mg/kg、100mg/kg组和二甲双胍250mg/kg组均可显著降低NO、NOS、iNOS水平,姜黄素200mg/kg组NO水平为79.26±22.49,NOS水平为18.32±2.60,i NOS水平为4.90±2.12,姜黄素100mg/kg组NO水平为73.54±33.77,NOS水平为19.21±2.64,iNOS水平5.02±2.03,二甲双胍250mg/kg组NO水平为70.39±31.68,NOS水平为17.21±2.99,i NOS水平为5.93±2.2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200mg/kg组胰岛中各类细胞胞浆丰富,胰岛体积明显增大。结论:姜黄素对早期糖尿病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田硕白明苗明三Guo Lin
关键词:姜黄素糖尿病血糖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用药规律分析被引量:38
2020年
目的:免疫力低下人群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易感、高危人群,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用药特点,为新冠肺炎的防治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9年01月至2010年12月之间CNKI中明确方剂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文献,总结单味药应用情况、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药效分类,逐一输入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Clementine12. 0软件及IBM SPSS Statistics 23统计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全部117首方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味中药分别是甘草、白术、茯苓、黄芪、党参,以甘、苦类药物为主;从药性来看,以温性药物为主;从药物归经分析,以归脾经(60%)、肺经(53. 33%)为主。从中药功效分析,以补虚药最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5组置信度为100%的核心药对,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3类。结论:结合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病理特点、各地分期治疗方案分析,在新冠肺炎的预防及治疗阶段,应结合体质、辨证分型,重视甘草、白术、党参、茯苓、黄芪、薏苡仁等中药及白术-薏苡仁-党参、茯苓-党参等核心药对应用,改善机体免疫,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减轻新冠肺炎的发生,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武晏屹田硕雷会霞李宁苗明三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免疫数据挖掘
牛膝的化学、药理及应用特点探讨被引量:118
2014年
牛膝含有糖类、皂苷类、植物甾酮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降血压、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抗炎、镇痛、抗肿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现代临床上常用来治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哮喘等疾病。牛膝的生物活性具有多样性,应深入对牛膝的研究,充分发挥牛膝的防病治病作用。
田硕苗明三
关键词:牛膝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皮肤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及药物调节被引量:4
2020年
皮肤是人体重要的保护屏障,其拥有自我调节机制。查阅文献及书籍,发现皮肤存在类似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皮肤细胞可分泌神经递质、激素及炎症因子,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共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皮肤为药物外用最重要的接收器但因中药制剂透皮吸收部分较微,多通过皮肤局部稳态的调整。本文分析其相互作用及药物调节作用,有利于外用药物机制更加明晰,为外治提供新思路。
李孟艳田硕苗明三
关键词:皮肤药物调节
中成药说明书完善的思考及实践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以及国家对中医药的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中成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成药说明书是中成药的导引牌,凝聚了从古至今中国无数医者的智慧和经验,体现出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指导医师和患者合理用药...
田硕郭晖苗明三
关键词:中成药药物用量适应症服用方法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