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樊鑫
- 作品数:123 被引量:1,405H指数:22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红枫湖沉积物中酸可挥发硫化物及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
- <正>为调查位于喀斯特地区的饮用水水源地红枫湖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分析了14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酸挥发性硫化物(AVS)与同步浸提重金属(SEM)质量摩尔浓度,并对AVS、SEM和SEM/AVS的大小及平面分...
- 刘峰秦樊鑫胡继伟黄先飞蒋翠红李存雄
- 关键词:红枫湖沉积物重金属
- 文献传递
- 喀斯特山区燃煤电厂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被引量:11
- 2016年
- 选取地处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的金沙电厂为研究对象,对电厂周围的表层土壤、蔬菜(莲花白)试样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采用富集系数法分析了莲花白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电厂周围表层土壤中Hg,As,Cd,Pb,Cu的平均含量分别达0.70,26.40,0.61,44.83,35.51 mg/kg,其中,Hg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的1.40和2.03倍;电厂周围土壤受到较为严重的Hg,As,Cd污染,各个方向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小顺序为西北>西>东南>西南>东北>东,总体趋势为西向大于东向;莲花白对土壤中Cd的富集作用较强,对其他重金属的富集作用较弱。
- 范明毅杨皓黄先飞曹人升秦樊鑫胡继伟
-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
-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大米、小麦和动物源食品中异丙隆及其代谢物脱甲基异丙隆残留被引量:1
- 2020年
-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同时测定异丙隆及其代谢物脱甲基异丙隆在大米、小麦、牛肉、牛奶、鸡肉和鸡蛋的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2%甲酸乙腈提取,以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利用乙腈和0.2%甲酸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T3色谱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定量分析,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异丙隆及其代谢物脱甲基异丙隆溶剂标准曲线和基质标准曲线在1~1 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4个加标水平下,异丙隆日内平均回收率为74.0%~107.0%,相对标准偏差0.7%~12.9%;日间平均回收率为76.2%~108.7%,相对标准偏差1.1%~19.8%。脱甲基异丙隆日内平均回收率为76.9%~113.5%,相对标准偏差0.6%~13.9%;日间平均回收率为77.7%~107.4%,相对标准偏差2.2%~17.4%。异丙隆和脱甲基异丙隆的定量限均为1.0μg/kg。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异丙隆和脱甲基异丙隆在大米、小麦、牛肉、牛奶、鸡肉和鸡蛋6种基质中残留的检测,为解决异丙隆和脱甲基异丙隆在食品中残留的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方法。
- 戴高臣吴小虎张盈崔凯董丰收刘新刚徐军郑永权秦樊鑫
- 关键词: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食品
- 剑河县水田及旱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被引量:5
- 2019年
- 探讨剑河县内某水田及旱地土壤中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影响程度。通过对两种不同用地土壤中重金属测定值与贵州省重金属背景值进行比较,采用改进灰色聚类法对水田及旱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探讨两种用地土壤中重金属对附近人群健康影响程度。结果显示,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相比,水田及旱地土壤中重金属存在超标现象,较为严重的分别是Pb和As。与国家标准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比较,水田土壤重金属符合1级,旱地土壤重金属符合2级。水田及旱地土壤重金属对儿童威胁较大,前者总非致癌风险顺序为As>Cr>Pb>Cd>Ni>Zn>Cu,后者则是As>Cr>Pb>Ni>Cu>Zn>Cd。改进灰色聚类法评价的结果显示,水田土壤无明显重金属污染,旱地土壤重金属属于轻度污染。手—口途径是土壤重金属为最主要的暴露途径,儿童因土壤重金属摄入而带来的健康风险均高于成年人,应给予儿童群体更多的关注。
- 张松吴先亮王兴富秦樊鑫张珍明黄先飞
- 关键词: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 乌江梯级电站开发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0年
