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凡

作品数:114 被引量:519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27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76篇农业科学
  • 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经济管理
  • 5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52篇茶树
  • 15篇茶叶
  • 15篇茶园
  • 13篇选育
  • 12篇白茶
  • 11篇萎凋
  • 10篇生化成分
  • 10篇绿茶
  • 9篇鲜叶
  • 8篇茶树品种
  • 7篇栽培
  • 6篇新梢
  • 6篇选育研究
  • 6篇发酵
  • 6篇茶品
  • 6篇茶品质
  • 6篇茶树鲜叶
  • 5篇性状
  • 5篇优质绿茶
  • 5篇制茶

机构

  • 112篇四川省农业科...
  • 10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成都师范学院
  • 3篇四川省园艺作...
  • 3篇四川早白尖茶...
  • 2篇中国测试技术...
  • 2篇四川省茶业集...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宁德师范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四川省农业厅
  • 1篇宜宾市农业局
  • 1篇四川农业机械...
  • 1篇南江县农业局
  • 1篇四川省食品发...
  • 1篇峨眉山天然有...
  • 1篇四川米仓山茶...
  • 1篇广元市农业科...

作者

  • 113篇罗凡
  • 55篇李兰英
  • 47篇龚雪蛟
  • 41篇刘东娜
  • 35篇尧渝
  • 35篇王云
  • 34篇王迎春
  • 31篇唐晓波
  • 25篇李春华
  • 12篇王小萍
  • 12篇马伟伟
  • 11篇张厅
  • 9篇杜晓
  • 5篇黄苹
  • 4篇曾其国
  • 4篇刘飞
  • 3篇段新友
  • 3篇魏鹏
  • 3篇刘晓
  • 3篇汪闵

传媒

  • 12篇西南农业学报
  • 8篇中国茶叶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四川农业科技
  • 4篇茶叶科学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园艺学报
  • 2篇天津农业科学
  • 2篇茶叶通讯
  • 2篇茶叶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茶业通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食品工业

