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玉柱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与细胞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英文
  • 3篇水稻
  • 3篇小麦
  • 3篇基因
  • 3篇基因组
  • 3篇甲基化
  • 3篇DNA甲基化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形成
  • 2篇基因组进化
  • 2篇DNA导入
  • 1篇端粒
  • 1篇端粒序列
  • 1篇多倍体
  • 1篇遗传学
  • 1篇异源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 1篇普通小麦

机构

  • 8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董玉柱
  • 6篇刘宝
  • 5篇刘振兰
  • 4篇何孟元
  • 3篇郝水
  • 1篇卜秀玲
  • 1篇黄百渠
  • 1篇胡波
  • 1篇焦明大

传媒

  • 3篇Acta B...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多倍体小麦中迅速的基因组进化(英文)
异源多倍体小麦的物种形成过程伴随着迅速的遗传及后生遗传变异。这些变异包括:(i)组成多倍体小麦的三个基因组中的两个均发生了低拷贝和非编码序列的非随机性消除;(ii)以编码和非编码序列为探针的基因组Southem杂交中RF...
刘宝刘振兰董玉柱何孟元黄百渠郝水Moshe Feldman
关键词:基因组进化物种形成
文献传递
菰DNA诱导的水稻核糖体RNA基因及着丝粒、端粒序列的胞嘧啶甲基化变异
利用同位酶消化和分子杂交对含有源自菰DNA的4个水稻渐渗杂交系的核糖体RNA基因进行了研究.利用同位酶消化和分子杂交对含有源自菰DNA的3个水稻渐渗杂交系的着丝粒和端粒序列进行了研究.该文对甲基化变异的可能机制及它们对表...
董玉柱
关键词:水稻
文献传递
异源DNA导入水稻诱发活跃反转子Tosl7发生可遗传DNA甲基化变异被引量:1
2004年
用水稻(Oryza sativa L.)内源反转座子Tosl7为探针,经Southern杂交在5种含有野生稻(Zizania latifolia Griseb.)(菰)DNA片段的水稻渐渗杂交系中检测到了可遗传DNA甲基化变异。在分析的4种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中,每种酶切都发生了亲本杂交片段的消失和新片段的出现。发生甲基化变异的位点包括对称和不对称的胞嘧啶碱基,也包括腺嘌呤碱基。序列分析表明,与水稻亲本比较,所研究的5种渐渗杂交系在Tosl7的2个重要区域(5′—LTR和RT)均未发生序列变异。但甲基化敏感—序列特异性PCR分析证实,每种渐渗杂交系在这2个区域内均发生了广泛的DNA甲基化变异。而且,在2种渐渗杂交系中发现5′—LTR和RT区域的甲基化变异存在协同性。甲基化变异可稳定遗传给后代。因为已有的研究表明,在这5种渐渗杂交系中异源DNA导人均导致了Tosl7的激活和转座,因此可以推测DNA甲基化在调控Tosl7活性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但反转座子激活和甲基化变异之间的确切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董玉柱刘振兰董英山韩方普何孟元郝水刘宝
关键词:水稻DNA甲基化表观遗传学
普通小麦 7B染色体两类低拷贝专化DNA序列的特性(英文)被引量:3
2002年
研究表明 ,多倍体小麦基因组中存在一类低拷贝、染色体专化的DNA序列 ,其在多倍体形成时常表现出不稳定性。这类序列被认为在异源多倍体的建立和稳定中起着关键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 ,对通过染色体显微切割从普通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中分离的 5个 7B染色体专化DNA序列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以这些序列为探针对大量的多倍体小麦和它们的二倍体祖先物种进行了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表明 ,这些序列可被分为两种类型 :其中的 4个序列与所有的多倍体物种均杂交 ,但是在二倍体水平上 ,它们却只与和多倍体小麦B基因组紧密相关的物种杂交 ,这说明这些序列是在二倍体物种分化以后产生的 ,然后垂直传递给多倍体 ;其中的 1个序列与所有的二倍体及多倍体物种均杂交 ,暗示在多倍体形成后这些序列从A和D基因组中消除了。用这一序列分别与一个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和四倍体小麦进行Southern杂交的结果表明 ,序列消除是一个迅速的事件而且很可能与这些序列的甲基化状态有关。认为这些低拷贝的染色体专化序列对于多倍体形成后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进一步分化起着重要作用。
刘振兰董玉柱刘宝
关键词:普通小麦DNA甲基化基因组进化
小麦新品种“小冰麦36”
卜秀玲何孟元刘宝董玉柱焦明大郝水
该项目中小冰麦36是通过染色体工程和常规育种相结合选育出的高产、抗逆性强的小麦新品种。其籽粒饱满,千粒重高(38-46g),容重840克/升左右;抗叶锈,杆锈,白粉,赤霉等多种真菌性病害,根腐病较轻。耐湿性好,在多雨条件...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
多倍体小麦物种形成可诱发稳定遗传的胞嘧啶甲基化变异被引量:6
2000年
多倍体小麦及其二倍体祖先物种的基因组DNA经一对同位酶(Hpa Ⅱ/MspⅠ)消化后,与21个不同类型的低拷贝DNA序列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发现,多倍体小麦实现物种形成后产生了广泛的胞嘧啶甲基化变异。用同样的21种DNA序列为探针与1个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及其亲本的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甲基化变异已存在于该人工小麦的较早期自交世代(S_5,S_6和S_7)。而且,在3个自交世代每代随机选取的3个单株之间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RFLP)谱带均表现为高度一致;这暗示甲基化变异可能发生得更早,或者,甲基化变异具有非随机性。变化后的RFLP谱带在3个自交世代间表现为稳定遗传。甲基化变异虽在整个基因组范围内发生,但可能具有序列特异性。对这种迅速发生的甲基化变异与异源多倍体基因组进化的两个重要属性即遗传二倍化和基因分化之间的可能关系进行了讨论。
刘宝胡波董玉柱刘振兰何孟元
菰物种专化DNA序列的克隆及其在检测菰DNA导入水稻中的应用(英文)被引量:8
2000年
根据两个植物抗病基因N和RPS2中核酸结合位点 (NBS)和富亮氨酸重复区 (LRR)中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 ,用PCR从具有水稻 (OryzasativaL .)改良所需要的许多优良性状的水稻近缘野生种菰 (Zizanialatifolia(Griseb .)Turcz.exStapf)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同源片段。PCR产物经克隆后 ,分别以菰和水稻的基因组DNA为探针 ,通过点杂交对所得克隆进行了分析。点杂交结果表明 ,在所分析的 6 0个克隆中有 2个克隆是菰专化的序列 ,即它们与水稻无杂交信号。基因组DNA的Southern杂交进一步证实了这 2个克隆的专化性。为了验证一些可能的“水稻_菰”渐渗杂交系是否确实含有源自供体菰的DNA ,以这 2个克隆为探针 ,与经EcoRⅠ酶切的 5个可能的渐渗杂交系进行了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 ,这 2个克隆均能检测出其中的一个系含有其同源序列。这一结果为曾经报道的经一种非常规有性杂交方法将菰DNA导入水稻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刘振兰董玉柱刘宝
关键词:水稻
小麦人工和天然多倍体基因组变异的研究
通过物种间远源杂交结合基因组加倍的异源多倍体途径是高等植物物种形成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人们对异源多倍体形成的早期阶段,来自不同物种的基因组共存于一个'核—质'中所必需的协调和变化尚不清楚.最近的研究表明,异源多倍体形成...
董玉柱
关键词:基因组变异DNA甲基化DNA指纹图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