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疑

作品数:22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动脉
  • 10篇主动脉
  • 10篇主动脉夹层
  • 10篇夹层
  • 9篇急性A型主动...
  • 7篇植入
  • 7篇灌注
  • 6篇再灌注
  • 6篇植入治疗
  • 6篇缺血
  • 6篇缺血再灌注
  • 6篇肌肽
  • 5篇心肌
  • 5篇再灌注损伤
  • 5篇体外循环
  • 5篇缺血再灌注损...
  • 5篇外循环
  • 5篇灌注损伤
  • 4篇心脏
  • 3篇心力衰竭

机构

  • 22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董疑
  • 19篇陈良万
  • 12篇张贵灿
  • 8篇戴小福
  • 8篇杨国锋
  • 8篇曹华
  • 6篇杨立平
  • 6篇杨昭伟
  • 6篇卢琳
  • 5篇陈道中
  • 4篇方冠华
  • 4篇杜剑之
  • 4篇李虔桢
  • 2篇戴小幅
  • 2篇吴锡阶
  • 2篇张蕙
  • 1篇丘智煌
  • 1篇严亮亮
  • 1篇刘燕
  • 1篇刘小莺

传媒

  • 2篇医疗装备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分支支架血管重建全主动脉弓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体外循环策略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总结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重建全主动脉弓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体外循环方法。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11月,对30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替换加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及选择性脑灌注的体外循环方法。结果 30例患者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51.8±16.69)min、心肌缺血时间(84.1±6.97)min、平均选择性脑灌注时间(40.85±3.13)min,平均下半身停止灌注时间(31.17±5.34)min,平均全身停循环时间(2.6±1.09)min。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6小时内全部清醒,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平均机械辅助通气时间(17.93±2.35)h,平均重症监护病房观察时间(62.10±9.24)h。目前定期门诊随访中,无死亡和需要再次手术病例。结论 应用三分支支架血管重建全主动脉弓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及选择性脑灌注的体外循环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杨国锋陈良万陈道中曹华张贵灿董疑
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人工血管体外循环
升主动脉替换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植入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目的报道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替换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植入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20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替换和三分支支架血管植入术。...
陈良万卢琳戴小福杨昭伟张贵灿曹华杨国锋董疑
文献传递
婴幼儿患者长时间体外循环风险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婴幼儿患者长时间体外循环(CPB)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协和临床学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CPB时间>120 min 3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7例,女121例;年龄(1.5±1.2)岁。CPB中采用浅-中低温技术、深低温停循环、深低温低流量灌注技术。分析术后死亡率等临床结果。结果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12 h~30 d(32.9±41.4)h、对严重低氧血症患者加用3~10 cm H2O呼气末正压。住ICU时间48~1 600(72.9±50.2)h。病死率9.1%(28/308),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8例,败血症6例,其它原因4例。CPB时间120~240 min的患者头面部水肿不明显,CPB时间>240 min的患者轻-中度水肿。术后胸腔引流量55~320(62.3±109.6)ml。血红蛋白尿发生率11.4%(35/308)。尿少行腹膜透析发生率7.5%(23/308)。结论婴幼儿患者长时间CPB并发症及病死率高,精细CPB管理、超滤及注意保护重要器官是确切有效的方法。
杨立平陈良万张贵灿董疑江晶陈道中杜剑之
关键词:婴幼儿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
升主动脉替换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植入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2011年
目的报道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替换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植入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20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替换和三分支支架血管植入术。当体外循环鼻咽温度降至20℃时,停止下半身灌注,经无名动脉近端升主动脉横断切口,将三分支支架血管植入主动脉弓和近端胸降主动脉真腔内,并将其分支支架血管依次植入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将主干支架血管的近端与无名动脉近端的升主动脉切口重建后与替换近端升主动脉的人造血管端端吻合。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顺利地植入三分支支架血管,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63.2±19.21)min、心肌阻断时间(89.4±10.02)min、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和下半身缺血时间为(32.7±6.63)min。术后出现短暂性神智障碍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2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电子束CT检查结果示:主干支架血管及分支支架血管通畅、无扭曲;支架血管植入部位夹层假腔闭合;16例患者远端胸降主动脉夹层假腔闭合。结论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植入是简化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弓重建、提高手术安全性的一种有效新方法。主要适应证为弓内内膜无破口而需主动脉弓重建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支架血管大小、分支支架血管间的距离的选择和放置过程中避免内膜损伤时术中三分支支架血管成功放置的关键。
陈良万卢琳戴小福杨昭伟张贵灿曹华杨国锋董疑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升主动脉血管植入术无名动脉植入治疗
