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剑平

作品数:22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污泥
  • 9篇分离器
  • 8篇活性污泥
  • 5篇污水
  • 4篇淤沙
  • 4篇水处理
  • 4篇污泥性质
  • 4篇污水处理
  • 3篇旋流分离
  • 3篇旋流器
  • 3篇水力旋流器
  • 3篇污泥减量
  • 2篇底流
  • 2篇旋流沉砂池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筛分
  • 2篇筛分系统
  • 2篇生化池
  • 2篇生化系统
  • 2篇水处理系统

机构

  • 22篇重庆大学
  • 2篇重庆建筑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重...
  • 1篇重庆市渝西水...

作者

  • 22篇范剑平
  • 21篇吉芳英
  • 10篇晏鹏
  • 8篇徐璇
  • 6篇许晓毅
  • 4篇宗述安
  • 3篇张千
  • 2篇姜宁
  • 2篇何强
  • 2篇周峰
  • 2篇王颖
  • 2篇陆磊
  • 2篇董志杰
  • 2篇甘虎
  • 2篇白婷婷
  • 2篇龚珊
  • 2篇帅文林
  • 1篇郭倩
  • 1篇何莉
  • 1篇柳菁翠

传媒

  • 8篇环境工程学报
  • 4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污染防治技术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4篇2017
  • 7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污泥淤砂分离器再分离底流污泥
2014年
研究了污泥淤砂分离器对分离原污泥所得的底流污泥进行再分离时,分离分流污泥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原污泥MLVSS/MLSS为0.372,1次分离后得到的底流污泥MLVSS/MLSS为0.222,2次分离后得到的底流污泥MLVSS/MLSS为0.126,表明通过底流污泥再分离,能够进一步降低底流污泥中生物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底流污泥中无机淤砂的含量。同时,原污泥CST为2.85(s·L)/g SS,1次分离后得到的底流污泥CST为0.98(s·L)/g SS,2次分离后得到的底流污泥CST为0.12(s·L)/g SS,表明底流污泥再分离进一步提高了底流污泥的脱水性能,最终得到的底流污泥脱水性能良好。
吉芳英颜达超范剑平晏鹏
关键词:水力旋流器活性污泥污泥性质
污泥淤砂分离器对分离分流污泥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为解决我国很多城镇污水厂活性污泥的MLVSS/MLSS普遍偏低,污泥中泥沙淤积严重的问题,根据水力旋流器的分离原理,开发了污泥淤砂分离器,实现污泥中生物基质和淤砂的分离分流,研究污泥淤砂分离器主要结构参数排口比(底流口直径/溢流管直径)对分离分流污泥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排口比为0.4时,污泥经过污泥淤砂分离器后,得到的底流污泥MLVSS/MLSS比原污泥减小了34%,溢流污泥MLVSS/MLSS增大了16.8%,污泥中的生物基质富集在溢流污泥中,淤砂富集在底流污泥中;底流污泥浓度MLSS比原污泥增加了2.6倍,底流污泥SVI和CST分别减小了68%和70%,底流污泥浓缩效果明显,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大幅提高,有利于底流污泥的处理处置;进一步减小排口比,底流污泥浓缩效果、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均进一步提高。
吉芳英范剑平晏鹏颜达超
关键词:水力旋流器活性污泥污泥性质
基于固体碳源反硝化的低碳源污水生物硝化技术被引量:10
2016年
在污水处理工艺末端嵌入固体碳源反硝化滤池,可以不改变污水处理厂的原有工艺并提高对总氮的去除效率,方便应对污水厂的提标压力和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问题。以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为对象,探究有利于低碳源污水生物硝化的运行模式和固体碳源反硝化滤池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对于COD为93~140 mg/L、TN为41~45 mg/L的低碳源污水,在SRT为20d、充水比为0.4、周期时间为3 h、氨氮负荷为0.112 kg/(m^3·d)、曝气量为3.8 m^3/(h·m^3)的情况下,SBBR的出水氨氮为1.5 mg/L,出水硝态氮为16 mg/L,出水硝态氮占出水总氮的70%,实现了高效稳定硝化。富含硝态氮的SBBR反应器出水通过固体碳源反硝化滤池后,出水总氮平均值为4.23 mg/L,COD平均值为25 mg/L,均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系统总的脱氮率大于90%,获得了优异的低碳源污水生物脱氮效果。
龚珊吉芳英张千白婷婷范剑平
关键词:低碳源污水生物硝化SBBR
工作压力对污泥淤砂分离器分离效能的影响
2013年
工作压力直接影响污泥淤砂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是污泥淤砂分离器最重要的控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分离器处理能力呈显著的线性增长(判定系数R2=0.9889),分流比呈显著的指数衰减(R2 =0.9931);分离效率、富集率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运用Boltzmann函数模型进行拟合,其R2分别为0.9757和0.9878.工作压力为0.150~0.200MPa时可以获得较高的分离效能,且当工作压力为0.175MPa时污泥淤砂分离器的分离效能最高.锥角20°、溢流口直径22 mm、底流口直径13 mm的污泥淤砂分离器在工作压力为0.175 MPa的情况下分离效率为48%,其分流比为0.17.如果将底流污泥作为外排污泥,则可以增加淤砂的排放,有助于缓解污水厂的淤砂问题.
吉芳英晏鹏范剑平宗述安
