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向红

作品数:1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省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眼眶
  • 4篇X线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手术
  • 3篇内障
  • 3篇白内障
  • 3篇CT表现
  • 2篇眼眶骨
  • 2篇眼异物
  • 2篇术前
  • 2篇术前诊断
  • 2篇双眼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体腔
  • 2篇体腔内
  • 2篇腔内
  • 2篇外伤
  • 2篇眶骨

机构

  • 15篇山西省眼科医...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学科学...
  • 1篇山西白求恩医...

作者

  • 17篇葛向红
  • 9篇张永涛
  • 9篇亓卿燕
  • 2篇冯雪亮
  • 2篇石红霞
  • 2篇张石珍
  • 2篇江琳
  • 2篇钱军
  • 2篇张素华
  • 1篇吴山
  • 1篇孟宪娴
  • 1篇荆霄云
  • 1篇李海燕
  • 1篇李静
  • 1篇张丽军
  • 1篇韩媛媛
  • 1篇贾亚丁
  • 1篇罗燕
  • 1篇谢媛
  • 1篇杨鹏霞

传媒

  • 4篇中国药物与临...
  • 3篇中华眼外伤职...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眼科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大角膜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正>目的:为一位双眼先天性大角膜并发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手术并植入人工晶体,总结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术中采用虹膜拉钩开大瞳孔确保术野的安全,手术中采用相对较低的真空压(sovery white star 200mm...
钱军江琳张素华张石珍石红霞葛向红
文献传递
眼眶爆裂骨折的CT表现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眼眶陈旧性与非陈旧性爆裂骨折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445例眼眶爆裂骨折的CT图像,分析骨折的部位、程度、形态及其特点。结果:单纯内侧壁骨折873例,单纯下壁骨折328例,内侧壁及下壁同时骨折244例。眼眶非陈旧性爆裂骨折CT表现为骨质明显中断,骨折线清晰,邻近副鼻窦腔积液、积血,近期复查窦腔内积液明显吸收,有皮下及眶内气肿,无眼球内陷;陈旧性爆裂骨折CT表现为骨质变形,骨折线光滑连续,复查窦腔内无明显变化,无皮下及眶内气肿,眼球不同程度内陷。结论:CT扫描能够准确显示眼眶爆裂骨折的直接及间接征象,明确骨折部位、程度,客观评价非陈旧性或陈旧性骨折,对于临床诊断、治疗、法医鉴定具有重要价值,但不能明确判断眼眶部位的具体受伤时间。
张永涛葛向红亓卿燕
关键词:眼眶骨折X线计算机
数字化X线摄影在眼异物定位诊断中测量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眼异物的X线定位诊断方法已有百年历史,一般采用定位测量器进行测量,如目前国内常用的施殿雄定位图和巴尔金。康伯格定位图。随着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radiography,DR)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x线图像的计算机处理成为可能,然而,在经过放大或者裁切处理后的DR照片上使用传统的异物定位测量器测量会产生比较大的误差。本文回顾性分析52例DR眼异物定位诊断的测量方法,旨在探讨可行的测量方法。
葛向红张永涛
关键词:眼异物放射摄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先天性大角膜并发白内障手术治疗一例被引量:1
2007年
先天性大角膜是一种少见的双侧性眼前部较正常增大的发育异常性疾病。我们于2005年1月至12月成功地为一例先天性大角膜患者实施了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效果满意并获得一些经验。
钱军江琳张素华张石珍石红霞葛向红
关键词: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双眼白内障异常性
先天性无虹膜一家系被引量:1
2015年
先证者女,26岁。自幼畏光、流泪、双眼视物不清,加重一年,于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既往史:一年前生育后,右眼视力障碍明显加重,不伴有眼部其它不适症状。个人史:父母非近亲结婚,第一胎足月顺产。家族史:母亲、妹妹、其儿子均患本病。查体:智力正常,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眼0.02,左眼手动/眼前。矫正视力不提高。双眼球水平震颤,角膜直径:右眼8mm,左眼9mm,结膜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浅,虹膜组织缺如,晶状体向上方异位,可见下方赤道部和悬韧带,晶状体呈灰白色全混浊,从下方可见玻璃体轻度混浊,视盘边界清,色淡,C/D:0.8,视网膜未见异常。左眼全角膜云翳,可见新生血管,角膜中央局限性混浊并有一条状组织与晶状体前级相连,前房深浅不一,虹膜大部分缺损,仅上方1点方位残留少量三角形虹膜组织,晶状体呈灰白色全混浊,无异位,眼底窥不入。眼压:右眼50mmHg,左眼19mmHg。B超提示:双眼玻璃体腔内可见回声光点,球后壁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心电图、X线胸片均正常。诊断:(1)双眼先天性无虹膜;(2)双眼先天性白内障;(3)右眼晶状体异位;(4)右眼继发性青光眼;(5)双眼眼球震颤;(6)左眼角膜云翳。人院后药物降眼压至正常后行右眼晶状体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为防止术后畏光,保留了后囊膜),术后右眼视力:o.06,矫正视力:0.1。眼压:右眼16mmHg,左眼20mmHg。
张丽军谢媛胡晓蓉荆霄云张永涛葛向红
关键词:双眼先天性无虹膜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右眼视力玻璃体腔内家系
眼眶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的CT特征分析
2019年
