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良森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皮瓣
  • 4篇软组织
  • 4篇腓肠
  • 4篇腓肠神经
  • 4篇肠神经
  • 3篇端侧
  • 3篇端侧缝合
  • 3篇营养血管
  • 3篇软组织缺损
  • 3篇神经端侧缝合
  • 3篇神经营养
  • 3篇神经营养血管
  • 3篇缺损
  • 3篇组织缺损
  • 3篇腓肠神经营养
  • 3篇腓肠神经营养...
  • 3篇侧缝
  • 2篇岛状
  • 2篇岛状筋膜皮瓣
  • 2篇逆行

机构

  • 8篇粤北人民医院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8篇章良森
  • 7篇刘建平
  • 7篇吴强
  • 7篇贝抗胜
  • 6篇何小龙
  • 4篇熊英辉
  • 3篇李康华
  • 3篇唐华军
  • 2篇李雄
  • 1篇方先来
  • 1篇李先安
  • 1篇丘宏伟
  • 1篇孟志华
  • 1篇李云

传媒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神经端侧缝合重建皮瓣感觉功能的临床研究
吴强贝抗胜刘建平章良森熊英辉何小龙唐华军
利用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是骨科、整形外科常用办法,最为理想的皮瓣是带有神经血管束的生物轴型皮瓣,这样皮瓣既有血管营养又有神经营养,存活基础上而不丧失其感觉功能,但临床上能做到的只有极少数,大多数的逆行皮瓣、带蒂皮瓣、...
关键词:
关键词:皮瓣
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报道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行岛状筋膜瓣临床应用的可靠性 ,探讨皮瓣转位的范围。方法 :在小腿后侧设计及切取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筋膜皮瓣 ,逆行转位修复 2 3例小腿下段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面积最大 15 cm×10 cm ,最小 6 cm~ 5 cm。结果 :2 0例皮瓣完全成活 ,2例远端皮缘浅表坏死 ,1例部分坏死。结论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血供可靠 ,操作简例 ,可以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跟后 3/ 4。
吴强贝抗胜章良森刘建平何小龙丘宏伟李云
关键词:腓肠神经岛状筋膜皮瓣软组织缺损
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15例的体会被引量:1
1993年
肩周炎病因不明,治疗方法很多,尚无特效办法。本治疗组采用强的消炎止痛药康宁克痛-A与地塞米松合并封闭,配合按摩、中药煎剂热湿敷及功能锻炼综合疗法,与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地塞米松封闭,口服消炎痛、布洛芬)比较,能显著提高疗效,现报道如下:
章良森
关键词:肩周炎综合疗法
腰椎间盘三维形态学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的临床研究
2003年
目的 通过腰椎间盘三维形态学观察 ,提高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MED)的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腰椎间盘及其邻近结构的三维形态 ,分析神经根、硬膜囊受压的原因和范围 ,设计腰椎间盘镜下专用手术器械 :骨刀、骨镫 ,完成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局限性腰椎管扩大减压术 110例。结果 统计 90例 116个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横断位 4种形态、矢状位 3种形态、冠状位 3种类型 4种位置及其邻近病变对硬膜囊、神经根的 7种影响 ;110例手术经 1~ 2 5个月随访 ,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 :优 80例、良 2 4例、可 6例、差 0例 ,优良率 96 .1%。结论 腰椎间盘三维形态学可全面表达各种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邻近病变对神经组织压迫的性质、部位、程度 ,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病理解剖学基础和术前评估、入路指导及整体手术设计的依据 ;针对性添制特殊器械后 ,运用后路腰椎间盘镜手术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局限性椎管狭窄 ,但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贝抗胜熊英辉方先来刘建平孟志华章良森吴强何小龙
关键词:内窥镜三维重建椎间盘移位计算机断层摄影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加闭式灌注引流Ⅰ期修复足踝部感染创面
2004年
目的 探讨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在小腿后侧设计及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逆行转位加闭式灌注冲洗引流Ⅰ期修复 12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 ,术后持续以生理盐水、庆大霉素液灌注引流 ,时间 7~ 2 2d。结果  11例皮瓣完全成活 ,感染创面Ⅰ期愈合 ;1例远端皮缘浅表坏死 ,术后继续灌注引流至感染性创面愈合 ,皮肤浅表坏死经换药创面Ⅱ期愈合。术后皮瓣无水肿、拔管后管道无一例形成感染性窦道等。随访 2~ 2 9个月 ,术后感染、骨髓炎均无复发。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加闭式灌注冲洗引流法操作简便 ,可Ⅰ期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合并感染的创面。
吴强李康华贝抗胜李先安章良森刘建平何小龙
关键词:腓肠神经皮瓣软组织缺损
神经端侧缝合重建皮瓣感觉功能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研究重建失神经皮瓣感觉功能的方法,探讨神经端侧缝合法重建皮瓣感觉的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皮瓣逆行转位修复8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4例,皮瓣切取时,保留腓肠神经或髂腹股沟皮瓣营养神经近端足够长一段,与皮瓣受区供体神经呈30°~45°端侧缝合,于术后2,4,8,16,24周测皮瓣的感觉、植物神经功能。结果:11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部分坏死,随访4~18个月,皮瓣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部分重建,供体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神经端侧缝合法可重建失神经皮瓣的感觉功能,操作简便、有效,对手足外科有重要意义。
吴强李康华贝抗胜黄水云李雄唐华军章良森刘建平何小龙熊英辉
关键词:神经端侧缝合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部组织缺损
神经端侧缝合重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感觉功能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研究重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感觉功能的方法 ,探讨神经端侧缝合法重建皮瓣感觉的效果。 方法 在小腿后侧设计及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逆行转位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8例 ,皮瓣切取时 ,保留腓肠神经近端足够长一段 ,与皮瓣受区供体神经呈 3 0°~ 45°端侧缝合 ,于术后 2、4、8、16、2 4周检测皮瓣的感觉及植物神经功能。 结果  8例皮瓣完全成活 ,随访 4~ 18个月 ,术后 4周起皮瓣感觉开始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随时间延长恢复程度和范围增加 ;术后 16周进行感觉功能评定 ,S2 2例 ,S2 + 3例 ,S3 3例 ;供体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 结论 神经端侧缝合法可重建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皮瓣的感觉功能 ,操作简便 ,对手足外科有重要意义。
吴强李康华贝抗胜黄水云李雄唐华军章良森刘建平何小龙熊英辉
关键词:腓肠神经外科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01年
吴强贝抗胜姚汉刚章良森刘建平
关键词:腓肠神经外科皮瓣修复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