关键词:工作压力旋流分离影响因素
旁路污泥减量、淤沙分离及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针对目前脱氮除磷工艺中经常遇到的进水含沙量高、VSS/MLSS偏低、碳源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旁路污泥减量、淤沙分离及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由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主体污水处理系统和旁路系统两部分组成。①主体污水处理...
吉芳英何强晏鹏徐璇宗述安范剑平陆磊帅文林
文献传递
生化池不同粒径细微泥沙的悬浮特性及其分离技术
针对氧化沟等不设置初沉池或超越初沉池的污水处理系统,如何实现粒径<200μm细微泥沙的有效去除已成为污水处理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研究表明,沉砂池强化除砂技术能够有效去除粒径>100μm细微泥沙,而对于粒径<100μm...
范剑平
关键词:生化池活性污泥
淤砂分离器对污泥特细无机砂的分离效能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消除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特细无机砂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采用一种淤砂分离器对污泥中的无机砂进行分离去除。污泥淤砂分离器是利用高速旋流将污泥中的有机质和无机砂进行有效分离,分离得到的底流物质主要为无机砂。结果表明,污泥在进行单次淤砂分离后,底流污泥悬浮固体富集率FSS为3.9,底流污泥的有效除砂率为34.5%。将单次分离得到的底流污泥进行二次分离,底流污泥FSS值可达6.1,有效除砂率可达78.5%。但将溢流污泥进行二次分离时分离效率却会降低,说明整个淤砂分离系统适合采取底流污泥二次分离的运行模式。
吉芳英颜达超范剑平庞子山
固体碳源反硝化滤池脱氮效果及沿程生化特性被引量:11
2017年
在污水处理工艺末端嵌入固体碳源反硝化滤池,可以不改变污水处理厂的原有工艺提高总氮去除效率,方便应对污水厂的提标压力和低碳源污水的脱氮问题。针对生化池尾水硝酸盐特性,以聚己内酯(PCL)作为填充床构建了固体碳源反硝化生物滤池,研究了该反应器的脱氮性能以及生物滤池的沿程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TN为32.0~37.7 mg·L^(-1)、硝态氮为30.2~34.9 mg·L^(-1)的生化池尾水进入该固体碳源反硝化池后,在HRT为1.5 h的情况下,出水TN在1.1~3.5 mg·L^(-1)之间,硝态氮低于1 mg·L^(-1),平均去除率均大于94%。研究发现,固体碳源反硝化滤池对硝态氮的转化去除主要发生在40 cm填料以下;生物量的大小也随滤层高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且与滤层高度呈良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y=-0.471x+38.77,R^2=0.976)。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固体碳源反硝化滤池的沿程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发现滤层底部(进水端)尽管生物量多,但微生物多样性低,滤池的中部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香农威尔指数分别为1.95和2.40。DGGE图谱特征条带的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生物膜中微生物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优势,主要微生物包括能降解PCL的细菌Comamonas,以及常见的反硝化细菌Dechloromonas、Rubrivivax和发酵产乙酸的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bacter,从微生物群落关系结构角度支撑了固体碳源反硝化过程的顺利进行。
吉芳英白婷婷张千许晓毅赵艮龚珊范剑平
关键词:固体碳源反硝化微生物群落PCR-DGGE
CuO/TiO_2-H_2O_2自然光催化降解印染废水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09年
以水解法制备具有锐钛矿晶型结构的TiO2,并负载CuO。在自然光照射下,研究印染废水的光催化脱色效果及pH、H2O2用量以及CuO/TiO2用量等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射下,用CuO/TiO2降解500 mL印染废水的最佳条件是:pH值为11,CuO/TiO2用量为0.05 g,H2O2用量为5 mL,反应时间为3 h。
何莉尹志轩范剑平郭倩郭云许春晓刘琳燕吉芳英徐璇
关键词:印染废水自然光脱色
污泥淤砂分离器的分离效能及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13年
为了消除污水处理厂淤砂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开发了一种污泥淤砂分离器,并以重庆某污水厂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现场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器的排口比K(底流口直径与溢流口直径之比)是影响分离效果最重要的结构参数;提高分离器的工作压力P,可以提高淤砂分离效果和分离器的处理能力.用锥角为20°、溢流口直径Ф22mm、底流口直径Ф13mm的污泥淤砂分离器、在工作压力为0.15~0.20MPa的情况下对污泥进行了淤砂分离,分离产生的溢流污泥ρVSS/ρTSS(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与总悬浮固体浓度之比)为底流污泥的3倍、底流污泥ρISS/ρTSS(无机悬浮固体浓度与总悬浮固体浓度之比)为溢流污泥的1.5倍,污泥淤砂分离器实现了污泥淤砂的分离和富集.
吉芳英晏鹏宗述安范剑平
关键词:旋流分离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