- 为了解乌江贵州段的底栖动物资源现状以及梯级电站开发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对18个断面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底栖动物多样性通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自然河段中,底栖动物物种丰富,以节肢动物占优势,物种丰富度和密度均以思南断面最高,生物多样性则以沿河二桥断面最高;群落类型复杂,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为优势群落,软体动物为群落中的优势类群。梯级水库的修建使底质环境差异变小,底栖动物物种丰度、密度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群落类型趋于简单,优势类群表现不明显,并且水库建成的年代越久,底栖动物的丰度、密度就越低,群落的组成类群就越少,物种组成以寡毛类和摇蚊类为主。研究表明,梯级电站的修建对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密度分布、多样性、群落类型等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 陈浒李厚琼吴迪秦樊鑫
- 关键词:梯级电站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
- 贵州五种茶叶中微量元素溶出率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0
- 2005年
- 对贵州五种茶叶中Cu、Fe、Mg、Zn、Ca、Mn微量元素溶出率的比较分析得出,Fe、Ca元素的溶出率相对较低,其它4种元素的溶出率相对较高,均在25%以上。Fe、Ca等元素溶出率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茶叶本身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而其它4种元素的溶出率的高低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较大。
- 秦樊鑫傅文军张松
- 关键词:溶出率中微量元素茶叶内部结构CAMN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中药材中微量砷的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采用密闭容器高压消解样品,钯涂层石墨管平台技术、横向加热、纵向塞曼效应扣背景和基体改进剂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中药材中微量砷.该法可消除基体带来的干扰,同时提高砷的灰化温度到1 200℃,消除灰化损失的问题.采用纵向基曼效应扣背景可消除光谱带来的干扰.该法回收率范围为:90.3%~101.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7%.该法灵敏、准确、快速,干扰小,结果令人满意.
- 秦樊鑫段婷婷
- 关键词:原子吸收中药材砷
- 锌硒配施对水稻汞的阻隔效应
- 2024年
- 【目的】研究锌硒配施对土壤-水稻体系中水稻富集转运汞的影响,探讨锌硒配施对水稻汞的阻隔效应,为汞污染土壤安全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贵州铜仁碧江区某矿区汞污染土壤,以水稻品种川康优727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测定水稻生长发育特征以及土壤有效汞和水稻各器官汞含量。【结果】锌硒配施使土壤中有效汞含量显著降低了45%-75.2%,低浓度硒与锌配施使土壤有效汞含量降低75.2%;锌硒配施使水稻各器官汞降低了15.2%-92.3%,其中,籽粒汞含量的降幅效果最好(87.6%-92.3%)。除高浓度硒和高低浓度锌配施促进了水稻汞从根到籽粒转运外,锌硒配施对水稻富集与转运汞的阻隔效果均优于锌、硒单施,锌硒配施使水稻汞从根到籽粒的富集系数降低了88%-92%,低浓度硒与高低浓度锌配施对水稻汞从根到籽粒的转运系数分别降低了69.2%和61.5%。【结论】锌硒配施对水稻汞的阻隔效应显著,有效缓解了汞对水稻生长发育的毒害作用。
- 黄秋刘静秦樊鑫秦樊鑫罗林李宛蔚罗林
- 关键词:汞锌硒转运系数
- 黔产艾纳香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富集特征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为使中药材艾纳香的种植栽培科学化,以贵州省罗甸艾纳香种植基地为研究区域,从地球化学角度研究艾纳香对土壤重金属吸收富集特征。方法以《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的限定值为标准,对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结果重金属已存在超标现象。结论艾纳香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富集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整体呈现出对Cd的富集能力>对Cu的富集能力>对Pb的富集能力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艾纳香植株对重金属元素吸收过程中,Cd和Cu这两种重金属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竞争性机制。
- 刘峰胡继伟秦樊鑫黄先飞
- 关键词:艾纳香重金属
- 红枫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危害风险评价被引量:47
- 2008年
- 调查了红枫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与富集情况.分别以现代工业化前正常颗粒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最高背景值和红枫湖周边环境土壤的背景值为参比值,对红枫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生态危害系数以及各采样点的生态危害指数进行了探讨,并结合瑞典学者Lars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红枫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呈现一定的区域特征,北湖湖区重金属平均含量高于南湖湖区;以现代工业化前正常颗粒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最高背景值为参比值,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Cd>Hg>As>Cu>Zn>Pb,污染水平顺序为Cd>Hg>As>Cu>Pb>Zn;以红枫湖周边环境土壤平均值为参比值,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Cu>Cd>Zn>As>Pb>Hg,污染水平顺序为Cd>Hg>As>Cu>Pb>Zn.
- 黄先飞秦樊鑫胡继伟李存雄
- 关键词:红枫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