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迎华
- 作品数:104 被引量:299H指数:9
-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尼龙-11的合成加工及应用被引量:2
- 1996年
- 介绍国内外尼龙-11的合成工艺。
- 申迎华刘幼平
- 聚合方法对一种正离子聚丙烯酰胺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8年
- 对相同进料比下,以过硫酸胺/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分别用溶液法和反相微乳液法合成的丙烯酰胺(AM)与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胺(MADQUAT)的共聚物P(AM-MADQUAT),根据单体竞聚率计算了两种共聚物的序列分布和组成分布.考察了两种聚合物结构对高岭土絮体尺寸、zeta电位降以及絮体压缩屈服应力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不同聚合方法合成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结构与絮凝性能之间的相关性.
- 申迎华张爱琴武根壮张向英
- 关键词:反相微乳液聚合微结构絮凝
- 共缩聚法制备功能化P(St-MPS)/MCM-41核壳复合微球被引量:1
- 2008年
- 以聚(苯乙烯-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St-MPS))微球为核模版,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壳模版,以P(St-MPS)微球、正硅酸乙酯与MPS的混合物为硅源,直接在无皂乳液中通过共缩聚方法合成表面链有碳—碳双键功能基的P(St-MPS)/MCM-41核壳复合微球;采用TEM,XRD和FT-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表面功能化的P(St-MPS)/MCM-41核壳复合微球可以直接在无皂乳液中一步合成,所制备的核壳复合微球粒径约为260 nm,壳层约为10 nm。
- 赵彦生陈凯刘永梅刘成岑张向英申迎华
- 关键词:MCM-41功能化
- 一种固载L-脯氨酸的pH响应性嵌段聚合物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催化剂及其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载L‑脯氨酸的pH响应性嵌段聚合物及应用。一种固载L‑脯氨酸的具有pH响应性嵌段聚合物,以合成的甲氧基聚乙二醇三硫碳酸酯PEG‑DDMAT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通过可逆加成...
- 申迎华刘宽徐伟伟唐娱王琴雅邱丽杜海燕
- 文献传递
- 纳米级两性聚丙烯酰胺微乳胶的合成被引量:3
- 2007年
- 绘制了以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为单体,环己烷为油相,Span 20和Tw een80为复配乳化剂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并结合电导率将透明区划分为水/油、双连续和油/水三个区域;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两性聚丙烯酰胺微胶乳,并研究了乳化剂质量百分含量对产物特性黏度、粒径和透光率,聚合时间对单体转化率和粒径的影响;对不同类型微乳液中的聚合进行了简单比较。
- 申迎华刘彦丽张林香王志忠
- 关键词:两性聚丙烯酰胺微乳液粒径
- 煤质活性炭用于味精脱色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分析了活性炭的发展及用途,对煤质粉状活性炭用酸,碱进行一系列处理以降低其灰分及铁元素等的含量,并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验证煤质粉状活性炭可以通过处理,达到味精用活性炭的标准要求,从而开发煤质粉状活性炭的用途。
- 李晓红熊英莹刘世斌申迎华
- 关键词:味精灰分
- P(MAA-co-DMA)两性电解质微凝胶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2
- 2011年
- 以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物质的量比的聚两性电解质微凝胶P(MAA-co-DMA)。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电位与电导滴定、动态光散射(DLS)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表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MAA-co-DMA)为两性聚合物,其实际组成与投料比一致;在低和高pH值范围,微凝胶粒子处于溶胀状态,在等电点(IEP)附近,粒子收缩,微观结构变得紧密,IEP值与理论预测值相比有所偏移;随着pH值的变化,微凝胶分散液透光率变化不明显。
- 申迎华李晓琴刘慧敏树学峰刘妙青张林香
- 关键词:微凝胶等电点
- 一种纳米纤维聚苯胺的制备方法
- 一种纳米纤维聚苯胺的制备方法是以苯胺单体和无机酸为原料,在室温条件下利用电化学单极脉冲法氧化聚合制备纳米纤维状聚苯胺。本发明操作简单,无需氧化剂,除去了由氧化剂带入的二次污染。产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与超级电容性能。
- 郝晓刚李越赵凯王忠德张忠林刘世斌樊彩梅申迎华
- 固载L-脯氨酸CO<Sub>2</Sub>响应性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固载L‑脯氨酸CO<Sub>2</Sub>响应性嵌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是以N‑boc‑L‑ProlA、BnMA和DEA为共聚单体,接枝mPEG的三硫酯基RAFT试剂为大分子链转移剂,采用RAFT分散聚合法,先由N‑...
- 申迎华靳雯张光旭唐娱王文静王琴雅吴乐轩戴胜
- 文献传递
- 交联剂用量对阳离子微凝胶合成及性能的影响
- 2016年
- 以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DEAMA)为阳离子单体,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GMA)为大分子稳定剂,通过调节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的用量,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pH响应性的阳离子微凝胶PDEAMA.利用透射电镜(TEM)、电位-电导滴定、动态光散射仪(DLS)等手段,对微凝胶的形貌、pK_a值、pH响应性等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这类阳离子型微凝胶具有很好的pH响应性,在pH=7左右发生相转变;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微凝胶稳定性和pK_a值变小,pH响应性变弱,质子化时的Zeta电位降低.
- 李军磊张晓莲朱海林胡志勇申迎华
- 关键词:交联剂PH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