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丹衡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出血
  • 3篇蛋白
  • 3篇清道夫
  • 3篇清道夫受体
  • 3篇卒中
  • 2篇动脉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脂蛋白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病学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网膜
  • 2篇下腔出血
  • 2篇膜下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梗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省马王堆...
  • 1篇南华大学
  • 1篇湖南省益阳市...

作者

  • 8篇莫丹衡
  • 6篇许宏伟
  • 3篇杨晓苏
  • 3篇杨期东
  • 3篇肖波
  • 2篇杨秀娟
  • 2篇邓景贵
  • 2篇何双英
  • 2篇杨期明
  • 1篇喻利
  • 1篇杨剑文
  • 1篇黄蕾
  • 1篇徐玉艳
  • 1篇严新翔
  • 1篇张乐
  • 1篇刘晓英
  • 1篇杨剑文
  • 1篇张钦林
  • 1篇刘佳

传媒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大鼠脑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及七叶皂苷钠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脑出血后的作用及七叶皂苷钠的影响.方法 85只大鼠随机分为脑出血模型组(20)、治疗组A(20)、治疗组B(20)、假手术组(20)和正常对照组(5),采用胶原酶复制大鼠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动态测定不同时间点(6 h、24 h、48 h和96 h)鼠脑内血肿周围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并同时检测七叶皂苷钠干预后两者在相应时间点的动态变化.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脑出血模型组出血后6 h表达明显增加,分别为12.67±1.50和9.27±1.28, 24~96 h显著增加且均处于高峰(P<0.01);在出血后6~96 h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79(P<0.01).在七叶皂苷钠治疗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量明显受到抑制 (特别是治疗B组抑制效果更明显),量效关系呈负相关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107和0.083.结论 1.脑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提高可能有协同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作用.2.七叶皂苷钠可能通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途径发挥抗脑水肿作用.
许宏伟何双英张乐杨期东刘晓英莫丹衡杨秀娟
关键词:神经病学脑出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七叶皂苷钠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血清LP-PLA2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2,LP-PLA2)水平的影响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8月住院治疗的ACI患者43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22例和常规治疗组21例。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淤、改善脑循环及脑细胞代谢以及降低颅内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次/d,共2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LP-PLA2为(38.45±5.21)ng/ml、常规治疗组为(37.96±5.54)ng/ml、对照组为(16.33±2.25)ng/ml,阿托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489、16.269,均P<0.05)。常规治疗组第3、7、14天LP-PLA2分别为(37.36±4.54)、(36.38±3.52)、(18.37±3.73)ng/ml,阿托伐他汀组分别为(26.38±3.71)、(17.65±3.17)、(5.39±2.21)n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02、18.352、13.960,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第7、14天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别为(4.9±1.5)、(4.9±1.2)分,阿托伐他汀组分别为(3.1±1.5)、(2.9±0.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489、7.194,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并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
张钦林杨期明杨剑文徐玉艳莫丹衡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脑梗死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动脉硬化神经系统功能
以脑卒中样表现的神经梅毒1例报告
2007年
患者,男,38岁,列车员。于2005年10月12日晨5点左右起床上厕所时,被家人发现其右侧肢体不灵活,行动迟缓,且不能找到房门出口,伴吐词不清,不能与家人正常交谈。门诊以“肢体乏力查因:脑血管意外?”收住院。既往长期酗酒。2005年9月21日因“记忆力下降,言语重复1年”在我院门诊行MRI示脑萎缩,诊断为“脑萎缩,酒精中毒性脑病”,给予对症治疗有好转。无输血献血史,否认冶游史。
莫丹衡许宏伟严新翔杨晓苏肖波何双英杨秀娟
关键词:卒中样表现神经梅毒酒精中毒性脑病记忆力下降肢体乏力长期酗酒
脑卒中患者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基因G4A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2008年
目的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基因G4A多态性与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技术检测149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41例脑出血患者和120例健康对照者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基因G4A多态的分布,并测定三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G4A GA+AA基因型亚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GG基因型亚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同组GG基因型亚组(P<0.05)。对照组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G4A GA+AA基因型亚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GG基因型亚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同组GG基因型亚组(P<0.05)。男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和男性脑出血组GA+AA基因型亚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GG基因型亚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同组GG基因型亚组。女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和女性脑出血组不同基因型亚组体质指数和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基因G4A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与男性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脂蛋白代谢有关。
莫丹衡许宏伟邓景贵刘佳肖波杨晓苏杨期东
关键词:神经病学脑卒中血脂
SR-BI基因G4A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联性研究
本文对SR-BI基因G4A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B族I型清道夫受体基因G4A多态性与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脑卒中的关系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SR-BI基因G4A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湖南地区汉族人群脑...
莫丹衡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清道夫受体
文献传递
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动脉瘤1例及文献分析
2013年
颅内动脉瘤破裂常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0天病死率约25%或更高,约10%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死亡,幸存者中约有50%遗留有不可逆的脑损害[1]。动脉瘤破裂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呕吐、神经功能缺失等,但有一部分颅内动脉瘤发病形式特殊,以相对隐匿的表现形式发生。
莫丹衡杨期明杨剑文黄蕾许宏伟
关键词:脑梗死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DSA
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采用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70例SAH患者作为治疗组应用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逆时间选取2001年12月以前采用传统保守治疗的65例SAH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病人头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χ2=50.835),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χ2=3.923),但采用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并不能有效防止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亦不增加发生再出血的几率。【结论】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适合临床普及应用。
肖姝婷喻利许宏伟莫丹衡
关键词:脑脊髓液分流术
SR-BI基因G4A多态性与脑出血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莫丹衡许宏伟邓景贵肖波杨晓苏杨期东
关键词:SR-BI多态性高密度脂蛋白受体脑出血动脉粥样硬化清道夫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