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雨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聚变
  • 2篇聚变堆
  • 2篇聚变装置
  • 1篇等离子体
  • 1篇电阻
  • 1篇电阻加热
  • 1篇修饰
  • 1篇血管
  • 1篇支撑腿
  • 1篇三甲基
  • 1篇三甲基溴化铵
  • 1篇实验性脊髓损...
  • 1篇酸盐
  • 1篇钎焊
  • 1篇钎料
  • 1篇溴化
  • 1篇溴化铵
  • 1篇钴酸盐
  • 1篇温度测量
  • 1篇温度测量装置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作者

  • 4篇田雨
  • 2篇罗广南
  • 1篇李年
  • 1篇李强
  • 1篇田越
  • 1篇孙利
  • 1篇张立德
  • 1篇陈永洲
  • 1篇王鹏

传媒

  • 1篇波谱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钴修饰的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修饰的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催化剂中的钨酸铋为0.5~3μm粒径的颗粒状,其由钨酸铋片簇构成,钨酸铋片的片长为30~100nm、片厚为5~10nm,其上修饰有粒径为10~100nm的钴氧...
田越张立德田雨孙利李年陈永洲
文献传递
实验性脊髓损伤后大脑血管可塑性的磁共振血管尺寸成像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应用7 T高场磁共振血管尺寸成像技术研究了大鼠脊髓半切损伤后大脑血管的可塑性.通过感兴趣区域分析发现,损伤4周后,与损伤部位同侧锥体相比,对侧锥体区域的平均血管直径、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尺寸指数显著增加,提示对侧皮质脊髓束白质区域血管生成或活化.该结果经由免疫荧光实验证实,损伤4周后,对侧锥体区域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染色强度也显著增加.以上结果表明磁共振血管尺寸成像技术可为脊髓损伤后大脑相关区域的血管生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有可能成为诊断脊髓损伤患者脑部血管病变的新工具.
田雨田雨张亚男王鹏王鹏宋天玮钱俊超
关键词:脊髓损伤
一种面向聚变装置损坏支撑腿的局部加热钎焊修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聚变装置损坏支撑腿的局部加热钎焊修复方法,属聚变工程领域,适用于现有聚变装置及未来聚变堆损坏支撑腿的修复。将钎料置于待修复基体以及修复用支撑腿之间,采用扫描电子束局部加热方式,加热支撑腿及待修复基体,通...
徐玉平田雨彭吴擎亮李强周海山罗广南
一种聚变装置面向等离子体钨块的局部加热钎焊修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变装置面向等离子体钨块的局部加热钎焊修复方法,属于聚变工程领域,该方法加热区域可控,适用于现有聚变装置及未来聚变堆的面向等离子体钨块材料整体修复。加热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电阻加热、感应加热、激光加热以及电子...
徐玉平田雨彭吴擎亮周海山罗广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