注射用心肌肽预处理对大鼠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注射用心肌肽预处理对幼鼠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其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结扎SD幼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及注射用心肌肽预处理组(CMP组)。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Tn-T)和心肌组织匀浆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OS2(iNOS)、NOS3(eNOS)含量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光学显微镜观察心肌梗死范围,透射电镜检测心肌组织结构改变;TUNEL法观察心肌凋亡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心肌组织iNOS、eNOS、Caspase-3mRNA表达。结果:CMP组大鼠LDH、CK-MB、Tn-T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MDA、SOD、TNOS、iNOS含量以及Caspase-3、iNOS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增高,但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CMP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坏死(AN)/缺血危险面积(AAR)下降52%(P<0.01),心肌梗死范围缩小。模型对照组大鼠心肌片状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严重变性坏死,心肌细胞凋亡显著;而CMP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较轻,血管结构正常,心肌凋亡细胞水平介于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之间。结论:注射用心肌肽预处理对大鼠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NO生成,抑制心肌细胞Caspase-3mRNA和蛋白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杨立平陈良万张贵灿张志强陈道中董疑杜剑之戴小福
关键词:未成熟心肌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
升主动脉替换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植入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替换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植入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60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了升主动脉人造血管替换和三分支支架血管植入术...
陈良万卢琳戴小福杨昭伟张贵灿曹华杨国锋董疑
文献传递
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与床旁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比较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与床旁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就诊的60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后AK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早期行床旁IHD治疗)与试验组(30例,早期行CRR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及心率(HR)均低于治疗前,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Scr、BUN水平及HR均低于对照组,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后AKI患者早期行CRRT治疗,可改善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减轻肾损伤。
董疑方冠华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间歇性血液透析
升主动脉替换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置入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置入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初步经验。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20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接受了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和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术。体外循环鼻咽温度降至20%时,停止下半身灌注,经无名动脉近端升主动脉横断切口,将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主动脉弓和近端胸降主动脉真腔内,并将其分支支架血管依次置入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将主干支架血管的近端与无名动脉近端的升主动脉切口重建后与替换近端升主动脉的人工血管端端吻合。结果所有病人术中均顺利地置入三分支支架血管,平均体外循环(163.2±19.2)min,主动脉阻断(89.4±10.0)min,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和下半身缺血(32.7±6.6)min。术后出现短暂性神智障碍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20例均治愈出院。术后3个月电子束CT检查结果示,主干支架血管及分支支架血管通畅、无扭曲;支架血管置入部位夹层假腔闭合;16例远端胸降主动脉夹层假腔闭合。结论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置入是简化急性主动脉夹层者主动脉弓重建、提高手术安全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适应证为弓内内膜无破口而需主动脉弓重建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支架血管大小、分支支架血管间的距离选择和放置过程中避免内膜损伤是术中三分支支架血管成功放置的关键。
陈良万卢琳戴小幅杨昭伟张贵灿曹华杨国锋董疑
关键词:动脉瘤夹层人工血管主动脉
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体外循环管理
2009年
杨立平陈良万杜剑之陈道中杨国锋刘燕董疑
关键词:危重病心肺复苏术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假体植入体外循环
高龄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高龄(年龄>70岁)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86例高龄CPB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发生PTSD的45例患者纳入发生组,将未发生PTSD的41例患者纳入未发生组;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是否吸烟),既往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是否使用精神药物,术前是否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术后是否出现感染、心房颤动,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高龄CPB心脏手术患者发生PTSD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性别,是否吸烟,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术后是否出现感染及是否使用精神药物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术前是否出现焦虑、抑郁及术后是否出现心房颤动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偏大,术前焦虑、抑郁及术后心房颤动均可能是影响高龄CPB心脏手术患者发生PTSD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影响高龄CPB心脏手术患者发生PTSD的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高危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董疑杜剑之
关键词:体外循环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