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颂平

作品数:419 被引量:2,828H指数:29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09篇期刊文章
  • 91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9篇医药卫生
  • 31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5篇中医
  • 87篇流产
  • 61篇卵巢
  • 36篇中医妇科
  • 35篇子宫
  • 35篇自然流产
  • 33篇中药
  • 32篇中医药
  • 32篇复发
  • 31篇复发性
  • 30篇肾虚
  • 30篇寿胎
  • 30篇寿胎丸
  • 30篇免疫
  • 29篇妇科
  • 28篇岭南
  • 28篇教学
  • 25篇内膜
  • 24篇中医妇科学
  • 24篇细胞

机构

  • 316篇广州中医药大...
  • 166篇广州中医药大...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8篇中山大学
  • 6篇广州中医学院
  • 5篇复旦大学
  • 5篇深圳市中医院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乐山师范学院
  • 5篇香港中文大学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4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山东大学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 4篇深圳市妇幼保...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北京大学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河南省中医院

作者

  • 412篇罗颂平
  • 78篇郜洁
  • 60篇许丽绵
  • 52篇朱玲
  • 32篇赵颖
  • 19篇张玉珍
  • 18篇曹蕾
  • 16篇曾诚
  • 14篇曾蕾
  • 13篇赵红艳
  • 13篇梁国珍
  • 12篇黄洁明
  • 11篇邓高丕
  • 11篇廖雅琪
  • 11篇周英
  • 10篇刘新玉
  • 9篇李淑云
  • 9篇严英
  • 9篇杨利林
  • 9篇高飞霞

