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兰萍

作品数:74 被引量:2,916H指数:2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北京心血管病高技术实验室资助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9篇血管
  • 27篇心血管
  • 25篇血管病
  • 23篇发病
  • 21篇心血管病
  • 16篇血压
  • 14篇发病危险
  • 13篇心血管疾病
  • 13篇血管疾病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10篇脂蛋白
  • 10篇高血压
  • 9篇胆固醇
  • 9篇动脉
  • 9篇心血管病危险
  • 9篇心血管病危险...
  • 9篇固醇
  • 8篇代谢
  • 8篇代谢综合

机构

  • 5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7篇北京市心肺血...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市公共卫...
  • 1篇周口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市结核病...
  • 1篇北京大学医院

作者

  • 74篇秦兰萍
  • 62篇赵冬
  • 60篇刘军
  • 53篇吴兆苏
  • 53篇刘静
  • 47篇王薇
  • 35篇孙佳艺
  • 32篇刘飒
  • 23篇曾哲淳
  • 22篇王文化
  • 15篇吴桂贤
  • 15篇王淼
  • 15篇李岩
  • 11篇齐玥
  • 7篇吴桂贤
  • 6篇成君
  • 5篇周美然
  • 3篇解武祥
  • 3篇姚丽
  • 2篇贾妍娜

