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翠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6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徐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麻醉术中心肺保护用呼吸通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术中心肺保护用呼吸通气装置,包括,通气装置本体;拆卸装置,所述拆卸装置固定于所述通气装置本体上,所述拆卸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并且固定槽的... 王凯 祖翠华 王立伟 宦乡 张妍文献传递 不同药物及给药途径对全麻手术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药物配伍(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七氟烷,简称"右瑞七"、咪唑安定+芬太尼+异氟烷,简称"咪芬异")在不同给药途径(全凭静脉麻醉、吸入麻醉、静吸复合麻醉)时对俯卧位全麻手术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384例俯卧位全麻手术老年病例,按不同麻醉药物配伍差异分为右瑞七组(204例)和咪芬异组(180例)。比较两组老年患者麻醉前1 min(T0)、插管后俯卧位30 min(T1)和术毕(T2)时刻呼吸功能指标差异,并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全凭静脉麻醉、吸入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在T0、T1、T2时刻呼吸功能指标差异。结果在T0时刻,各组老年患者呼吸功能指标[动脉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比较(P均<0.05)。但在T1、T2时刻,右瑞七组患者的PaO2显著高于咪芬异组(P<0.05),而PaO2/FiO2、PET-CO2低于咪芬异组(P<0.05)。静吸复合麻醉患者在T1、T2时刻的PaO2显著高于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患者(P<0.05),而PaO2/FiO2、PET-CO2低于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患者(P<0.05)。结论右瑞七药物配伍联合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途径,对老年全麻患者术中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其最大优势在于可改善全麻俯卧位手术老年患者肺胸顺应性,利于术中老年全麻患者呼吸功能的保持。 孟雪 张哲 殷悦 祖翠华 邓燕 王凯 王立伟关键词:全麻手术 给药途径 麻醉药物 羟考酮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骨科术后镇痛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羟考酮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骨科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骨科手术镇痛提供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行骨科手术的80例患者,按照采用的镇痛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术后连接羟考酮联合氟比洛芬酯配镇痛泵进行镇痛(盐酸羟考酮50 mg+氟比洛芬酯250 mg+生理盐水至100 m L),对照组患者术后连接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进行镇痛(地佐辛25 mg+氟比洛芬酯250 mg+生理盐水至100 m 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的VAS、BCS与Ramsay评分的差异性;分析两组患者总体满意度的差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静不良反应的状况。结果:实验组术后镇静1 h、3 h、5 h、7 h的VAS、B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以及48 h的VAS、BCS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 h、3 h、5 h、7 h、12 h、24 h以及48 h的Ramsa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I级、II级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III级、IV级满意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镇静发生的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异常、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骨科术后镇痛,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VAS、BCS评分,显著提高患者镇痛总体满意度,安全可靠,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骨科术后镇痛方法。 祖翠华关键词:羟考酮 氟比洛芬酯 评分 满意度 氟比洛芬酯或小剂量氯胺酮有效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或小剂量氯胺酮对于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施行骨科或普外科手术60例,年龄18-7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对照组):不用氯胺酮或氟比洛芬酯;Ⅱ组:应用... 刘月江 李秋兰 祖翠华 景亮文献传递 一种动静脉穿刺套管针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动静脉穿刺套管针,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套管针包括针头、外套管、外壳、储血池以及限位、解锁装置;所述储血池设置于外壳内,一端从外壳端部伸出与针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收缩弹簧与外壳远离针头的一端固定... 王凯 马兴对 王立伟 朱梅君 祖翠华 陆筱星 邓倩文献传递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比较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我院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79例,按照手术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28例,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51例。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等生命体征,记录2组患者术中输液总量及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患者麻醉后镇痛效果。结果 2组患者麻醉后各项生命体征较麻醉前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麻醉后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较B组同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输液总量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围术期均无并发症发生,A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头痛,B组3例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均有较好的疗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好,能有效降低免疫抑制及尿路感染风险,但可能需要加用更多的镇静或镇痛类药物;腰硬联合麻醉对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但术中输液量较大。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身体质量及可否耐受等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为患者减轻病痛,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 殷悦 王立伟 祖翠华关键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老年患者 股骨头置换术 右美托咪定联合羟考酮多模式镇痛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羟考酮多模式镇痛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不使用右美托咪定,术毕前30 min泵注羟考酮0.08 mg/kg,术后仅采用舒芬太尼2μg/kg镇痛;观察组采用多模式镇痛:麻醉诱导前10 min静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中予以右美托咪定0.15μg/(kg·h)+羟考酮0.04 mg/kg持续泵注至手术缝皮时停止药物输注,术后予以右美托咪定1.0μg/(kg·h)复合舒芬太尼2μg/kg镇痛。记录2组复苏情况及麻醉诱导前(t 0)、拔管前3 min(t 1)、拔管后3 min(t 2)、拔管后5 min(t 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与拔管后30 min内Ramsay镇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咳呛评分、唤醒质量评分明显短/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t 1~t 3时MA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拔管后10 min、20 min 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拔管后30 min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羟考酮多模式镇痛用于脊柱侧弯矫形术中,可明显改善患者苏醒质量,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同时提高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并发症少。 刘倩 祖翠华关键词:羟考酮 多模式镇痛 脊柱侧弯矫形术 不同麻醉药物在气道表面麻醉时对气管插管及拔管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行气道表面麻醉时对气管插管及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择期行下腹部剖腹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利多卡因组(L组,n=20)、0.75%丁卡因组(T组,n=20)、0.75%罗哌卡因组(R组,n=20)、对照组(C组,n=20),静脉诱导后分别用5 m L上述麻醉药物行气道表面麻醉,其中对照组用5 m L生理盐水.观察记录各组麻醉诱导前、插管即刻、插管后3 min、拔管即刻及拔管后3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和心率(HR)情况;记录患者麻醉苏醒期呛咳评分及术后患者不良记忆情况.结果插管后4组患者HR,SBP及MAP较插管前显著升高(P<0.05);与C组比较,插管后各组患者HR,SBP,MAP指标显著偏低(P<0.05),其中R组插管后上述指标较L组、T组显著偏高(P<0.05);拔管时C组HR,SBP,MAP较T组、R组显著偏高(P<0.05),T组上述指标较L组低(P<0.05);T组、R组呛咳评分及拔管时不良回忆评分较L组、C组低(P<0.05).结论与2%利多卡因和7.5%罗哌卡因相比,0.75%丁卡因更能有效地抑制插管反应. 殷悦 王立伟 祖翠华关键词:利多卡因 罗哌卡因 丁卡因 表面麻醉 一种医用加温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医用加温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加温毯包括加温毯主体,加温毯主体包括上充气区和下充气区,上充气区两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翼毯,翼毯两侧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加温毯主体上还设置有可根据需要折叠加温毯的折叠... 王凯 祖翠华 王立伟 宦乡 张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给予帕瑞昔布钠对患者苏醒期躁动、疼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术前给予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躁动、疼痛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前20 min给予40 mg帕瑞昔布钠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疼痛评分(VAS)、躁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出血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时间、睁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躁动评分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1~T4时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T1~T5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0%和25.0%,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给予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降低躁动、减轻疼痛、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不会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祖翠华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疼痛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