年份

  • 4篇2024
  • 20篇2023
  • 16篇2022
  • 13篇2021
  • 11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23年
土壤微生物是评价土壤健康的关键指标,农业生产中,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和粮食产量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在农业生产发展和推广有机肥的基本政策下,研究有机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有利于全面、客观评价有机肥对土壤健康的意义。中国自20世纪70、80年代,布局了一批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基于这些研究结果,对土壤微生物研究发展变化趋势及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阐述了有机肥在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构建群落结构方面的积极效应,探讨了有机培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总的来说,有机肥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碳源利用特征,提高土壤细菌真菌比,增加古菌、固氮微生物和氨氧化微生物等功能微生物菌群丰度,抑制土壤病原菌的活性,从而起到提高土壤碳氮代谢活性和维护土壤健康的作用。有机肥构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途径主要是引起土壤pH、养分含量、团聚结构、酶的活性等理化性质的改变,以及自身携带的外源微生物、抗生素、重金属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施用有机肥时应综合考虑土壤条件、作物类型和肥料种类等因素。今后,可以通过新的生物技术深入挖掘微生物功能特性及作用机制,同时开发安全高效的新型微生物肥料,充分发挥微生物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此外,还要重视土壤健康微生物指标的开发和验证,深入开展土壤健康评价体系研究。
黄颖博罗凡龚雪蛟龚雪蛟李兰英王迎春李兰英
关键词:有机肥土壤健康土壤微生物微生物群落结构
茶树品种三花1951高效栽培技术
2022年
茶树品种“三花1951”具有特早生,芽头肥壮重实、满披白毫,产量高、适制性广等特点,2016年3月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现广泛种植于四川及其周边茶叶产区。文章根据该品种生长特性,在推广种植的实地考察与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该品种的茶园建设、种植、管理、采摘等高效栽培技术,供各地选植“三花1951”品种的茶农及生产部门参考,并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李兰英罗凡龚雪蛟刘东娜王迎春黄藩高远尧渝
关键词:茶树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不同光照时间萎凋对白茶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采用LED红光光源(630 nm),研究全程光照、前半程光照、后半程光照不同光照萎凋时间对白茶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成分以及香气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后半程光照萎凋的白茶感官审评滋味得分最高,具有“醇厚、较浓、鲜爽”的特征,其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茶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鸟氨酸、氨基酸总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其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儿茶素没食子酸(catechin gallate,CG)、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儿茶素(catechin,C)、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显著高于全程光照萎凋的白茶(P<0.05),与前半程差异不显著(P>0.05)。前半程光照萎凋的白茶香气检测物质数量(69种)和香气物质总含量(326.921μg/L)最高,形成了“花香”的风格特征,其感官审评的香气因子得分最高,苯甲醇、苯乙醇、香叶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β-环柠檬醛、顺-柠檬醛、α-紫罗酮、β-紫罗酮、反-香叶基丙酮、6-甲基-5-庚烯-2-酮、水杨酸甲酯、δ-杜松烯、罗汉柏烯、柏木烯、α-柏木烯、α-荜澄茄油烯、萘等香气物质含量高于其它处理。
黄藩王迎春马伟伟刘晓张厅冯德建罗凡赵文净
关键词:光照时间白茶生化成分香气成分
茶园间作玉米生态经济效益显著被引量:1
2009年
夏秋气温高、光照强,会降低茶叶氨基酸的合成,影响其产品质量,特别是夏季绿茶生产,茶园遮阳技术更为重要。本文阐述推广茶园稀植间作玉米遮阳技术,可降低茶园气温,减少光照强度,提高茶园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的问题。
邬发田梁富强罗凡
关键词:茶叶玉米
一种用于茶树精准施氮肥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茶树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茶树精准施氮肥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测定茶树新梢中氮营养累积量和茶树新梢的已采剪量;应用养分归还与补偿法,再结合茶树吸收氮的树体利用率和肥料中氮含量,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
罗凡杜晓刘东娜龚雪蛟马伟伟李兰英黄藩尧渝
烘焙对冷藏后名优绿茶主要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以贮藏5、10个月(含水量分别为8%和13%)蒙山毛峰为研究对象,分别设定70℃、90℃、110℃和130℃共4个不同温度,进行不同时间的烘焙,探究烘焙工艺对冷藏后名优绿茶主要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70℃、90℃和110℃烘焙均可以提高香气,去除陈味,降低茶汤苦涩味,增加醇和度,提高茶叶的感官品质。随着烘焙温度提高和烘焙时间的延长,茶多酚、氨基酸、ECG、EGCG和儿茶素总量下降,水浸出物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未呈规律性变化。90℃烘焙显著降低名优绿茶的茶多酚、EGCG、GCG、ECG、CG及儿茶素总量,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茶汤甜度。不同含水量名优绿茶最佳烘焙处理为:90℃烘焙35 min。
黄藩罗凡张翔胥亚琼尧渝李兰英龚雪蛟
关键词:烘焙名优绿茶感官品质生化成分
植物保护名山区茶园黑刺粉虱的发生动态调查被引量:1
2020年
为掌握黑刺粉虱的发生规律,更好地控制其发生,笔者对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牛碾坪茶园内黑刺粉虱幼虫、蛹、成虫和卵的发生动态,越冬虫态和死亡率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名山区茶园黑刺粉虱各虫态每年有3个发生高峰期,主要以2龄和3龄幼虫越冬,不以卵越冬;卵初期为乳白色,随着时间的增加,颜色逐渐变深至淡黄色、棕黄色,最后为黄棕色,与前人描述存在差异。依据调查结果,推测黑刺粉虱在该茶区1年发生3代。
王迎春曹馨月龚雪蛟李兰英刘东那黄藩熊园园罗凡
关键词:黑刺粉虱
LED光照萎凋对三花1951白茶香气的影响被引量:9
2022年
以茶树品种三花1951制作白茶,采用感官审评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以及气味活度值(OAV),对比自然萎凋,系统研究发光二极管(LED)红光(630 nm)、黄光(570 nm)、蓝光(430 nm)对白茶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光、蓝光、红光萎凋均可显著提高三花1951白茶的香气得分,且3种光质间差异显著(P<0.05),黄光组香气得分最高,蓝光次之。4个处理的样品中共检测出69种香气成分,其中各处理共有成分56种,主要是醛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以及酯类化合物。黄光组白茶香气类型为花香,香气物质数量和含量均为最高,其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橙花醇、香叶醇、异香叶醇、β-紫罗酮、水杨酸甲酯、罗勒烯、长叶烯和柠檬烯等的含量高于其他处理。蓝光组和红光组的白茶香气呈现清香,与自然萎凋相比,其香气总量均有提高。共检测到14种OAV>1的关键香气物质,其中β-紫罗酮OAV最大,芳樟醇OAV次之,故所有茶样均具有清香或花香香气,与感官审评结果一致。综合认为,黄光萎凋对三花1951白茶的香气提高最有益。
黄藩唐晓波罗凡尧渝刘东娜龚雪蛟李兰英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LED)香气成分
名茶品质的形态效应及应用研究
李春华王云罗凡唐晓波段新友张冬川魏鹏王迎春刘晓军
该项目针对1995年以前四川名优茶质量总体水平不高,风格不独特,各地在名优绿茶的开发和生产上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只注重于品种的茶类适制性,而很少注意不同名茶形状制茶工艺对名茶品质的影响,忽略了原料价值的最大发挥和名茶品质...
关键词:
关键词:名优茶绿茶茶品质制茶工艺茶叶
名优茶机制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云段新友李春华张冬川罗凡唐晓波唐先洪
该项目率先研究了鲜叶摊放对机制名优茶品质的影响;率先研究了鲜叶摊放对机制名优茶品质影响的生化机理;率先研究了机制名优茶与手工名优茶的品质差异及生化机理,比较分析了二者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外首次系统而综合地研究制定了扁形、毛...
关键词:
关键词:名优茶茶叶栽培采摘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