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茹喜芳

作品数:53 被引量:570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Problem Solving for Better Health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早产
  • 19篇早产儿
  • 19篇产儿
  • 10篇新生儿
  • 6篇婴儿
  • 5篇导管
  • 5篇低出生体重
  • 5篇随访
  • 5篇综合征
  • 5篇极低出生体重
  • 5篇出生体重
  • 4篇低出生体重儿
  • 4篇脓毒
  • 4篇脓毒症
  • 4篇中心静脉
  • 4篇静脉
  • 3篇新生儿呼吸
  • 3篇新生儿呼吸窘...
  • 3篇新生儿呼吸窘...
  • 3篇新生儿重症

机构

  • 52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北京大学
  • 3篇西藏自治区人...
  • 2篇三明市第二医...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作者

  • 52篇茹喜芳
  • 36篇王颖
  • 34篇冯琪
  • 21篇张欣
  • 18篇李星
  • 15篇桑田
  • 11篇蒙景雯
  • 7篇宋秀婷
  • 7篇李珊
  • 4篇黄晓芳
  • 4篇钱晶京
  • 3篇肖慧捷
  • 3篇郭在晨
  • 3篇齐建光
  • 3篇赵蓉
  • 2篇刘雪芹
  • 2篇平措央吉
  • 2篇苏白鸽
  • 2篇刘晓燕
  • 2篇刘淑萍

