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鑫
- 作品数:10 被引量:341H指数:9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农田氮素流失对环境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被引量:38
- 2003年
- 从地表水、地下水、大气以及农产品这 4个方面 ,概述了农田氮素流失对环境的污染现状 :全面阐述了控制农田氮素流失的防治对策 ,指出实施生态农业政策、优化氮肥管理、选育氮高效品种以及控制 /缓释肥料的应用 。
- 葛鑫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 关键词:农田氮素流失缓释肥料控释肥料氮肥管理氮素利用率
- 氮肥用量对中筋专用小麦扬麦11号淀粉性状及籽粒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以优质中筋专用小麦扬麦1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对面条小麦淀粉性状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地增加氮肥用量可以显著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干、湿面筋含量,但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直/支值、峰值粘度、稀懈值及籽粒容重等特性逐渐下降。同时,各品质指标间均存在相关性,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用量168.75~225kg/hm2的处理是面条小麦较为理想的氮肥运筹。
- 张强戴其根张洪程许轲霍中洋葛鑫周兰胜
- 关键词:氮肥施用量淀粉性状籽粒品质
- 氮肥用量对中筋专用小麦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4年
- 以优质中筋专用小麦扬麦 11号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氮肥用量对面条小麦淀粉性状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当地增加氮肥用量可以显著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干、湿面筋含量 ,但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直 /支值、峰值粘度、稀懈值及籽粒容重等特性逐渐下降。同时 ,各品质指标间均存在相关性 ,在本试验条件下 ,氮肥用量 168.75~ 2 2 5kg/hm2
- 张强戴其根张洪程许轲霍中洋黄严帅葛鑫
- 关键词:氮肥运筹面条小麦淀粉性状糊化特性籽粒品质
- 农田氮素流失对环境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被引量:14
- 2003年
- 从地表水、地下水、大气以及农产品等方面 ,概述了农田氮素流失对环境的污染现状 ,阐述了控制农田氮素流失的防治对策 ,指出实施生态农业政策、优化氮肥管理、选育氮高效品种以及控释
- 葛鑫戴其根霍中洋孟立明许轲
- 关键词:农田氮素流失污染现状
- 氮肥运筹对面条小麦品种陕农229淀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3
- 2004年
- 以适宜做面条的优质中筋小麦陕农 2 2 9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和基施追施之比对面条小麦籽粒淀粉性状和面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当增加施氮量和拔节期追施氮比例可降低籽粒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淀粉直 支值 ,提高面粉的峰值粘度、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稀懈值。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直 支值与主要粘度参数间均存在负相关 ,淀粉直 支值与主要粘度参数间负相关性较高。本试验中 ,陕农 2 2 9以施氮量为 2 6 2 .5kg hm2 、基追比 6∶4~ 5∶5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及直 支值较低而峰值粘度和稀懈值较高 ,且产量较高 ,是面条小麦较理想的氮肥运筹方式。
- 许轲戴其根葛鑫陆纪元霍中洋张强龚振恺刘强赵新华
- 关键词:氮肥淀粉品质淀粉性状糊化特性
- 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济南17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6
- 2003年
- 以优质强筋小麦济南17为材料,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基追比和追氮时期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产量与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当地增加施氮量和拔节期追氮比例可显著地提高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与产量同步增加;施氮量和拔节期追氮比例超过一定值时再增加施氮量和拔节期追氮比例,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继续增加,而产量则显著下降;延迟追氮时期可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但对产量形成不利。以施氮量为262.5~328.1kg/hm^2且基追比为4:6或5:5,拔节和始花两次追肥的施氮方式,强筋小麦济南17能较好地实现优质与高产的统一。
- 葛鑫戴其根张洪程许轲霍中洋张强龚振恺
- 关键词:施肥方式强筋小麦氮肥
- 温度对水稻两优培九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2年
- 分析研究两系杂交水稻两优培九在气候迥异的不同年型间生育期与产量的温光效应规律。结果表明 :其生育期长短主要受积温 (>0℃ )所控制 ,在中国扬州地区其全生育期为 1 60d左右 ,约需积温为 3 880℃ ;产量因播期、年份不同而呈极显著差异 ,且存在互作效应 ;两优培九在扬州地区安排在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种植 ,有利于高产、稳产。
- 霍中洋顾承华戴其根张洪程杨海生陶小军葛鑫
- 关键词:两优培九品种水稻生育期积温
- 施氮方式对中筋小麦陕农229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4年
- 以优质中筋小麦陕农229为材料,于江苏淮北麦区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和基追比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施氮量或增加拔节期追氮比例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并改善籽粒品质。中筋小麦陕农229采用施氮量262.5kg·hm-2、基追比6∶4、5∶5和4∶63种施氮方式,产量可达7200kg·hm-2以上,各项品质指标符合优质中筋小麦要求,能较好地实现优质与高产的协调统一。施氮量262.5kg·hm-2、基追比5∶5的施氮方式,产量高、品质较好且安全生产性好,是中筋小麦实现优质高产的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 许轲张洪程葛鑫戴其根刘强于松溪徐宗进
- 关键词:施氮方式中筋小麦
- 氮肥运筹对强筋小麦济南17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3年
- 根据小麦精确施肥试验结果确定总施氮量 ,以强筋小麦济南 17为材料 ,研究氮肥不同基追比和不同追氮时期对其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肥比例高的处理 ,群体大 ,花后绿叶面积下降较快 ,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相对较低 ;拔节期追氮比例高、追氮期延迟的处理 ,群体相对较小 ,但花后绿叶面积下降较慢 ,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较高。提高茎蘖成穗率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 ,并保持花后适宜的绿叶面积下降速率是实现小平等高产的关键。采用追肥在拔节期一次施用、基追比为 5∶5或 4∶6的氮肥运筹方式 ,强筋小麦济南 17可实现 72 0 0kg/hm2 以上产量水平。
- 刘强葛鑫于松溪冒布厂戴其根许轲
- 关键词:强筋小麦施肥氮肥
- 施氮方式对不同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36
- 2004年
- 以两类不同专用小麦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基追比和追氮时期对其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强筋小麦济南 17在生育中后期吸氮强度、氮素的转运效率和转运氮的贡献率 ,以及相同处理的蛋白质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氮素吸收效率均高于中筋小麦陕农 2 2 9。在本试验中 ,济南 17以施氮量为 2 6 2 5~ 32 8 1kg hm2 、追肥分拔节和始花两次施用 (2 5 %∶2 5 % )的氮肥运筹方式可以获得较高的蛋白质产量、成熟期总氮积累量和氮肥利用率 ;而陕农 2 2 9以施氮量为 196 9~ 2 6 2 5kg hm2 、拔节期追氮比例为 4 0 %~ 6 0
- 霍中洋葛鑫张洪程戴其根许轲龚振恺
- 关键词:氮肥专用小麦氮素吸收肥料利用率施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