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悦

作品数:6 被引量:20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碳排放
  • 1篇蓄积
  • 1篇乙醇
  • 1篇英文
  • 1篇雨林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物乙醇
  • 1篇省际
  • 1篇松林
  • 1篇碳固定
  • 1篇碳蓄积
  • 1篇甜高粱
  • 1篇通用土壤流失...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流失
  • 1篇土壤流失方程
  • 1篇土壤侵蚀
  • 1篇足迹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祁悦
  • 6篇谢高地
  • 3篇李士美
  • 3篇张彩霞
  • 2篇盖力强
  • 1篇肖玉

传媒

  • 2篇资源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价值的年内动态被引量:28
2010年
以定位观测数据位基础,选用日雨量模型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研究了5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价值的年内动态。研究表明,季节雨林、次生林、人工橡胶林、阔叶红松林和次生白桦林的土壤保持价值分别为570.29、347.87、174.65、14.31元.hm-.2a-1和8.76元.hm-.2a-1。土壤保持价值各月分配不均,5-10月的土壤保持价值占全年土壤保持价值的80%以上。西双版纳3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保持价值构成中,保持土壤养分的价值高达60%以上。长白山2种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价值构成有所不同,阔叶红松林以减少泥沙淤积价值为主,而次生白桦林以保持土壤养分价值为主。土壤保持价值构成中,减少废弃地价值的不足总价值的10%。
李士美谢高地张彩霞祁悦
关键词:土壤侵蚀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季节雨林阔叶红松林
中国能源作物甜高粱的空间适宜分布及乙醇生产潜力被引量:37
2010年
甜高粱作为能源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但目前对于甜高粱的空间分布及乙醇生产潜力尚缺乏专门的定量研究。依据气候、土壤、地形和土地利用等空间数据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探讨了甜高粱在中国的空间适宜分布。研究表明,我国大部分区域均可种植甜高粱;其中可种植的未利用地面积达5919.2×104hm2,主要集中于新疆和内蒙古等省区;而最适宜甜高粱种植的未利用地面积为286.7×104hm2,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山东和吉林等地。中国未利用地甜高粱乙醇生产潜力较大,在不考虑其它社会经济限制因素下,总乙醇生产潜力可达11838.5×104t以上。最适宜未利用地的甜高粱乙醇生产潜力为573.4×104-2637.8×104t,平均为1075.2×104t,可满足中国目前E20乙醇汽油84.8%的需求。如在适宜性较差和较适宜的未利用地种植甜高粱,应充分考虑开发成本和能源投入等问题。
张彩霞谢高地李士美盖力强祁悦
关键词:甜高粱生物乙醇
碳汇价值的形成和评价被引量:64
2011年
在碳减排形势下,如何评价固碳收益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首先从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排放的关联、碳排放与现有经济体系的关联、碳排放空间成为稀缺资源三个方面论证了碳汇效用价值形成的现实基础。然后评述了碳汇价值的构成与度量方法,指出了碳固定与碳蓄积价值的内涵差异。继而总结了碳汇价值的实现机制,认为可以通过碳交易、碳税和固碳项目实际成本3种机制实现碳价格,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偿实现碳汇价值。
谢高地李士美肖玉祁悦
关键词:碳固定碳排放碳蓄积
基于表观消费量法的中国碳足迹估算被引量:30
2010年
碳足迹是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CO2排放量,用来衡量人类的能源活动排碳对大气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本文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的缺省方法——表观消费量法,分别估算了1992年-2007年全国碳足迹,以及2007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碳足迹。结果显示,自1992年以来15年间中国碳足迹增长了近两倍,尤其是2001年以后,碳足迹的增长速度显著增加;其中固体化石燃料碳足迹所占比重最大,2007年达到82%;山东、江苏、内蒙等地碳足迹较大,青海、甘肃等碳足迹较小;目前人均碳足迹与世界上其他规模类似的经济体还有一定差距,宁夏、内蒙古、上海市等人均碳足迹较大,而海南、四川、广西的人均碳足迹最小;西部省份的碳足迹强度普遍高于中东部地区,其中碳足迹强度最大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小的是北京市;碳足迹密度方面,上海市碳足迹密度最大,并且显著高于其他省份。从这些结果可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大增加了化石能源的消费,碳足迹从而增大。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增长,中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祁悦谢高地盖力强张彩霞李士美
关键词:碳足迹
碳排放空间分配及其对中国区域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5
2009年
碳排放空间的分配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减排责任,不同的分配方案对中国的区域功能的实现将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对目前碳排放空间分配的原则、标准以及模型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以我国发展为出发点,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碳排放空间分配方案的优劣势,并且对不同分配方案下中国在获取可获得的碳排放空间进行了比较;中国的历史碳排放量相对较小,并且拥有众多的人口数量,因此基于历史公平和人均原则的分配方案最为有利;在未来要缓解来自国内外的巨大的减排压力,在获取碳排放空间方面,中国不仅需要在国际谈判中坚持按人均分配以及历史公平原则,还要进行更多的科学研究,进而提出"中国方案"。
祁悦谢高地
关键词:公平原则
1991-2010年中国大陆化石能源消费的CO_2排放研究(英文)
2012年
本文采用IPCC推荐的表观消费量法计算了中国大陆30省区1991到2010年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CO2排放,发现:(1)排放总量由 2293.01Mt 增长到 7467.77Mt;(2)煤炭消费的排放比重最高达到79.98%;(3)人均排放量由 1.98t 增长至 5.57t;(4)CO2排放强度显著降低,由6.66 kg USD-1降至1.07kg USD-1,近年来趋于稳定;(5)区域发展不平衡始终存在,根据省际数据,在一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化石能源消费。关于CO2高排放,中国已经做出承诺并采取了行动。基于对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综合考虑,健康的产业结构、化石能源集约利用,以及区域发展平衡应更加受到重视。
祁悦谢高地
关键词:CO2排放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