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碧健 作品数:6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磁共振8通道神经血管阵列线圈的临床应用与扫描技术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介绍和探讨NVA-8通道神经血管阵列线圈(neurovascular array 8 channel,简称NVA-8线圈)的临床应用优势与扫描技术.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统(GE,Signa,CV/i)及其配置的NVA-8线圈,分别对100例疑有或确诊有头颈部某些疾病的病例进行颅脑、鼻咽、颈部、颈椎扫描,或上述部位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联合扫描,并与以往用4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单通道头部线圈扫描的100例患者影像资料作比较,探讨NVA-8线圈的临床应用优势与扫描技术.结果:100例均获得满意的MR影像,且与4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单通道头部线圈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结论:1.使用NVA-8线圈,提高了MR图像的质量,同时比使用4通道头颈联合线圈、单通道头部线圈缩短了1/3~1/2的检查时间;2.可以给患者一次摆位,同时进行头颈多个部位的扫描,获得完整的头颈部MR影像,避免了多次搬动线圈和患者多次上下扫描床的麻烦. 卓水清 陈晓玲 吕衍春 陈勇新 苗碧健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射频消融治疗肺部实体肿瘤的技术应用 2004年 通过对肺部实体瘤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结果的观察,评价其技术特点、安全性和疗效.本文通过对43例(病灶数52个)肺部实体瘤患者进行CT导向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显示射频消融治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副作用小,安全,为较好的治疗恶性肺部局限性实体肿瘤的方法. 王琰 苗碧健 梁少萍 彭惠云关键词:射频消融 CT导向 经舌侧骨板切除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29例报道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经舌侧骨板切除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47例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患者,半随机分为2组进行手术拔牙。其中29例为实验组,采取经舌侧骨板切除术式拔牙;18例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颊侧去骨术式拔牙。同期标准对照,比较2组手术的时间、伤口愈合及术后组织反应如疼痛、肿胀、开口受限等的差异,对有关数据进行F检验、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全部病例均获一期愈合,无后遗症。2组手术时间、疼痛及开口受限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切口小、去骨及拔牙相对容易,但清创及缝合占用的时间相对较多。在颊侧组织肿胀方面,第2天对照组中度以上肿胀比例达61%,远高于实验组的3%,χ2=19.7653,P<0.005,差异有显著性;第7天2组肿胀消退接近正常,且无差异。2组舌侧组织肿胀均不显著,且无差异。结论:以舌侧骨板切除术拔除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切口小,能轻松消除骨阻力及拔除牙,术后组织反应程度较轻,无不良后遗症。 许竞 苗碧健关键词:拔牙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胸部结节性病变诊断上的优势 被引量:5 2004年 背景和目的:胸部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是X线摄影,而一直以来胸片上肋骨和胸部组织前后重叠给观察者带来“视觉障碍”,影响病变的观察和分析。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采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对诊断位于肺和肋骨重叠处的胸部结节性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35例胸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中发现肺和肋骨重叠处有结节性病变的患者,利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进行胸部结节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双能量减影图像对病变的清晰显示率为94.3%,高于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图像的45.7%。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能将骨与软组织单独分开显示,减少遮挡。结论:采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可以提高肺结节性病变的可视性,能鉴别胸部小结节是肺内还是肋骨的病变,更好地为胸部结节性病变定性。 苏炎城 郭代珠 苗碧健 林玉胜 周湘涛 黄莉琪关键词:双能量减影技术 X线摄影 肿瘤医院PACS的技术和实现 2005年 21世纪是数字化的世纪,计算机及其应用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普及,医学影像学科的装备将逐步实现或转化为数字化.以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影像介入中心PACS为例,详细地论述了PACS的功能关系和技术基础,以及在构建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并针对提供解决方案和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苗碧健 陈睿 王琰关键词:医学影像 直接数字X线成像技术在120例胸患病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胸部数字化X线成像(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R)质量与普通X线摄影成像质量的差别,说明DR在胸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120例DR胸部影像中发现早期胸部病变的患者,同时进行普通X线摄影,分析2种摄影方法成像质量的差别和对胸部病灶的显示率情况。结果DR的图像质量明显比普通胸片好,对重叠部位的病灶显示率高于普通X线摄影的影像。结论DR提供了更高的影像质量,能更清楚显示和发现胸部病变,提高了胸部病变的诊断率。 苗碧健 陈睿关键词:胸部病变 成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