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莉

作品数:37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白血
  • 14篇白血病
  • 10篇细胞
  • 10篇慢性
  • 9篇骨髓
  • 8篇粒细胞
  • 7篇血管
  • 7篇粒细胞白血病
  • 6篇慢性粒细胞
  • 6篇慢性粒细胞白...
  • 6篇狼疮
  • 6篇急性
  • 6篇红斑
  • 6篇红斑狼疮
  • 5篇贫血
  • 5篇系统性红斑
  • 5篇系统性红斑狼...
  • 5篇免疫性
  • 5篇干扰素
  • 4篇溶血性

机构

  • 31篇荆州市中心医...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37篇董莉
  • 27篇虞咏知
  • 24篇黄知平
  • 16篇张利铭
  • 8篇万琦
  • 7篇薛维
  • 6篇张万胜
  • 6篇杨国元
  • 5篇彭长华
  • 5篇唐元艳
  • 4篇陈盼
  • 4篇李荣达
  • 3篇梁艳
  • 3篇熊涛
  • 3篇邓明凤
  • 3篇薛维
  • 2篇张柳
  • 2篇李琳芸
  • 2篇王昌富
  • 1篇王艳娇

传媒

  • 9篇临床血液学杂...
  • 3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中国医学文摘...
  • 2篇第10届全国...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第一次全国血...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结合文献报道,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1例完全缓解(CR),2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1例部分缓解(PR),1例轻微治疗反应(MR),总反应率为80%;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周围神经病、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带状疱疹、侵袭性肺曲霉病,经过对症治疗后均能改善。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安全、可靠、有较好治疗前景的方法。
唐元艳万琦张利铭虞咏知董莉陈盼梁艳熊涛黄知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前后骨髓血管生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虞咏知张万胜张利铭黄知平董莉薛维张柳王昌富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肿瘤血管生成骨髓组织干扰素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不同方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IgG抗体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比较不同的方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抗CCP抗体)的诊断有效性和临床适用性.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法(Roche公司提供)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和上海富莼科芯生物技术公司提供)试剂盒同时检测58例RA患者和31例非RA患者血清中的抗CCP的IgG抗体.分析比较结果的相关性,对其进行临床诊断试验评价;并观察各方法的检验结果回报时间.结果 ①各方法组检测的RA组抗CCP抗体浓度显著高于非RA组(P均〈0.01);②各方法组检测结果之间有相关性(r均〉0.9,P〈0.01);③各方法组ROC曲线下面积均>0.9(P〉0.05);ECLIA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4%和100%,两种ELISA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1%,96.8%和89.7%,100%(P均〉0.05);④ECLIA的回报时间(turn around time,TAT)(45 min)明显短于ELISA(160 min).结论 抗CCP对R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ECLIA和ELISA检测抗CCP抗体对RA的诊断有效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用ECLIA使检测会更快更及时,能更好地满足患者需要.
王艳娇李琳芸董莉彭长华王昌富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抗CCP抗体电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管新生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K562细胞上清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迁移、体外小管形成的作用。 方法:运用HTT法、Transwell室及体外小管形成实验观察K562细胞上清液对HUVEC增殖、迁移及体外分化的影...
张利铭虞咏知董莉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管新生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增殖
文献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并精索静脉曲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症性脊柱关节炎,临床上除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和外周关节外,亦常出现关节外的表现.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是一种血管病变,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扩张、迂曲,可导致进行性睾丸功能减退,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有研究显示,AS患者高发VC,而患者能否早期诊治,是影响AS患者生育功能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对此研究关注极少,因此,为促进临床医生对AS并VC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回顾文献,从AS并VC的流行病学、评估方法、类型、病因学、生育影响、治疗等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李荣达王小玲董莉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精索静脉曲张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
朗汉斯巨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并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2005年
董莉虞咏知黄知平
关键词:组织细胞增生症
髓系恶性血液病8号染色体异常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10年
目的研究髓系恶性血液病的8号染色体异常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26例髓系恶性血液病初诊患者常规行染色体检查,统计患者4个疗程结束时的治疗效果,观察其与8号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髓系恶性血液病染色体异常率为61.50%(139/226),染色体异常病例中8号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34.53%(48/139),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三组患者均检出8号染色体三体;AML结构异常发生率最高,MDS数目异常发生率最高,CML复杂异常发生率最高,CML8号染色体异常均见于加速/急变期。8号染色体异常的患者缓解、未缓解和死亡率分别为10.42%(5/48)、52.08%(25/48)和37.5%(18/48),其中复杂异常的患者缓解率低,未缓解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患者。结论 8号染色体异常是髓系恶性血液病中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与髓系恶性血液病预后不良有关,复杂异常的患者较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的患者疗效差。
邓明凤董莉汪永红李滔罗金柱
关键词:8号染色体预后
DNA免疫吸附序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DNA免疫吸附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dsDNA抗体的清除作用以及序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反应。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21年8月荆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SLE患者,选择体内抗dsDNA抗体高滴度阳性的活动期SLE患者3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DNA免疫吸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抗体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吸附治疗后给予免疫抑制剂,随访至少12周。结果:吸附治疗后患者体内抗dsDNA抗体滴度显著下降,平均降幅(66.4%±12.8%),高滴度抗核抗体的患者显著减少。随访中,33例患者病情维持稳定,3例患者在1~2年后,抗dsDNA抗体再次上升,重复行DNA免疫吸附治疗,病情稳定。结论:DNA免疫吸附可以在短期内明显清除抗dsDNA抗体,有助于快速缓解病情,序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助于实现疾病的长期稳定。
董莉万琦陈盼张蓉江涛李荣达毛捷
关键词:DNA免疫吸附抗DSDNA抗体免疫抑制剂
M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近年来,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但由于老年急性白血病病情重,治疗效果差,并发症多且严重,化疗相关的早期死亡率高,已日益引起临床重视.为此,我院自1999~2002年采用MAG方案治疗16例老年AML患者,现报告如下.
黄知平董莉虞咏知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老年人化疗
干扰素-α2b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抗血管生成作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本研究旨在应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及K562细胞探讨干扰素-α2b在慢性髓系白血病(CML)中抗血管生成作用。用ELISA法检测K562细胞系培养上清液中VEGF和bFGF水平;应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103、102、10U/ml IFN-α2b作用K562细胞24、36、48小时VEGF、bFGF mRNA的表达;通过MTT法、Transwell室及体外微管形成实验研究K562细胞培养上清液及IFN-α2b对HUVEC增殖、迁移及体外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K562细胞系表达和分泌VEGF和bFGF,细胞培养上清液能明显促进HUVEC的增殖、迁移、体外微管形成,其作用随着细胞培养上清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IFN-α10U/ml作用K562细胞24、36、48小时,VEGF相对表达量为1.64±0.18、1.49±0.14、1.31±0.05,bFGF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3±0.10、1.29±0.15、0.79±0.13(p=0.002),随着药物浓度增高,细胞VEGF、bFGF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异。结论:CML存在血管新生,K562细胞分泌和表达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和bFGF,促进HUVEC的增殖、迁移、体外微管形成,干扰素通过抑制HUVEC的增殖、迁移、微管形成,下调K562细胞VEGF和bFGF mRNA表达,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血管新生作用。
张利铭虞咏知黄知平张万胜董莉
关键词:干扰素-Α2B慢性髓系白血病VEGFBFGF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