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立权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细胞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5篇急性
  • 4篇骨髓
  • 3篇增生
  • 3篇免疫
  • 3篇免疫表型
  • 3篇表型
  • 2篇形态学
  • 2篇预后
  • 2篇早幼粒细胞
  • 2篇髓细胞
  • 2篇细胞形态
  • 2篇细胞形态学
  • 2篇细胞性
  • 2篇粒细胞
  • 2篇浆细胞
  • 2篇浆细胞白血病
  • 2篇骨髓增生

机构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血液学研...
  • 1篇江西省中医院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监利县人民医...

作者

  • 15篇范立权
  • 10篇熊树民
  • 8篇张敏
  • 4篇韩韬
  • 3篇郁燕萍
  • 2篇曹琪
  • 2篇沈志祥
  • 2篇黄婷
  • 1篇周少春
  • 1篇张敏
  • 1篇许洁
  • 1篇顾柏炜
  • 1篇黄薇
  • 1篇王振义
  • 1篇张景华
  • 1篇倪麟
  • 1篇翁香琴
  • 1篇苏欣莹
  • 1篇阎骅
  • 1篇王剑飚

传媒

  • 5篇上海医学检验...
  • 3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分型探讨──附24例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本文对 2 4例慢性粒 -单核细胞白血病 (CMML)的临床特征和血液学表现进行分析。根据骨髓粒单核细胞系和红细胞系比例、血细胞病态造血、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及脾脏肿大程度等特征 ,将 CMML 分为两种亚型 ,即具有骨髓增殖性疾病 (MPD)特征的 CMML 为真性 CMML,应归于 MPD或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的一个亚型 ;具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特征的 CMML 为 MDS- CMML,称单核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RAM)。同时将这两种亚型的诊断标准进行提议。
孟宪君吴际贞张景华江建华熊树民韩韬张敏范立权郁燕萍
关键词:白血病CMML
12例急性双系列白血病细胞形态学与免疫表型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双系列白血病(a BLL)细胞形态学与免疫表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例a BLL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组织化学染色,同时进行免疫表型(HLA-DR、CD34、MPO、CD13、CD33、CD11b、CD117、CD14、CD64、CD3、CD4、CD7、CD10、CD19、CD20、CD22、CD79a)检测。结果 12例a BLL患者FAB分型与免疫表型分型既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也有较好的互补性。12例a BLL患者中,细胞形态学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6例,其中4例为M2、2例为M1;2例诊断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AMLL);4例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免疫表型诊断为a BLL的12例中髓-B淋巴细胞混合(My-B)10例、髓-T淋巴细胞混合(My-T)2例。结论 a BLL是一种少见类型的白血病,免疫表型与细胞形态学有一定的互补性,能有效降低a BLL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范立权陈伟琴王剑飚盛燕吴婧
关键词:免疫表型细胞形态学
浆细胞白血病实验室诊断与鉴别的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浆细胞白血病(PCL)与多发性骨髓瘤(MM)、巨球蛋白血症(WM)的实验室诊断及鉴别方法。方法:12例PCL患者、21例MM患者和5例NM患者,检测其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后,比较结果。结果:①外周血检查显示,PCL浆细胞>20%,MM浆细胞少见,WM以淋巴样浆细胞为主。②骨髓检查显示,PCL以原始、幼稚浆细胞为主(比例为0.65~0.91):MM以骨髓瘤细胞为主(比例为0.21~0.43);WM以淋巴样浆细胞为主(比例为0.02~.28)。③免疫表型检查显示,PCL浆细胞表达B细胞抗原CD20和浆细胞抗原CD38、CD138;MM以表达浆细胞抗原CD38、CD138为主;WM以表达B细胞抗原CD20为主。④3种疾病患者均部分检测到染色体异常,但均无特异的染色体异常、结果表明,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检测在这3种疾病鉴别中起主要作用,其中免疫表型具重要意义,细胞遗传学对鉴别诊断无特异性。结论:采用传统细胞形态学检测的同时,PCL诊断需结合临床及免疫表型检测进行。
范立权熊树民
关键词:浆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
氧化砷诱导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体内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细胞凋亡已成为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1],氧化砷和硫化砷等砷化合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为促进凋亡治疗恶性肿瘤这一新的治疗途径提供了成功的范例[2]。我院自1994年12月起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了36例APL复发的患者,其中...
熊树民贾培敏阎骅韩韬韩韬张敏范立权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氧化砷细胞凋亡
急性双系列白血病诊断与预后观察
2008年
