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平仁

作品数:57 被引量:37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7篇法律
  • 9篇诉讼
  • 9篇法社会学
  • 7篇法学
  • 6篇诉讼艺术
  • 6篇法治
  • 4篇艺术
  • 4篇民间立场
  • 4篇法律接受
  • 3篇新论
  • 3篇刑事
  • 3篇政策学
  • 3篇思维
  • 3篇思维方式
  • 3篇权利
  • 3篇权力
  • 3篇主权
  • 3篇关怀
  • 3篇法律政策
  • 3篇法律政策学

机构

  • 40篇湘潭大学
  • 19篇中南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作者

  • 57篇胡平仁
  • 3篇鞠成伟
  • 1篇李翔
  • 1篇杨夏女
  • 1篇肖伟志
  • 1篇过洋
  • 1篇周秀萍
  • 1篇赵蒹
  • 1篇陈思
  • 1篇陈思
  • 1篇刘冬泉
  • 1篇何源源
  • 1篇梁晨
  • 1篇梁晨

传媒

  • 9篇湘潭大学学报...
  • 4篇法制与社会发...
  • 3篇湖湘论坛
  • 3篇当代法学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湖南行政学院...
  • 2篇行政与法
  • 2篇湘潭大学社会...
  • 2篇求索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学术论坛
  • 2篇法治研究
  • 1篇消费经济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理论探讨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0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律义务新论——兼评张恒山教授《义务先定论》中的义务观被引量:25
2004年
本文在评析了一般意义上的义务概念和几种似是而非的法律义务观之后 ,提出 :法律义务是为保障权利和权力的有效运行或实现 ,而由法律设定或当事人约定并通过预设一定的法律责任来保障的、相关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必须作或不能作的某种行为。它有四大表现形态 :即权利对权利的义务 ,权利对权力的义务 ,权力对权利的义务和权力对权力的义务 ;其中每一形态又包含若干亚类。人们之所以履行义务 ,有多种原因 ,但归根结底是为了自我权利的实现。
胡平仁
关键词:法律义务社会分工社会合作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成就、问题及完善对策被引量:3
2019年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作为社会纠纷化解器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仍存在相关法律法规协调性差、诉讼与非诉讼方式衔接不畅、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人财保障措施不到位等问题。需要在总结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立法,畅通诉讼与非诉讼方式之间的渠道,增强民众对非诉讼方式的信赖,加大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并加强人财保障。以期促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稳步发展,实现全面深化司法改革的目标。
胡平仁彭园琛
关键词: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被引量:1
2007年
舆论,即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新闻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
胡平仁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法律问题大众传播媒介公务行为公职人员民主权利
和谐社会的法治导引被引量:2
2009年
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凸现出我国社会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主张的提出,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是我国社会转型的目标。我们应理性地对待各种社会冲突及成因,从法治角度思考现代和谐社会的内涵,并通过重视冲突立法、推进社会自治、重塑政府权威、加强官民沟通和完善救济渠道等方法和途径,来化解与避免各种社会冲突,通达现代和谐社会。我们应充分重视法治引导社会转型、型构新的社会关系模式的积极功能。
胡平仁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冲突和谐社会法治导引
从法哲学的范围与品格看部门法哲学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为了避免法学主体意识及内在特性的沦丧和法哲学精神品格的迷失,我们有必要重申回归纯粹的法理学和法哲学。与基于法认识论和法方法论、侧重于法的实证层面和应用领域的"法理"概括与探究的法理学不同,法哲学侧重于法的本体层面和价值领域的"哲理"概括与探究。就其精神品格与思维方式而言,法哲学既是一种前提性反思,即审视和追问对象赖以存在的前提,对法的本源、本质和普遍原理的追问;又是一种逻辑性反思,即对法学命题和理论的逻辑起点及逻辑展开的追问;还是一种价值性反思,即对法律规范和法学命题正当性的深层追问。部门法哲学研究与法哲学原理之间的对接不是生搬硬套或者简单移植,而是要在审视与批判有关部门法研究的基础上,注意与相应的部门法学话语体系的协调性与融贯性。
胡平仁
关键词:部门法哲学前提性反思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刍议被引量:19
2007年
传统法学本科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存在诸多缺陷,本文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化一的设想,即法学本科实践教学应该是以一定的指导思想为灵魂,以实践教学实验室为平台,以综合性教学计划统摄下各种切实的实践教学模式为路径的多层次宝塔形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实践教学体系化的思路、方法和实施上提出了具体方案。
胡平仁肖伟志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
再论法社会学的民间立场被引量:5
2010年
民间是个主体性概念。民间立场就是学者在法社会学研究中,倾向于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提出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是相对于传统法学所采取的自上而下的官方立场而言的。法社会学采取民间立场,意味着研究者应该关注、尊重并尽量满足民间的需求、意愿、情感和态度;意味着法社会学思维走向的转变和法律接受问题的凸显;意味着法是多元的,要重视和研究多元法之间的互动关系;还意味着纠纷解决和法律秩序的生成与重组应该成为法社会学的核心问题。
胡平仁
关键词:法社会学民间立场
法律人的思维方式被引量:12
2007年
思维方式是一个职业群体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内在特征和根本标志。法律人的思维方式乃是以理性思维为基础,以法律思维为核心,以法学思维为先导的思维习惯或思维定势。在这一思维习惯中,理性思维、法律思维和法学思维三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法律人的行为模式及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法理学则应肩负起建立和培养整体性法学思维方式的使命。
胡平仁
关键词:法律人思维方式理性思维法律思维
民间法研究的使命被引量:11
2012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法学界掀起了一股民间法研究热潮。但民间法研究的使命何在一直暗昧不明,这不能不制约民间法研究的深入和民间法的复兴。当代民间法研究应当肩负探寻民间法的话语系统,推动民间法的合法化,引导民间法与国家法之间的互动,以及重建社会信任系统四大使命,其中,尤应对民间权威给予充分关注,通过对其积极引导和有效规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研究使命的践履和法治社会的建设。
胡平仁陈思
关键词:民间法国家法话语系统社会信任
司法裁判可接受性的法社会学之维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法社会学的民间立场与法律接受理论,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实际上是接受主体、接受对象和裁判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接受对象来说,司法裁判活动既是形式逻辑的认识过程,也是含有价值评价因素的实践认识过程。就接受主体来讲,除了利益考量和理性权衡之外,司法裁判还必须考量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对法律制度的普遍期待。就裁判主体而言,要使司法裁判具有可接受性,需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秉持公平、公正的立场,以及对各方当事人的亲和性。法治乃全体国民之事,司法场域更是法律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交汇与交流的平台。只有围绕无数的司法个案,经历法律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之间长时期的相互进入与纠缠的过程,中国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才能真正地落地生根,司法裁判才能在个案与整体两个层面具有更大的可接受性,真正为社会公众所认同。
胡平仁刘冬泉
关键词:法社会学民间立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