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凯

作品数:15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院士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哲学宗教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理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3篇松质骨
  • 2篇道路交通
  • 2篇道路交通事故
  • 2篇多孔介质
  • 2篇胸腔
  • 2篇液体石蜡
  • 2篇应激
  • 2篇应激障碍
  • 2篇硬脂
  • 2篇硬脂酸
  • 2篇硬脂酸盐
  • 2篇脏器
  • 2篇人体脏器
  • 2篇塑性
  • 2篇塑性变形
  • 2篇通事
  • 2篇碰撞
  • 2篇助剂
  • 2篇孔隙率
  • 2篇活性

机构

  • 15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肖凯
  • 8篇王正国
  • 5篇杨光瑜
  • 5篇尹志勇
  • 4篇陈忠敏
  • 4篇赵辉
  • 4篇陈海斌
  • 4篇王富平
  • 3篇李德源
  • 2篇张良
  • 2篇宁心
  • 2篇李晓炎
  • 2篇杨志焕
  • 1篇蒋晓江
  • 1篇郝林林
  • 1篇刘大维
  • 1篇周继红
  • 1篇廖海洋
  • 1篇沈世琴
  • 1篇周立雄

传媒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流体力学实验...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0-2005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特点与原因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分析2000—2005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与原因。方法采集2000—2005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和同期人口资料,对比分析各种事故原因,计算比较机动化程度、事故与人员伤亡统计指标特点,分析事故和人员伤亡特点及其原因。结果2002年以后道路交通事故总数稳中有降,10万人口死亡率和万车死亡率也呈现下降趋势,至2005年万车死亡率和10万人口死亡率均下降为7.6。交通事故烈度和伤死率仍然较高,事故致死人员中机动车驾驶员和乘员比例逐渐上升,2005年分别达到33.2%和24.8%。行人的事故烈度和伤死率明显高于驾驶员和乘客。驾驶员造成的事故比例有上升趋势,2005年达到92.96%。西部省市的事故烈度和伤死率均明显高于东部省市。结论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及伤亡呈现稳中有降的良好势头,但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水平仍不容乐观,事故烈度和伤死率还很高。应继续加大科学的交通安全教育、管理与执法等综合治理力度,发展高效的交通伤急救治疗体系,提高救治质量与水平,从而减少交通事故死亡率和伤残率。
邱俊周继红赵新才肖凯张良蒋志全刘国栋
关键词:死亡率
常温可塑性变形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温可塑性变形材料,由重量份数的以下组分组成:硬脂酸盐62-72份,液体石蜡25-35份,饱和高级脂肪酸0-5份,填料0-8份以及加工助剂2-5份。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该种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
王富平尹志勇陈忠敏杨光瑜赵辉肖凯王正国
文献传递
松质骨孔隙率的二维光电检测被引量:6
2003年
采用二维光电检测方法研究松质骨孔隙率沿不同方向的分布规律。新鲜猪胫骨后肢松质骨制备成 36张切片并均分成两组 :一组为沿胫骨轴向的横切切片 ,另一组为垂直于胫骨轴向的纵切切片。经光镜观察和图像分析 ,计算出每张松质骨切片表面的总面积、骨基质的面积、孔隙的面积及该松质骨切片的孔隙率。测试结果表明 :松质骨孔隙率在胫骨轴向沿靠近密质骨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垂直于胫骨轴向方向基本不变 ;松质骨可看作是横观各向同性材料 ;如果切片数足够多 ,采用二维光电检测方法 。
陈海斌李德源廖海洋刘京诚肖凯刘大维
关键词:松质骨孔隙率多孔介质骨移植微结构
反射及绕射冲击波的生物效应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采用生物激波管内放置挡板,探讨弱冲击波的反射及绕射作用对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射激波超压明显增强,约为入射激波超压的3 倍,并可引起动物肺和胃肠道损伤;绕射激波的一次激波超压明显降低,约为入射激波的1/3 ,二次激波与距挡板的距离有关,当距离为挡板高度的1/4 和2 倍时,超压低于入射激波,距离为挡板高度的1/2 和1 倍时,超压稍高于入射激波,提示该处激波有叠加现象,实验动物均未见明显内脏器官损伤。
李晓炎王正国杨志焕宁心陈海斌翁格文刘大维肖凯石林
关键词:生物效应冲击波