目的明确急性双系列白血病(aBLL)的诊断,判断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aBLL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明确其白血病细胞特征以及治疗疗效和生存情况。结果共计筛选了352例患者,符合aBLL诊断的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中位年龄38岁,发病时白细胞中位计数56.3×10^9/L。髓/B淋巴细胞混合(My-B)aBLL患者数多于髓/T淋巴细胞混合(My-T)aBLL患者(分别为8例和3例)。7例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仅1例有复杂核型改变,其余均为标准核型。诱导治疗缓解率为45.5%(5/11),反应率(CR+PR)为54.5%(6/11),1个疗程缓解2例,缓解持续时间3-14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生存时间1~2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诱导治疗期死亡1例。结论aBLL是一种少见的急性白血病亚型,诊断需要结合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测结果。该采用急性白血病常用化疗方案,疗效差,预后不良。
孙慧平范立权翁香琴沈志祥
关键词:白血病混合细胞细胞学免疫表型分型预后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细菌和真菌感染中的辅助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通过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细菌和(或)真菌感染患者中的变化,探讨这2项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84例患者的一般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同时采用上转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浆PCT,并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其血浆CRP水平。结果:细菌和(或)真菌培养结果为阳性者与阴性者相比,其血浆PCT和CRP水平均明显增高(P<0.001)。当PCT临界值为0.31 mg/L时,其诊断细菌和(或)真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1%和57.1%;当CRP临界值为11.1 mg/L时,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则分别为73.0%和46.4%。2个指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PCT水平可作为细菌和(或)真菌感染的筛检指标之一,其诊断性能与CRP类似。
张群范立权胡晓波许洁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细菌培养真菌培养
发热患者的骨髓象检查附307例分析被引量:4
1998年
本文对307例发热患者的骨髓象结合临床进行了分析。诊断为血液系统疾病者190例(61.9%),其中各种白血病152例,再障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38例。各种感染性疾病85例(27.7%),其中有特异性骨髓象改变者25例,分别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噬血细胞综合征和疟疾,另外60例为非特异性感染性骨髓象。骨髓无特殊变化者32例(10.4%)。结果提示骨髓检查是发热患者查找病因的重要方法之一,诊断未明的发热患者宜及时进行骨髓检查。
喻中城熊树民张敏范立权韩韬胡卉刘丽明
关键词:骨髓象发热病例分析
14例浆细胞白血病综合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浆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对14例浆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生存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患者多以乏力、发热、出血、骨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2)骨髓增生均活跃,以浆细胞恶性增殖为主。(3)血液化验贫血明显,血红蛋白、红细胞呈比例降低,白细胞升高,血小板降低,血沉增快者多见。(4)发病率比例为1.8:1。(5)骨质破坏比例较高。(6)VAD+反应停治疗,优于VAD、MA、MP方案。结论浆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的恶性浆细胞疾病,临床应引起重视,综合分析诊治。
高海兵范立权
关键词:浆细胞白血病生存期VAD
8例脾弥漫性红髓小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脾弥漫性红髓小B细胞淋巴瘤(SDRPL)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诊治的8例SDRPL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骨髓和脾脏病理、疗效与预后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8例患者中位年龄54(42~69)岁。确诊时均表现为明显的脾脏肿大,多有淋巴细胞升高,PET/CT显示脾脏代谢不高或轻度增高。临床分期均为Ⅳ期,累及脾脏、外周血和骨髓,未见外周淋巴结受累。肿瘤细胞胞质丰富,易见短毛刺状突起。脾脏病理可见形态均一的小淋巴细胞弥漫浸润脾窦及脾索,白髓萎缩。免疫表型缺乏特异性,多表达CD19、CD20、CD79α等B细胞抗原。中位随访35.5(4~60)个月,脾切除术联合或不联合免疫化疗可使7例患者获得长期生存,1例伴CCND3 P284A和MYC S146L突变的患者在脾切除术后1个月进展为B细胞幼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在随访16个月时死亡。结论SDRPL患者以中老年为主,临床呈惰性病程。患者大多可获得长期生存,但进展为B-PLL的患者预后较差。
张兴利罗菁张佼佼陈丽沈杨易红梅范立权糜坚青
关键词:脾脏肿瘤
188例骨髓增生性疾病的WHO分类
2001年
熊树民范立权郁燕萍张敏黄婷
关键词:骨髓增生性疾病WHO分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