传媒

  • 13篇中华新生儿科...
  • 6篇中国新生儿科...
  • 4篇中国小儿急救...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西藏医药
  • 1篇西藏科技
  • 1篇中国医刊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3RD SH...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5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强化营养对早产儿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茹喜芳冯琪王颖张欣李星钱晶京
引入结构化面试优化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估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通过比较结构化面试与传统面试在儿科学见习学生出科考核中的应用,为考核方式改革提供参考.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结构化面试方式的评价,发现其中的不足,实现考核方式的优化.方法 以北京大学医学部2010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儿科学见习结束后分别分2天依次进行结构化面试及传统面试,并对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对不同考官间评分、结构化面试及传统面试成绩及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结构化面试的3名考官之间及传统面试的2名考官之间的评分均具有极高的一致性.传统面试的成绩高于结构化面试的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构化面试成绩离散度大,成绩差异较大.结构化面试对于学生进行的优、中、差区分更加合理.学生对于结构化面试评价较好,但亦存在少许不足.结论 结构化面试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考核方式应用于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考评.目前的结构化面试还有一些不足,尚待进一步优化.
茹喜芳季涛云王玉燕李雪迎齐建光闫辉
关键词:结构化面试医学生岗位胜任力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及随访情况分析被引量:40
2017年
目的研究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病及随访情况,为BPD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BPD患儿资料。将患儿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对2组患儿住院及随访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共纳入早产儿1 325例,其中BPD患儿47例,BPD发病率为3.5%。其中轻度组26例,中重度组21例。中重度组患儿出生体质量显著低于轻度组[(1 059.1±195.6) g比(1 285.8±238.5)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5,P〈0.01);中重度组患儿住院时间、用氧时间、机械通气和无创呼吸支持相关参数及时间、地塞米松治疗比例均高于轻度组[住院时间:(81.9±38.1) d比(49.9±13.2) d;用氧时间:74.0(57.0,97.3) d比35.0(29.5,39.5) d;机械通气时间:300.0(99.0,646.8) h比143.5(24.3,223.5) h;机械通气最高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0.48(0.36,0.69)比0.40(0.25,0.49);机械通气最高平均呼吸道压12.4(10.0,15.0) cmH2O比9.9(8.1,12.8) cmH2O(1 cmH2O=0.098 kPa);无创呼吸支持时间:754.5(252.0,925.8) h比357.5(242.5,607.3) h;无创呼吸支持最高FiO2:0.30(0.25,0.35)比0.25(0.21,0.30);地塞米松治疗:18例(85.7%)比9例(3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时轻度组2例、中重度组9例未离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2,P〈0.05)。校正年龄1岁内轻度组发生下呼吸道感染9例(13次),中重度组为6例(10次),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1岁,中重度组体质量、身高、头围百分位数情况均低于轻度组[体质量:2.0(1.0,4.0)比4.5(3.0,6.3);身长:3.0(1.0,4.5)比5.0(3.0,6.3);头围:3.0(2.0,4.0)比5.0(4.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esell评估
茹喜芳王颖谢生勇冯琪张欣李星桑田宋秀婷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高危因素随访
基于循证的母乳喂养质量改进项目在住院早产儿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22年
目的分析基于循证的母乳喂养质量改进项目在住院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12月选取399例住院早产儿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12月选取402例住院早产儿设为观察组,通过优化母乳喂养制度、开展全员培训考核、加强线上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提供全面母乳喂养咨询、规范家长参与式护理、严格落实质量控制等进行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出院体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发生率。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可提升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院体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循证为基础制定科学、规范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明显提升住院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减少早产儿的并发症,实践有效可行,有临床推广价值。
张倩男杜雪燕茹喜芳张兴云李海静蒙景雯
关键词:早产儿母乳喂养循证
NICOM监测儿童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桑田王颖冯琪张欣李星茹喜芳
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合并胸腔积液四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 探讨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临床特点及诊疗过程,从而加强医护人员的认识.方法 选择2006年5月至2016年6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PICC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PICC置入后合并胸腔积液患儿4例,均为早产儿,于放置PICC后第2~4天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未见发热、反应差等全身感染征象.床旁胸部X线片及超声检查均提示右侧胸腔积液;胸腔穿刺可抽出乳糜样液体,颜色为乳白色或淡黄色;拔除PICC导管同时胸腔穿刺放液后呼吸困难好转.结论 PICC置管后出现不明原因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需考虑合并胸腔积液,明确诊断后应尽早拔除PICC导管.
蒙景雯刘晓会张欣王瑾钱晶京王颖茹喜芳冯琪
关键词:胸腔积液
脓毒症性脑病——诊断面临的困惑被引量:2
2016年
【摘要】脓毒症性脑病(septic encephalopathy,SE)指缺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由全身炎症反应引起的弥散性脑功能障碍。SE是严重脓毒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SE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意识及精神状态改变。辅助检查方面脑电图表现较敏感且与预后相关,体感诱发电位可明确是否存在皮质或皮质下通路的损害,头颅MRI检查对于病变性质及范围的判断更加准确。SE是排除性诊断,在脓毒症诊断明确的基础上,需鉴别并除外其他脑炎、脑病等。SE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识别,及早干预。
王颖茹喜芳
关键词: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被引量:6
2018年
神经系统并发症是脓毒症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外周神经系统并发症。脓毒症相关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包括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脓毒症转移性脑炎(septic—metastatic encephalitis,SME)和脓毒症栓塞性脑炎(septic-embolic encephalitis,SEE),其中SAE是脓毒症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脓毒症相关外周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包括危重病性多神经病(critical illness polyneuropathy,CIP)和(或)危重病性肌病(critical illness myopathy,CIM),可导致脓毒症患者肌无力,呼吸机撤机困难。脓毒症神经系统并发症与患者病死率和预后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茹喜芳王颖
关键词:脓毒症神经系统并发症
采用生物电抗技术监测儿童连续血液净化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采用生物电抗无创心输出量监测(non-invasive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NICOM)技术研究儿童连续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自2014年3月始前瞻性收集同意参与研究的行CBP的病例。CBP开始前连接Cheetah Medical无创心排量检测仪。测定基础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治疗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自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共纳入21例患儿(最小1.0岁,最大15.5岁),收集69例次CBP的血流动力学数据。治疗前基础心指数(cardiac index,CI)为3.4(2.4,6.1)L/(min·m^2),每搏输出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为43(26,75)ml/(m^2·beat)。治疗初始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CI及SVI均呈下降趋势,而心率上升。开始治疗6~10min的平均CI及SVI均低于基础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治疗过程中,CI及SVI(均每4小时取值1次)分别为3.0(2.4,4.6)L/(min·m^2)和28(21,57)ml/(m^2·beat)。治疗结束时CI为3.4(2.5,5.3)L/(min·m^2),与基础CI无统计学差异(P=0.073),而治疗结束时SVI为35(25,67)ml/(m^2·beat),高于过程SVI,但仍低于基础S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及SVI在CBP初始持续下降,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回血结束后CI可恢复至治疗前水平,SVI仍未恢复。
桑田王颖茹喜芳刘晓宇肖慧捷
关键词:连续血液净化儿童
HINT1基因变异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轴索型神经病伴神经性肌强直藏族家系及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分析HINT1基因变异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轴索型神经病伴神经性肌强直(ARAN-NM)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分析2023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确诊为ARAN-NM的2例藏族兄妹的临床资料。检索各个数据库收录的相关中国病例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先证者及其兄分别为13岁和19岁,均于11岁出现步态异常,其后出现足内翻及跛行、拇指力弱,先证者合并神经性肌强直。查体先证者及其兄均四肢肌力下降,拇指和下肢远端为著,先证者下肢远端肌肉萎缩,先证者兄双手肌肉萎缩,二人双足均马蹄内翻畸形。先证者肌电图(EMG)检查示周围神经病损(运动和感觉纤维轴索受累,远端受累为重)和肌强直电位。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到二人HINT1基因纯合致病性变异[c.169A>G(p.K57E)],确诊ARAN-NM。先证者口服卡马西平后神经性肌强直症状缓解,麻木、无力症状明显改善。先证者和其兄行骨科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后足部畸形及步态明显改善。检索到符合条件的中文文献2篇(2例),英文文献4篇(8例)。加上本例先证者及其兄共12例,10例有临床资料,起病年龄为2~16岁(1例未知),诊断年龄为13~33岁,9例有肌无力,肌无力以远端为著,8例伴神经性肌强直,9例出现肌肉萎缩,7例合并足畸形,2例合并感觉障碍,9例检测肌酸激酶的患者均有升高,EMG均提示神经源性损伤,6例可见神经性肌强直放电,3例接受卡马西平治疗,部分症状缓解。12例均有遗传学资料,均为错义突变/无义突变,高频变异为c.112T>C(p.C38R)。结论ARAN-NM是由HINT1基因变异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罕见神经肌肉病,临床表现无民族差异,主要为肢体远端无力伴神经性肌强直,卡马西平可缓解部分症状,骨科矫形治疗可改善足部畸形和步态。
茹喜芳赵蓉范燕彬王爽叶一林徐贝宇李淳德黄真熊晖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遗传性周围神经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