传媒

  • 29篇新中医
  • 28篇中华中医药杂...
  • 2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5篇中医杂志
  • 13篇时珍国医国药
  • 9篇中医教育
  • 7篇中医药管理杂...
  • 7篇环球中医药
  • 6篇中国免疫学杂...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中药材
  • 6篇中华中医药学...
  • 6篇第六届全国生...
  • 6篇中华中医药学...
  • 5篇现代中西医结...
  • 5篇中医药学刊
  • 5篇辽宁中医杂志
  • 5篇中药新药与临...
  • 5篇中国中医基础...
  • 5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2篇2023
  • 17篇2022
  • 17篇2021
  • 14篇2020
  • 10篇2019
  • 19篇2018
  • 11篇2017
  • 30篇2016
  • 17篇2015
  • 21篇2014
  • 22篇2013
  • 25篇2012
  • 23篇2011
  • 24篇2010
  • 17篇2009
  • 17篇2008
  • 11篇2007
  • 20篇2006
  • 20篇2005
  • 11篇2004
4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保障生殖健康,实现乐孕优生--如何应对高龄二胎生育
女性的育龄期约为35年,即月经初潮以后,月经周期正常,到绝经前,都有机会怀孕。然而,在35岁之后的生理性因素和各种病理性因素均可对生育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不孕、流产或出生缺陷。对于年逾35岁、40岁的妇女,在考虑生育或再...
罗颂平
关键词:生殖健康
文献传递
冲任失调与卵巢局部调节因子网络在卵巢早衰发病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卵巢早衰(POF)属妇科疑难病,其病因仍未明确,治疗较为困难,西医主要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补肾调冲方是韩冰教授根据中医学“冲任学说”创立的具有调补冲任、滋养肝肾、调理气血等功效的方药,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该方在治疗POF、不孕症等卵巢功能失调性疾病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调经促孕、改善生殖内分泌等作用,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且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摈弃了激素类药物的弊端。
夏天高慧付于罗颂平王喆褚芹李军张菁
关键词:卵巢早衰冲任失调
基于UPLC-Q-TOF-MS的左归丸干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探寻左归丸干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大鼠的代谢物靶点,以阐明左归丸治疗POI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环磷酰胺诱导建立POI大鼠模型,以左归丸(1.851 g·kg^(-1))灌胃给药干预,每日1次,连续60 d。采用卵巢组织病理学观察(HE染色法)、各级卵泡计数,联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E_(2))水平,评价POI大鼠模型及左归丸的干预作用。采用UPLC-Q-TOF-MS技术进行血清非靶向代谢物检测,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POI大鼠血清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以探寻左归丸作用的代谢物靶点及代谢通路。结果左归丸干预能明显增加POI大鼠卵巢组织中的生长卵泡数目(P<0.05),降低闭锁卵泡数目(P<0.05)及血清FSH水平(P<0.05)。共鉴定出POI大鼠血清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93种;左归丸作用的差异性代谢物共20种,左归丸能显著回调α-羧乙基羟色曼、2-羟基-6-十五烷基苯甲酸、11(R)-羟二十烷四烯酸和D-果糖的水平;左归丸作用的差异性代谢物主要富集在鞘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左归丸可能通过影响多种物质代谢,从抗氧化、抗炎等多个方面改善POI大鼠的卵巢功能。
曾丽华张莹轩梁蕴仪张兆萍李婧朱玲罗颂平
关键词:左归丸抗炎
中医治疗免疫性自然流产临床研究概述
2007年
近年来研究表明,母体免疫的正常调节在维持妊娠中起十分重要作用,而母体免疫调节异常是引起流产常见病因。对母—胎同种免疫功能识别低下型、母—胎免疫识别过度型、母—胎免疫识别紊乱型免疫性自然流产的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唐丽丽罗颂平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
冬季岭南妇科膏方应用琐谈
2016年
膏方又叫膏剂,属于中医四大基本剂型之一。膏剂是在复方汤剂基础上,依据人的体质、临床症状等确立不同处方,将药物分为君臣佐使进行配伍,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成的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女性的月经、胎孕、产育及哺乳等生理特点及病理状态皆易耗损血液,机体相对易处于阴血不足状态。故滋补强壮之膏方是调治妇科慢性疾患的适宜剂型,妇人经带胎产或杂病皆可用膏方调治。岭南妇科名医罗元恺教授的传人罗颂平、张玉珍两位教授结合患者病情、体质及岭南地域气候特色,应用膏方治疗产后病、复发性流产再孕前调理、卵巢功能减退、围绝经期综合症等妇科疾病疗效颇佳。现介绍两位教授病案二则以达抛砖引玉之效,与同道探讨、交流。
刘新玉张玉珍罗颂平
关键词:妇科疾病膏方岭南围绝经期综合症卵巢功能减退病理状态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后的中医药安胎治疗被引量:9
2006年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isticovarysyndrome,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近年来其发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往往开始于青春期,其中围初潮发病者占62%,是一组表现为肥胖、多毛、不孕和卵巢多囊性改变的综合征;至育龄期PCOS则是引起女性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在育龄妇女人群中为5%~10%,对生育产生不利影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易感、促性腺及性腺激素合成异常、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一影响女性一生的疾病,已成为现代疾病谱中倍受关注的问题,故要加强对此类疾病的调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药可改善卵巢局部微环境和改善机体的内分泌功能,且中药与西药克罗米芬(CC)联合应用,既发挥了CC募集卵子的优越功能,又有中药为卵子的发育和胚胎的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故临床上力争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本期"专家笔会"针对这一目标,汇集国内对本病具有一定研究的学者,从中西医学两个不同角度谈谈对PCOS的认识和治疗对策。
罗颂平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肝经郁火中医治疗
胞饮突在肾虚-内膜容受障碍大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建立肾虚-内膜容受障碍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动态观察胞饮突在大鼠不同生理阶段的表达。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40只。以羟基脲造肾虚证大鼠模型,比较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各动情周期及妊娠第1~4天内膜胞饮突表达及妊娠第1~4天雌孕激素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在动情期已经可以见到较明显的胞饮突样结构,未妊娠大鼠动情后期的胞饮突形态较动情期萎缩,有消退迹象,静止期大鼠胞饮突完全消退;妊娠大鼠妊娠第1天即可见到胞饮突表达,从胞饮突的数量、形态、分布上来看,均较动情期成熟,妊娠第2天胞饮突表达达到顶峰状态,即为成熟胞饮突,妊娠第3天开始,胞饮突即成将消退状态。模型组大鼠相同生理周期胞饮突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形态亦欠饱满,且其出现及消退的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大鼠滞后。胞饮突表达最丰富为妊娠第2天,随后即成消退状态。妊娠后,与模型组比较,妊娠第1天和妊娠第3天,正常对照组的血清P含量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胚胎着床期可能为妊娠第2天;内膜胞饮突表达不良是肾虚证在子宫内膜局部的微观表现。
曹蕾王颖罗颂平郜洁赵颖
关键词:胞饮突子宫内膜容受性
七年制硕士生中医妇科学临床教学的体会
2006年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临床学科,七年制硕士生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在临床教学中分两个阶段来提高此项能力。第一阶段的实习是全面训练临床能力的关键时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是强化临床能力的重要措施。第二阶段的实习需要深化学生临床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应急能力的培养及科研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与医风,严把临床考核质量关,增强研究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许丽绵罗颂平叶敦敏
关键词:中医妇科学硕士临床教学
试论先兆流产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被引量:38
2002年
目的:寻求先兆流产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孕妇年龄、孕龄及既往流产次数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85例确诊为先兆流产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四诊八纲分型,按统计学方法,探讨证型分布规律。结果:发现本病好发年龄为24~35岁,其证型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肾虚型>脾肾两虚型>血热型>肾虚血瘀型>气血虚弱型>外伤型,以虚证为主。肾虚是本病的基本环节,随着疾病发展,更伤及脾(脾肾两虚),甚至久病入络为瘀(肾虚血瘀),致虚实夹杂之证。结论:孕妇年龄、孕龄和流产史与再次妊娠发生先兆流产中医证型分布有内在联系,尤其与肾虚证候出现密切相关。
曾诚岳明明罗颂平邓高丕
关键词:先兆流产中医药疗法
罗氏妇科补肾安胎法的临床研究与推广
罗颂平郜洁李艳芳刘新玉黄长盛巫海旺张玉
先兆流产和复发性流产是常见的生殖障碍。中医药在防治流产方面独具特色与优势。项目组传承岭南罗氏妇科精粹,围绕补肾法助孕安胎方药的应用与推广,累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资助,获得4项成果鉴定,取得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1.理...
关键词:
关键词: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中医药防治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