通过对眼眶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以期对本病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对临床早期制定治疗方案或者手术方案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至2018年10月经我院收治的17例经病理诊断为眼眶黏膜相关性淋巴瘤17例中2例为双侧,15例为单侧,其中右侧9例,左侧6例。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40~67岁,平均(56.7±2.5)岁,病史为2个月至10年,平均(4.5±1.8)年。
亓卿燕吴山葛向红
关键词:手术方案术前诊断影像学特征眼眶CT特征黏膜
眼眶内占位性病变183例CT表现被引量:1
2013年
眼眶占位性病变是眼科临床常见疾病.其病种多且复杂,临床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本文通过分析18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占位性病变的cT征象,旨在评价CT在眼眶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张永涛葛向红亓卿燕
关键词:CT表现眼眶占位性病变临床常见疾病影像学检查CT征象病理证实
鼻内窥镜下切开引流术治疗儿童眼眶蜂窝织炎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切开引流术治疗儿童眼眶蜂窝织炎的必要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儿童眼眶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及鼻内窥镜下切开引流术的治疗效果。5例CT均显示有副鼻窦的炎症,其中3例伴有副鼻窦脓肿,5例均给予行鼻内窥镜下脓肿切开引流术和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5例术后1d好转,5d内眼睑水肿消失,球结膜水肿消失,眼球运动良好,眶压恢复正常,无眶区压痛,CT检查副鼻窦内高密度影消失。结论急性副鼻窦炎症是引起儿童眼眶蜂窝织炎的最常见的原因,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行鼻内镜下副鼻窦的处理是非常必要的,缩短了病程,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全身使用抗生素的用量,减少了颅内蔓延或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的发生。
罗燕韩媛媛张永涛葛向红
关键词:鼻内窥镜脓肿切开引流术眶蜂窝织炎
BMSCs与曲安奈德治疗兔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背景 葡萄膜炎多由自身免疫反应所致,以往多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存在药物依赖和眼压升高的风险及其他不良反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抗炎、抑制新生血管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且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功能,但其在葡萄膜炎治疗方面的研究较少. 目的 比较BMSCs和曲安奈德(TA)对兔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5只新西兰大白兔股骨和胫骨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并进行传代,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105、CD34和CD45的表达以鉴定细胞,取第3~4代细胞用于实验.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BMSCs干预组和TA干预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其余3个组用质量分数2%牛血清蛋白(BSA)静脉注射和玻璃体腔内注射法建立EAU模型.造模成功后24 h,模型对照组经右眼玻璃体腔内注射0.1 ml PBS; BMSCs干预组以同样方法注射0.1 ml BMSCs悬液,细胞密度为2×106个/ml;TA干预组注射0.1 ml(4 mg)TA.于眼部注射后15d每隔3天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实验兔的眼前节表现,并参照Caspi的标准进行炎症评分;利用眼底彩色照相法及眼部B型超声检查法观察各组兔眼后节表现;于眼部注射后30 d处死实验兔,制备眼组织标本,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参照Caspi的标准进行视网膜病理学评分;于眼部注射后每隔3天取各组兔的房水0.1ml及外周血3 ml,采用ELISA法检测兔血清及房水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质量浓度.结果 培养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呈梭形,CD105+细胞占96.8%,CD34^+和CD45^+细胞分别占2.1%和3.5%.正常对照组眼前节、眼后节检查及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异常.与模型对照组比较,BMSCs干预组和TA干预组兔眼低炎症评分的眼数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5,P=0.01;χ^2=7.37
徐如霞李静葛向红石红霞孟宪娴李海燕杨鹏霞贾亚丁
关键词: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
眼眶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诊断
2014年
目的探讨眼眶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表现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术后复查情况。结果 CT表现:3例呈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呈地图样,边缘骨质硬化,内可见碎骨片,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肿块范围大于骨质破坏范围;2例呈虫蚀样骨质破坏;3例表现为穿凿样骨质破坏,边界锐利,无明显硬化边,其内被软组织密度影充填,并突破骨质,侵犯硬脑膜及颅骨内、外板向眶内外生长。磁共振成像多表现为等或长T1长T2信号影,T2压脂序列病灶呈低信号,其间可夹杂高信号。术后随访2年,3例病变基本愈合,与正常骨质无明显区别,5例钛网固定良好,8例均未见复发。结论眼眶骨嗜酸性肉芽肿易与其他恶性病变相混淆,正确诊断有赖于临床、影像学、病理相结合,综合细致的全面分析有利于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张永涛亓卿燕葛向红李海燕
关键词:嗜酸细胞肉芽肿眼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