实验性肌肉拉伤的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探讨骨骼肌牵拉伤的生物学与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生物力学方法,建立肌肉拉伤的实验模型,70只兔的左胫前肌为实验肌,右胫前肌作为对照,分别在拉伤后0,1,2,3d和7d,进行组织学、酶组织化学与生物力学研究,生物力学指标包括最大肌力、断裂载荷、断裂时伸长、能量吸收与肌肉硬度。结果以相当于128%动物体重的载荷牵拉兔胫前肌,可建立肌肉拉伤的实验模型;部分肌纤维断裂和肌肉完全断裂均发生于靠近肌肉—肌腱连接处;最大肌力在拉伤后0d下降,1d时最低,7d时恢复正常;极限断裂载荷在拉伤后0d下降,2d时最低,7d时仍没有恢复正常。结论肌肉的被动强度比肌力恢复缓慢,提示拉伤肌肉易于再伤;损伤部位肌内膜纤维化和瘢痕组织形成,是肌肉拉伤后频繁复发的重要原因。
舒彬吴宗耀郝林林蒋晓江聂志容肖凯林永辉
关键词:生物学生物力学
车-人碰撞事故中行人胫骨撞击响应的二维数值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基于两相多孔弹性胫骨模型,建立一种车-人碰撞事故中行人胫骨撞击响应的二维数值分析方法。方法选用健康成年男性胫骨行CT分层扫描,结合数值插值方法获得胫骨的结构参数;在两相饱和多孔弹性理论的框架内,建立胫骨动力学控制方程组;采用自行开发的流-固耦合两相多孔介质有限元数值分析程序,数值模拟小汽车车头从侧向撞击行人下肢的动力学过程,并计算撞击载荷作用下0-200ms内行人胫骨的动力学响应。结果胫骨的弯曲变形主要集中在撞击载荷作用的区域;胫骨骨干上节点107处的侧向位移响应,约在75ms时刻出现峰值位移(-6mm),对撞击载荷有明显的时间滞后;胫骨骨干上单元E77中心处的轴向应力响应,约在30ms时刻出现峰值应力(140MPa),对撞击载荷也有明显的时间滞后。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对车-人碰撞事故中行人胫骨撞击响应的二维数值分析方法,能够近似地模拟胫骨撞击区的弯曲变形、侧向位移响应和轴向应力响应以及胫骨中骨髓流体组分对骨架固体组分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下一步研究将在现有初步结果的基础上提高胫骨动力学模型的生物仿真性。
陈海斌程雪梅李德源肖凯杨光瑜王正国
关键词:胫骨松质骨密质骨行人动力学响应多孔介质
我国2002~2003年的道路交通事故被引量:41
2004年
王正国尹志勇肖凯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国道机动车
人体脏器力学损伤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脏器力学损伤评估方法,用常温塑性材料制成脏器模型,将各个脏器模型装在人体模型的胸腔或腹腔内,再将这个人体模型用于做撞击试验,比较各脏器模型的变形情况,得出变形量,最终可评估碰撞对该脏器造的致伤能量,能...
尹志勇王富平陈忠敏杨光瑜赵辉肖凯王正国
汽车兵焦虑情绪现状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汽车兵焦虑现状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anxiety scale,SAS)、Spielberger编制的特质焦虑问卷(trait anxiety inventory,TAI)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ysenck’s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R short scale,EPQ-RSC)对441名汽车兵进行团体测评。结果汽车兵SAS得分(标准分)均值为(43.30±9.35),TAI得分均值为(43.12±7.95),二者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各驾龄组间比较,5~6年驾龄汽车兵SAS均值最高,与1~2年、2~3年、3~4年、10年以上驾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为驾龄小于1年汽车兵,与2~3年、3~4年驾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驾龄小于1年汽车兵的TAI均值最低,与1~2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SAS、TAI得分均与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正相关。结论汽车兵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高于正常人群,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水平均与神经质和精神质程度呈正相关,特质焦虑水平与神经质水平的相关性尤为显著。
沈世琴耿文秀肖凯张婵
关键词:军事人员汽车驾驶焦虑心理学试验
PTSD样情感行为异常大鼠脑组织ATP酶活性改变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精神与行为异常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 :利用频率 2 5Hz、波宽 1ms、串长 10s、串隔 7min、强度 10 0 μA的恒流、单脉冲电流 ,反复惊厥阈下电刺激海马 ,并定量检测了实验动物海马组织匀浆及线粒体Na+ 、 K+ 、 ATP酶、Ca2 + 、 ATP酶活性改变。结果 :电刺激停止后 48h内实验动物海马细胞线粒体Na+ 、 K+ 、 ATP酶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5 ;72h内Ca2 + 、 ATP酶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5。结论 :海马组织 ,特别是海马细胞线粒体钠钾泵与钙泵功能受损 ,在实验动物长时程PTSD样情感行为异常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肖凯王庆松
关键词:应激障碍NA^+-K^+-ATP酶CA^2+-ATP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