传媒

  • 2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5篇心肺血管病杂...
  • 14篇中华流行病学...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2006天坛...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9篇2003
  • 4篇2002
  • 10篇2001
  • 2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省市自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68
1998年
本文对全国11省市35-64岁男女两性27527人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男女两性高血压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5.0%和13.9%,45岁以前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1.7倍,45岁以后两性无明显差异。(2)存在明显地区间差异,呈北高南低,最高与最低之比,男性为12:1,女性为4.8:1。(3)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45岁以后明显上升:(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与体质指数、年龄、家族史、血糖、腰臀围比、心率和体力锻练独立相关。(5)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在高血压个体中有聚集现象,高血压患者中伴有任一其它危险因素的占58.9%,非高血压患者伴有任一其他危险因素的占49.3%(P<0.01)。
王薇吴兆苏刘静姚丽周美然秦兰萍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流行病学
北京地区自然人群血脂水平及分布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为了解北京地区自然人群血脂水平及分布。方法 :1999年秋季我们对北京市 10余万 2 5~ 6 4岁的城乡居民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1 男性平均甘油三酯 (TG)水平高于女性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则低于女性 ,男女两性平均总胆固醇 (T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2 男女TC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 ,而TG则是女性随年龄增大而上升 ;3 农村男女两性的TC均低于城市 ,而TG则高于城市。结论 :本研究人群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 ,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平均水平与过去相比都在增加 ,已接近或超出理想水平 。
刘军刘飒王文化秦兰萍刘静赵冬
关键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脂血症血脂水平自然人群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68
2001年
目的 研究我国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 ,对 11省市队列人群 ( 3 5~ 64岁 )共 2 95 64人于 1992年进行基线调查。对 1992~ 1999年共 12 93 5 0观察人年中发生的心血管病事件进行登记。分析人群基线调查的LDL C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 1)男女两性LDL C均值分别为 2 65mmol/L和 2 70mmol/L (P <0 0 1)。LDL C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女性 5 0~ 5 4岁组升高最多 ;( 2 )LDL C超过中位数 ( 2 60mmol/L)时男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率明显升高 ;( 3 )甘油三酯升高 (男性≥ 1 2 4mmol/L ;女性≥ 1 13mmol/L)合并LDL C升高者 ,男女冠心病发病率分别是单纯LDL C升高者的 3倍和 2倍 ;( 4 )Cox回归显示 :本研究人群LDL C每升高 1mmol/L可使男性冠心病增加 3 6%,缺血性卒中增加 3 1%。结论 我国人群的LDL C处于较低水平 ,但LDL C仍是男性缺血性心血管病 (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 )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血管病防治中不应“独立”地看待某一因素 ,更应注重多因素的协同作用。
刘静赵冬秦兰萍王薇吴桂贤曾哲淳王文化吴兆苏
关键词:脂蛋白类心血管疾病疾病发生
以代谢综合征为标准探讨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的性别差异合理性研究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男女不同的高尿酸(UA)血症诊断标准在代谢综合征(MS)的早期检出和预防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方法:本研究利用通过整群抽样结合分层随机抽样建立的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队列研究人群中参加了2007年危险因素调查的5 740名研究对象的数据开展研究。结果:将人群UA水平按238μmol/L、297μmol/L、357μmol/L和416μmol/L四个切点进行分层。UA水平在238-297μmol/L时,男性MS现患率高于女性(28.5%vs.22.9%,!2=5.739,P=0.017),在其他UA分层水平中男女两性MS现患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UA水平〈238μmol/L的人群作参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中UA水平在357-416μmol/L时的MS患病风险升高已经有统计学意义(OR=1.84,95%CI:1.20-2.83,P〈0.001)。女性中UA水平在297-357μmol/L时的MS患病风险增加开始有统计学显著性(OR=1.84,95%CI:1.44-2.37,P〈0.001)。在任意UA分层水平,男性MS患病风险均不低于女性。结论:男女不同的高UA血症诊断标准可能不利于男性人群MS的预防和控制。
王淼刘静王薇孙佳艺刘军齐玥秦兰萍解武祥王瑛赵冬
关键词:尿酸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性别
11省市自然人群体脂分布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被引量:63
1997年
本文分析了11省市35~64岁的男女两性27527人的体脂含量和分布特征及其与血压、血脂、血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男女两性的体重指数(BMI)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BMI高于男性(P=0.02);(2)男女两性的腰围臀围比(WHR)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WHR明显高于女性(P<0.01);(3)WHR、BMI基本呈北方高南方低的分布;(4)控制其它危险因素后,BMI与各危险因素均独立相关,男性WHR与甘油三酯(TG)、SB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独立相关,女性WHR与总胆固醇(TC)、HDL-C、TG和空腹血糖(FBS)独立相关;(5)WHR与血脂,尤其是TG的相关性明显强于BMI与血脂的相关性。
