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建红

作品数:12 被引量:174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城市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生态
  • 2篇生态足迹
  • 2篇时空演变特征
  • 2篇土地利用转型
  • 2篇驱动力
  • 2篇绿地
  • 2篇包容性
  • 2篇包容性发展
  • 2篇城镇化
  • 2篇城镇化质量
  • 1篇多尺度
  • 1篇障碍度
  • 1篇治理逻辑
  • 1篇生态脆弱
  • 1篇生态脆弱区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效应

机构

  • 12篇西北师范大学
  • 3篇兰州财经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12篇董建红
  • 11篇张志斌
  • 1篇田英
  • 1篇赵军

传媒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遥感信息
  • 1篇资源环境与发...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生”空间视角下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及驱动力——以甘肃省为例被引量:63
2021年
中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被广泛关注。以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和统计资料为数据源,借助ArcGIS和SIMCA-P软件平台,基于“三生”空间视角,通过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测度了1980—2018年甘肃省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揭示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三生”空间结构演化和地域分异显著。生产、生活空间集中分布于河西走廊、陇中和陇东黄土高原并呈扩张态势;生态空间主要分布于陇南山地、甘南高原、祁连山地和河西走廊以北地带且整体呈缩减趋势;生产、生活空间的增长源于对生态空间的侵占。(2)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恶化趋势并存,整体上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演化过程;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征,空间格局演化具有明显的集聚性。(3)生态建设、科技进步等对生态环境改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人口增加、社会消费水平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生态环境压力;对外贸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双面性。
董建红张志斌笪晓军张文斌冯雪丽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生态环境效应
甘肃省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及耦合协调度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模型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揭示甘肃省土地利用效益时空演变特征,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耦合协调程度,通过地理探测器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8年甘肃省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整体呈上升趋势,“北高南低”空间格局明显,形成以兰州市和嘉峪关市为主的“双核心”结构.从子系统来看,经济效益呈“先升后降”趋势,空间上呈“中间高四周低”格局;社会效益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上呈“中间高、西北部次之、东南部较低”格局;生态效益整体呈持续上升趋势,空间上呈“中间低、西北和东南高”格局.从耦合协调关系来看,甘肃省各市州均处于失调状态,主要以中度失调为主,耦合协调性有待提升.从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性的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污染治理、基础服务设施水平是影响其提升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污染治理与其他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最强.
郑岚张志斌马亚兄董建红
关键词: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
2007—2016年嘉峪关市城市绿地生态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对城市绿地进行科学评价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城市绿地建设,为城市绿地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以2007—2016年嘉峪关市城市绿地为研究对象,从数量、结构、功能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影响城市绿地生态水平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10 a来嘉峪关市城市绿地生态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级别由较低等级提高到高等级,但目前城市绿地生态水平属于低层次、不稳定的高等级阶段,城市绿地建设工作压力还很大。(2)从准则层看,嘉峪关市城市绿地生态水平的主要威胁变化较为明显,数量指标和结构指标是主要障碍因子;从指标层看,各年份主要障碍因子不尽相同,最大障碍因子历经了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树种丰富度到净化空气能力的演变。
马亚兄张志斌笪晓军董建红郑岚
关键词:城市绿地绿地生态
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及驱动机制--以宁夏为例被引量:15
2021年
自然资本的分类测度和分区管理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议题。文章基于改进后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2008—2017年宁夏及其各地级市自然资本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揭示了自然资本利用演变的驱动机制,旨在为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本的可持续利用、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结果显示:①10年来宁夏人均生态足迹以年均5.01%的速率从3.146 hm^(2)增至4.564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相对稳定,人均生态赤字由2.462 hm^(2)扩大至3.839 hm^(2),自然资本的供需矛盾愈加尖锐;市域尺度上,除固原市外其他各市生态赤字明显,总体上呈由南向北递增趋势。②足迹深度和足迹广度表明流量资本已无法满足需求,对存量资本的消耗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常态;市域尺度上,足迹深度呈“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而足迹广度的空间分布与其相反,二者存在显著的地域互补性。③从地类组分构成来看,林地、草地和水域是全区存量资本消耗的主要方式,耕地尚处于流量资本占用状态,建筑用地已过渡为存量资本;市域尺度上,自然资本利用的可持续性呈“南强北弱”格局,各地类间自然资本利用差异显著。④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揭示能源消耗、社会消费、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条件是影响宁夏自然资本利用的显著因素,而人口规模、对外贸易、生态建设、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演化对自然资本利用的影响程度较轻;市域尺度上自然资本利用的驱动力差异显著。最后,基于自然资本利用空间分异特征,从供需视角提出了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和优化路径。
