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霞
- 作品数:46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及相关分子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D-L1分子在人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和免疫细胞亚群浸润、癌细胞上Ki-67等分子表达的关系,揭示其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生物学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卵巢癌患者81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6...
- 瞿秋霞谢芳黄沁朱一蓓张学光
- 关键词:卵巢癌肿瘤微环境PD-L1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 抗人CD40人-鼠嵌合抗体的构建及其表达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抗体改造技术构建并表达抗人CD40人-鼠嵌合抗体。方法:从分泌鼠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5C11)中提取总RNA,用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mAbVH和VL的DNA编码区基因。根据序列分析的结果,设计引物扩增VH和VL基因相应的信号肽序列。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mAb5C11的VH、VL基因及其相应信号肽序列与人IgG1的CH基因、Cκ链基因进行拼接,构建人-鼠嵌合抗体基因的表达质粒pIRES/h5C11。用脂质体法将其导入293T细胞株中进行瞬时表达。利用流式细胞术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NCBI基因数据库Blast的结果显示,克隆的基因序列符合小鼠VH、VL基因及其信号肽序列的特征。表达质粒pIRES/h5C11的构建正确,并在293T细胞株中获得瞬时表达。表达的抗人CD40的人-鼠嵌合抗体和mAb5C11具有相同的抗原结合位点。结论:成功地克隆了鼠抗人CD40mAbV区编码基因,并实现了可溶性抗人CD40的人-鼠嵌合抗体在293T细胞中的瞬时表达。
- 瞿秋霞陈永井葛彦王勤陈成杨明峰张学光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嵌合抗体CD40
- CD39分子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及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CD39分子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Treg、Foxp3^(-)CD4^(+)T细胞及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59例正常妊娠者、2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及65例子痫前患者(包括28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和3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妊娠妇女外周血CD4^(+)T细胞、Treg(Foxp3^(+)CD4^(+)T细胞)、Foxp3^(-)CD4^(+)T细胞比例及CD39分子表达率。随机获取胎儿分娩后的脐带(正常妊娠组18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0例),检测脐静脉血管内壁细胞CD31^(+)CD39^(+)内皮细胞群比例。结果:正常妊娠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3组母体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33.71±9.80)%vs(29.59±14.22)%vs(29.63±11.11)%]及CD39表达率[2.84(0.89~5.51)vs 2.50(0.89~4.19)vs 1.39(0.79~3.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Treg比例及CD39表达率明显高于子痫前期组[3.25(1.39~4.53)vs 1.63(1.01~2.58);33.90(22.80~59.40)vs 21.20(16.70~32.55),P<0.001];正常妊娠组Foxp3^(-)CD4^(+)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子痫前期组[94.40(93.00~96.10)vs 95.60(94.10~97.40),P=0.016],但3组CD39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0.55~4.49)vs 1.92(0.54~3.60)vs 0.92(0.49~3.24),P=0.340]。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外周血CD4^(+)T细胞[(32.35±10.51)%vs(27.56±11.24)%]、Treg[1.80(0.93~2.58)vs 1.44(1.03~2.58)]、Foxp3^(-)CD4^(+)T细胞[95.6(94.5~97.1)vs 95.6(94.0~97.6)]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CD4^(+)T细胞、Treg、Foxp3^(-)CD4^(+)T细胞CD39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重度子痫前期组[2.08(1.20~5.05)vs 0.95(0.68~1.78);26.20(19.55~58.55)vs 17.60(13.90~23.15);2.14(0.78~3.69)vs 0.62(0.40~1.73),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脐静脉血管内壁细胞CD31^(+)CD39^(+)内皮细胞群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6.32(3.27~10.55)vs 18.95(9.90~27.48),P=0.020]。结论:母体外周血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的Treg数量及CD39分子表达减少可能参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重度子痫
- 胡鑫童凌佳怡苏秋弟杜婷沈宇瞿秋霞黄沁
- 关键词:TREG子痫前期脐静脉内皮细胞
- 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偶联纳米胶束药物载体系统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 2013年
- 目的:将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5C11与3种含有不同反应基团的聚合胶束(polymeric micelle,PM)偶联,构建相应5C11偶联的聚合胶束(5C11 coupled polymeric micelle,PM-5C11),筛选出其中最适合与5C11偶联的PM,并观察该偶联物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分别合成3种不同化学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制备相应PM,与5C11偶联后制备PM-5C11,选择其中偶联率和生物安全性均较高的作为最适PM-5C11。将最适PM-5C11与人Burkitt淋巴瘤Daudi细胞株作用,观测其生物学活性及其被Daudi细胞摄取的能力。结果:成功制备了分别含对甲苯磺酸酯基、丙烯基、羧基的3种PM,其中含对甲苯磺酸酯基和羧基的PM与5C11的偶联率均明显高于含丙烯基的PM的偶联率[(28.08±2.24)%、(29.06±1.37)%vs(21.26±1.04)%,P<0.05];由于含羧基的PM在制备过程中易残留细胞毒性物质,故选取含对甲苯磺酸酯基的PM作为最适PM。相应的最适PM成功偶联5C11形成PM-5C11,最适PM-5C11显示出5C11原有的生物学活性,并且可被Daudi细胞摄取。结论:构建的3种PM中,含对甲苯磺酸酯基的PM在生物安全性、偶联率及相应PM-5C11的生物学活性方面最优,可作为构建纳米药物载体的最佳选择。