刘静吴兆苏曾哲淳刘悦刘军秦兰萍姚丽周美然
关键词:体脂分布血压血脂
血清载脂蛋白人群分布特征及与血脂的关系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分析自然人群中载脂蛋白 (apo)AⅠ、AⅡ、B、CⅡ、CⅢ和E的性别、年龄分布特征 ,及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1999年 9月至 10月在北京市自然人群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进行横断面研究。1174名 35~ 6 4岁的男女两性测定了apoAⅠ、AⅡ、B、CⅡ、CⅢ、E和血脂。结果 :1 人群apoAⅠ、AⅡ、B呈正态分布 ,CⅡ、CⅢ和E呈对数正态分布。 2 35~ 6 4岁女性各载脂蛋白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男性仅apoAⅠ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3 男性apoAⅠ低于女性 ,apoAⅡ、B、CⅡ、CⅢ高于女性。女性绝经后各载脂蛋白水平较绝经前高 (P <0 0 5 )。 4 高胆固醇血症 (或混合型高脂血症 )者各种载脂蛋白均升高 (P<0 0 1) ,单纯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AⅠ、AⅡ和CⅢ显著降低 (P <0 0 5 )。 5 多因素分析表明 :apoB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nHDL C)相关最强 ,男女两性的偏相关平方 (PartialR2 )分别为 0 6 5 8和 0 76 9,但它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相关则较弱 ,男女两性的PartialR2 分别为 0 2 43和 0 183;apoAⅠ与HDL C的相关最强 ,男女两性的PartialR2 分别为 0 2 82和 0 2 38;apoCⅢ与男性TG和绝经前女性TG的相关最强PartialR2 分别为 0 6 2 9和 0 6 37。结论 :人群载脂蛋白水平与性别、年龄和绝经状况有关
刘静赵冬刘飒刘军秦兰萍蒋朝晖范荣坦吴兆苏
关键词:载脂蛋白血脂血清人群分布特征高胆固醇血症
血清尿酸水平和甘油三酯关系的人群研究被引量:65
2005年
目的探讨我国人群中血清尿酸水平和甘油三酯(TG)的关系。方法1999年在北京市自然人群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本研究对1239例资料完整者进行了分析。结果在男女两性中,高TG血症患病率随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呈明显的升高趋势。用分层的方法分别校正体重指数、HOMA指数和饮酒后,发现在同一体重指数水平、HOMA指数水平和饮酒水平的人群中高TG血症患病率均随尿酸水平的升高呈明显的升高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重指数、HOMA指数和总胆固醇等因素后,以尿酸四分位最低层为对照,在尿酸第二、三、四分位层时患高TG血症的OR值分别为1·26(P=0·28)、1·88(P=0·002)、3·36(P<0·001)。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TG相关,且独立于年龄、肥胖、饮酒和胰岛素抵抗等因素。
赵兰江赵冬刘静王薇吴桂贤秦兰萍刘军刘飒王文化曾哲淳
关键词:尿酸甘油三酯类血清尿酸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高TG血症
北京地区城乡人群吸烟状况比较被引量:4
1999年
了解北京地区城市和农村人群中吸烟率的水平、分布特征,比较城市及农村之间不同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人群吸烟特性的差异,为今后在人群中开展戒烟干预活动提供基础资料。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中关村及北京大学地区的城市居民和四季青地区的农民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被调查者年龄范围为25岁至64岁。调查项目包括:一般情况、吸烟状况、测量血压水平、血脂水平等。(1)农村人群的吸烟率高于城市人群(男性:农村75%,城市49%;女性:农村16%,城市4.6%)。(2)无论男性或女性,相同文化程度及年龄组的人群中农村人群的吸烟率均高于城市人群。(3)从总体上看,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吸烟率高于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男性和女性人群的吸烟率随年龄段增加而变化的趋势不同。(4)无论城市或农村男性吸烟者的吸烟量高于女性吸烟者。城乡之间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文化程度吸烟者的烟量无明显差异。男性烟民中吸烟量有随文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
曾哲淳赵冬吴桂贤吴兆苏刘军秦兰萍
关键词:吸烟流行病学戒烟
中国11省市35~64岁人群血清甘油三酯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87
2001年
目的 研究血清甘油三酯 (TG)水平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 11省市队列研究中 35~ 6 4岁男女两性 2 70 16人基线调查结果为研究样本 ,对血清TG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血清TG分布存在地区间差异 ,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 2 .3倍 ;(2 )男性TG水平高于女性 (P <0 .0 0 1) ;(3)高TG血症为我国临床高脂血症分类中最常见的类型 ;(4 )多因素分析显示男女两性TG水平与总胆固醇 (TC)、体质指数 (BMI)、血糖 (GLU)正相关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及体育锻炼负相关 ;(5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在高TG血症患者中有聚集现象。结论 TG与多个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有关联 ,可作为多种危险因子的标志。多数高TG血症的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的其他异常 。
王薇赵冬吴兆苏吴桂贤刘静曾哲纯刘军秦兰萍
关键词:甘油三酯流行病学心血管病高脂血症
北京25~64岁人群1984~1999年体重指数和超重率变化趋势的研究被引量:33
2003年
目的 分析 1 984~ 1 999年北京地区 2 5~ 64岁人群平均体重指数 (BMI)、超重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在北京地区心血管病监测人群中 ,分别进行了 5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结果  1 984~ 1 999年 2 5~ 64岁人群平均BMI由 2 3 .3增加到 2 4 .0 ,超重率由 2 7.5 %增加到35 .9%。男性人群超重率由 2 3 .5 %增加到 43 .4%。男性各年龄组及城乡地区的超重率均呈增加趋势。女性人群在城乡地区的超重率呈不同变化趋势 ,城市女性超重率由 36 .0 %下降到 2 3 .3% ,农村女性超重率由 2 8.4%增加到 46 .0 %。城市人群的超重率由 2 9.1 %增加到 31 .8% ,农村人群的超重率由 2 2 .1 %增加到 49.6%。研究早期城市人群的平均BMI和超重率大于农村人群 (P <0 .0 5) ,到研究后期农村人群的BMI和超重率赶上并超过城市人群 (P <0 .0 5)。结论 城市男性和农村男女两性人群BMI和超重率均呈上升趋势 ,但农村人群的上升速度较快 。
王薇吴兆苏赵冬吴桂贤王文化刘静曾哲淳秦兰萍刘军
关键词:体重指数超重流行病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