董建红张志斌张怀林高发文张文斌公维民
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与供需匹配研究——以兰州市为例被引量:4
2021年
以兰州主城区为例,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在对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公园绿地供需匹配性进行评价,并探究其成因。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总体分布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不同类型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公园呈现“均匀式”布局态势,专类公园呈现“双核心”空间格局,社区公园呈现“西密东疏”的集聚特征。2)主城区公园绿地供需匹配程度总体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空间分布特征;从西北—东南向剖面来看,总体呈现出“M”型分布态势;不同类型公园绿地供需比值均大致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共性特征,但由于各类公园绿地分布数量、面积和服务半径的差异,不同类型公园绿地与人口供需匹配程度也存在差异。3)人口分布、交通路网、公园绿地自身及周边环境是影响城市公园绿地供需匹配度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马晓梅张志斌董建红高峰李瑞红
关键词:公园绿地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甘肃省自然资本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力被引量:11
2019年
核算自然资本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议题。利用改进后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对甘肃省1999—2016年自然资本利用动态演变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均生态足迹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相对稳定,人均生态赤字与人均生态足迹变化趋势一致;足迹深度和人均足迹广度表明资本流量无法满足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对资本存量的消耗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常态;从地类组分构成来看,化石能源用地、耕地和水域是资本存量消耗的主要方式,林地是资本流量占用的主要方式,草地和建筑用地的自然资本利用经历了从资本流量过渡为资本存量的过程;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是导致甘肃省自然资本利用增加的主要因素,而生态建设、科技进步、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和环境治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然资本利用压力。
董建红张志斌张文斌
关键词:驱动力
迈向城乡共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演变解读被引量:41
2021年
城乡关系历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系及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为探究城乡关系及其治理逻辑,论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的研究热点,结合时代背景解读城乡关系的演变历程,进而揭示城乡关系的脉络特征与治理变革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的演变经历了4个阶段,形成了"城乡关系向好发展—城乡关系再度失衡—城乡关系调整完善—城乡关系一体化发展"的演变脉络;折射出"打破城乡分割""偏向城市领域""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治理逻辑;十九大以来,城乡关系向着城乡融合的方向发展,迈向城乡共治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治理趋势。最后,文章从废除城乡二元体制、建立新的配套体制机制,打破学科界限、融合跨学科知识和实践交叉应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有机结合等方面对城乡融合发展与城乡共治进行了研究展望。
张文斌张志斌董建红张怀林公维民
关键词:城乡关系治理逻辑CITESPACE
基于包容性发展视角分析甘肃省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2年
基于包容性发展视角,从机会均等性、内容协调性、成果共享性3个层面选取29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相对熵和地理探测器,分析2005-2017年甘肃省14个市州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甘肃省城镇化的质量在时间上整体由“较低”及“低”水平向“中等”和“较高”水平演变,呈快速增长趋势,各系统层表现出“成果共享性>机会均等性>内容协调性”的态势;在空间上城镇化质量“较高”及以上水平类型的范围不断扩大,呈“带状”结构,“较低”及以下水平类型明显收缩,空间结构变动显著;不同系统层要素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点.社会保障水平、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与城镇化水平是导致其时空演变的主要原因;各因子交互作用以非线性增强为主,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与其他因子交互作用对城镇化质量的解释力最高.
马亚兄张志斌郑岚董建红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城镇化质量
包容性理念下中国城镇化质量与资源利用协调发展的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明晰包容性发展理念下城镇化质量与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关系及其限制因素,可为相关部门制定城镇化健康发展路径提供参考。利用基尼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6年中国省域城镇化质量与资源利用的协调性进行分析,并采用障碍度模型探索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质量与资源利用水平协调性波动上升,呈现"自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趋势,各地区协调性水平偏低,非同步性特征明显;中国城镇化质量与资源利用水平协调类型以城镇化质量滞后型为主;协调性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热点区向东南方向偏移,冷点区在西北地区收缩;单项指标障碍度的省际差异较大。主要障碍因子包括人均财政科技支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万人拥有医生数、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建设用地面积比重等。
马亚兄张志斌董建红郑岚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城镇化质量资源利用障碍度
四川省人口经济压力空间格局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根据影响区域人口和经济的主要因素,确定了反映区域人口经济压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人口经济压力指数,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研究区人口经济压力的空间格局特征,并运用GIS方法直观表达。结果表明:四川省人口经济压力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特征表现为经济较发达、海拔低、自然资源条件较好、人口增长较慢、人口素质高的地区,其人口经济压力小;海拔较高,自然条件差的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区,人口经济压力相对较大。
田英赵军董建红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