- 郑毅于洋瞿秋霞黄沁邱利焱张学光
- 关键词:纳米药物载体肿瘤免疫治疗BURKITT淋巴瘤DAUDI细胞
- CD40信号对宫颈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CD40信号对宫颈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0在宫颈鳞癌细胞株(human cervical squamous epithelium cancer cell line,SiHa)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cells,HUVEC)上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CD40信号对SiHa及HUVEC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噻唑蓝法检测CD40信号对HUVEC增殖的影响。结果 SiHa及HUVEC细胞表面均高表达CD40。SiHa细胞能够分泌VEGF及IL-6,经激发型CD40单克隆抗体(5C11)刺激后分泌量均增加。HUVEC细胞能够分泌VEGF及IL-6,经5C11刺激后分泌量均无明显变化。5C11对HUVEC的增殖无明显影响,SiHa细胞对HUVEC的生长增殖有促进作用,经5C11激发后促增殖作用更明显。结论宫颈鳞癌细胞能够自分泌VEGF及IL-6,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CD40信号可能通过促进宫颈癌细胞分泌VEGF及IL-6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从而介导新生血管生成,肿瘤发生浸润转移。
- 倪冬梅黄沁瞿秋霞沈宗姬
- 关键词:宫颈肿瘤CD40配体内皮血管
- CD40和CXCR4在人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肌层浸润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检测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CXCR4)和CD40在人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表达水平和宫颈癌肌层浸润程度的相关性。方法:53例宫颈癌患者收集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2009年至2011年),年龄29~53岁,中位年龄41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3例宫颈癌组织中CXCR4和CD40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水平和宫颈癌肌层浸润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D40和CXCR4在宫颈癌组织中有着不同程度的表达,两者间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35);22例CXCR4强阳性的组织中有11例呈CD40强阳性。与CXCR4或CD40单独表达水平相比,CXCR4和CD40共表达与宫颈癌肌层浸润深度更具相关性,在CXCR4与CD40均高表达的宫颈癌组织中发生深层肌层浸润的比例高于单独高表达的宫颈癌组织(90%vs 72%,P<0.05),明显高于两者均不表达的宫颈癌组织(90%vs 20%,P<0.01)。结论:CXCR4和CD40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宫颈癌肌层浸润程度密切相关。
- 徐健瞿秋霞黄沁朱一蓓张学光
- 关键词:宫颈癌CD40CXCR4肌层浸润
- 负性共刺激分子PD-L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
- 研究背景:PD-L1分子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肿瘤免疫治疗中的重要靶点。作为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的重大疾病——卵巢癌,PD-L1和其发生发展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D-L1分子在人卵巢癌...
- 瞿秋霞谢芳朱一蓓黄沁张学光
- 关键词:卵巢癌肿瘤微环境PD-L1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 文献传递
- PD-L1(CD274) protein expression in ovarian carcinoma:the correlation with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 Background:In spite of its reputation as a T cell regulator,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PD-L1 acting as a tumor ...
- 瞿秋霞张学光
- 关键词:PD-L1DIFFERENTIATION
- 文献传递
- 抗人CD154人-鼠嵌合抗体Fab段的构建和表达
- 2007年
- 目的: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和表达抗人CD154人-鼠嵌合抗体Fab段。方法:从分泌鼠抗人CD154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株4F1中提取总RNA,分别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mAb VH和VL的DNA编码区基因。同时,从人脾脏细胞中克隆出免疫球蛋白恒定区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嵌合Fab共表达载体pTXB1-Fab,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的特点,对重组Fab进行原核表达。利用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NCBI数据库BLAST显示,克隆的基因序列符合小鼠Ig可变区特征。表达质粒pTXB1-Fab构建正确,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可溶性表达。表达的人-鼠嵌合抗体与亲本抗体具有相同的识别位点。结论:成功地克隆获得阻断型抗人CD154 mAb(4F1)的轻链、重链可变区基因,成功构建pTXB1-Fab共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实现可溶性表达,为人源化抗体的制备奠定了技术基础。
- 葛彦陈永井瞿秋霞张学光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CD154FAB
- 抗人CD40人-鼠嵌合抗体的构建、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初步研究
- 本研究在本科室自行研制成功的国内首株激发型抗人CD40单克隆抗体(5C11)的基础上,采用经典的嵌合抗体构建方法,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并在CHO细胞中实现真核表达,进而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初步的研究,以期获得能持续有效分...
- 瞿秋霞
- 关键词:嵌合抗体真核细胞蛋白质表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