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病理
  • 4篇临床病理
  • 3篇肿瘤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 3篇病理分析
  • 2篇乳腺
  • 2篇组织化学
  • 2篇腺癌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蛋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炎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胸部
  • 1篇胸部病变
  • 1篇胸腔
  • 1篇胸腔积液
  • 1篇血吸虫

机构

  • 7篇安徽省芜湖市...
  • 2篇皖南医学院第...
  • 1篇安徽省黄山市...

作者

  • 9篇胡应光
  • 3篇赵剑
  • 2篇董世蓉
  • 1篇汪露祥
  • 1篇田宁
  • 1篇汪建文
  • 1篇吴平平
  • 1篇戴敏
  • 1篇刘利群
  • 1篇谢闵

传媒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浙江肿瘤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子宫颈微偏腺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的形态学、组织化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6例子宫颈微偏腺癌组织学特征进行观察,并行黏液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SP法)。结果6例均有子宫颈腺体显著增生,腺体腔缘面呈花边状、锯齿状或乳头状突入到腺管腔内,并有成角状外翻,腺体呈浸润性生长。黏液组织化学:AB(pH1.0、2.5)/PAS染色证实,腺体腔内为混合性黏液,主要含唾液酸黏液,硫酸黏液减少,中性黏液较多。免疫表型:CEA(5/6)阳性,CA125(6/6)阴性。vimentin、SMA浸润性腺体周围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6/6)阳性。结论子宫颈微偏腺癌以其特殊的形态结构和细胞轻微的异型、AB/PAS阳性、CEA阳性及腺体周围反应性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为特征。
胡应光董世蓉汪露祥赵剑刘利群
关键词:宫颈肿瘤微偏腺癌腺瘤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颈轻微偏离性腺癌——粘液样变异型
2000年
胡应光
关键词:病理
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 对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免疫表型进行分析.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7年5月诊治的乳腺原发性淋巴瘤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分型.结果 8例乳腺原发性淋巴瘤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1例.免疫组织化学标记,LCA、CD20、CD79a肿瘤细胞膜阳性;CD45RO、CD3、CD23、CD10、CD5肿瘤细胞阴性.临床分期,5例为ⅠE期,3例为ⅡE期.采用CHOP方案化疗,随访2~110个月,其中1例随访108个月后,另一侧乳腺肿瘤复发.结论乳腺原发性淋巴瘤主要为B细胞淋巴瘤,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较多见,而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少见.对于临床ⅠE期和ⅡE期的早期患者,采用CHOP方案化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胡应光戴敏吴平平赵剑
关键词:淋巴瘤预后
CT引导下经皮肤对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肤对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70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肤对胸部病变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170例患者行经皮肤对胸部病变穿刺活检后,对所取标本全部行组织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诊断率为95.88%(163/170),其中恶性肿瘤占全部病例的78.82%(134/170);恶性肿瘤组织学检查诊断率为94.03%(126/134),细胞学检查诊断率为91.04%(122/134)。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肤对胸部病变穿刺活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对病变进行早期诊断,特别适用于周围型肺癌。
胡应光汪建文
关键词:胸部病变活检病理诊断
脑异位慢性血吸虫卵性肉芽肿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描述慢性脑型血吸虫病虫卵性肉芽肿的病理形态特征。方法手术下切除患者脑部病变活组织,采用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血吸虫卵肉芽肿的病理形态。结果组织切片中可见血吸虫性肉芽肿,虫卵已退变,虫卵外为增生的纤维组织,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形成假结核样结节。结论血吸虫卵肉芽肿是脑型血吸虫病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以退变虫卵为中心的假结核结节是脑型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学特征。
胡应光汪祖权
关键词:临床病理分析慢性病理形态特征石蜡包埋切片血吸虫性假结核
胃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AgNOR图像定量分析和PCNA表达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区嗜银蛋白 (AgNOR)定量分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在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中的意义。方法 :对 5 0例胃镜活组织检查标本的胃黏膜异型增生、早期胃癌的区AgNOR经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正常胃黏膜和中高度异型增生之间AgNOR/细胞核与PCNA增殖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 ;中~高度异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之间AgNOR/细胞核和PCNA增殖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 结论 :胃黏膜中高度异型增生。
胡应光田宁汪祖权董世蓉
关键词:胃黏膜异型增生早期胃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图像分析系统
乳腺癌HER-2基因显色原位杂交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比研究
2009年
目的:对乳腺癌HER-2/neu/c-erbB-2(HER-2)显色原位杂交(chromogenicin situhybridization,CISH)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表达两者之间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乳腺癌的组织蜡块44例,经HER-2 IHC蛋白表达;阴性9例,(+)9例,(艹)13例,()13例。从中选取经HER-2 IHC表达阳性的乳腺癌22例[包括HER-2 IHC表达(+)9例和HER-2 IHC表达()13例]作回顾性CISH基因检测。结果:HER-2 IHC表达(+)9例一组,经CISH基因检测9例均无基因扩增;HER-2 IHC表达()13例一组,CISH无基因扩增2例(15.38%),基因检测不理想1例(7.76%),基因扩增10例,两种检测方法符合率76.92%,两者有高度一致性(P=0.001)。HER-2 IHC表达()和CISH基因检测扩增与乳腺癌类型间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CISH基因检测与IHC表达()组,两者具有很高的一致性。IHC可作为乳腺癌HER-2筛选的首选方法,对于HER-2 IHC表达(+)的病例,CISH检测无基因扩增;HER-2 IHC表达()病例,经CISH基因检测,两者符合率高,CISH基因检测较IHC更准确,证实HER-2/neu扩增的患者可从采用抗HER-2单克隆抗体治疗中获益。
胡应光谢闵赵剑
关键词:乳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原位杂交
迥盲部类癌1例报告
1994年
患者女,48岁,7~8年前有交替性腹泻,近一年感身体逐渐消瘦、贫血,每天下午低热、脸潮红,右中腹部包块。体检:贫血貌,精神尚可,心肺(一),肝脾未及。右中腹部可触及8×10cm包块,较固定,触痛明显。B超提示右半结肠肿瘤。钡剂灌肠X光摄片:升结肠癌。化验室:RBC2.
胡应光
关键词:类癌瘤回盲部肿瘤病例报告肠肿瘤
胸闷、心悸、双侧胸腔积液
1999年
1病例摘要患者男,24岁。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感胸闷、心悸、咳嗽20余天,无痰。夜间有盗汗。自觉无发热及胸痛,亦无呕吐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纳差,乏力。曾去当地医院就诊,用青霉素治疗后症状稍有改善。于1989年7月22日入院。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检查...
胡应光张小文
关键词:心肌炎心力衰竭充血性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