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豪
- 作品数:16 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使用0.6mm导管行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
- 陈俊峰蒋豪
- 该课题试用0.66 mm 的硬膜外导管行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连续脊麻集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脊麻的优点于一身,不受手术时间的限制,增加了麻醉的适应性;可间断重复给药,减少了血流动力学的剧烈变化;局麻药的用量少,排除了局麻药中毒...
- 关键词: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导管麻醉方法
-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手术前后应激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2年
- 目的 比较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前后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组 11例 ,对照组 19例。观察组于手术前一天行T4~ 5硬膜外穿刺置管 ,用 0 375 %布比卡因 ,确认硬膜外阻滞有效后再行全麻诱导插管。对照组不做硬膜外阻滞。分别于手术开始前和结束后各抽取动脉血 3 5ml,分离出血浆冷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标本中皮质醇、催乳素、血管紧张素 Ⅱ、醛固酮、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 8的值。结果 两组病人血皮质醇、催乳素、血管紧张素 Ⅱ、白细胞介素 8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 陈志扬薛张纲蒋豪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硬膜外阻滞麻醉催乳素全麻
- 静脉与硬膜外泵注曲马多病人自控镇痛的比较被引量:22
- 2002年
- 目的 比较术后静脉和经硬膜外应用曲马多病人自控镇痛 (PC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5 2例胸部和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静脉注射曲马多病人自控镇痛 (PCIA)组和经硬膜外曲马多病人自控镇痛 (PCEA)组 ,每组 2 6例。两组曲马多负荷量为 1mg/kg ,PCA药物配方均为曲马多 60 0mg +氟哌利多 5mg + 0 9%氯化钠至 10 0ml,持续给药注速 2ml/h ,单次PCA剂量 0 5ml,锁定时间 15分钟。术后定时进行镇痛、镇静评分 ,2 4小时曲马多用量 ,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比较。结果 PCIA组 2 4小时用药量、按键次数及术后视觉模似评分 (VAS)均明显低于PCEA组 (P<0 0 5 )。两组镇静评分低且无明显差异。患者对术后镇痛总体满意程度良好至优秀均在 84 6%以上 ,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曲马多用于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但曲马多PCIA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曲马多PCEA ,且用药量少。
- 徐国海卢忆梅廖平生蒋豪朱彪彭永明吴利东
- 关键词:曲马多镇痛静脉注射硬膜外注射自控镇痛
- 咪唑安定预先给药对青年和老年病人异丙酚闭环靶控镇静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预先给药对青年和老年病人异丙酚闭环靶控镇静的影响。方法24例青年病人(18-39岁)和24例老年病人(66-79岁),ASAⅠ-Ⅱ级,按照术前给药(安慰剂生理盐水或咪唑安定)不同随机分成4组:青年安慰剂组(YP组)、青年咪唑安定组(YM组)、老年安尉剂组(OP组)、老年咪唑安定组(OM组)。所有病人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采用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为反馈的闭环靶控(CLTCI)系统输注异丙酚进行镇静。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咪唑安定,10min后开始异丙酚CLTCI,开始靶浓度设定为1.5μg/ml,然后每min逐步增加或减少0.5μg/ml,直到患者的镇静深度稳定于警觉镇静评分(OAAM/S)3分以下。此时的BIS作为反馈变量,通过CLTCI系统自动输注异丙酚。连续记录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BIS,记录异丙酚的诱导用量及总用量、诱导时间(OAAMS达到3分)、清醒时间(OAA/S达到5分)。结果与YM组、OP组相比,YM组、OM组异丙酚的诱导用量及总用量明显减少(P<0.05),诱导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清醒时间延长(P<0.05),其中以OM组更为明显(P<0.05)。OM组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比其它组高。结论预先注射咪唑安定减少闭环靶控镇静异丙酚的用量,老年病人尤为明显,并增加老年病人异丙酚闭环靶控镇静时低血压、呼吸抑制的发生率。
- 嵇富海薛张纲蒋豪
- 关键词:异丙酚咪唑安定老年病人给药青年
- 雌激素的脑缺血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2年
- 研究证实雌性比雄性动物对脑缺血性损害有较强的耐受性[1],而雌性和雄性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性激素的不同,它们对缺血的敏感性不同可能与这些性激素有关.已有报道雌激素对培养的脑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2,3],但在活体尚未得到证实.我们采用前脑缺血模型观察雌激素对缺血诱导的沙土鼠脑海马神经细胞的影响.
- 陈俊峰蒋豪
- 关键词:雌激素脑缺血脑神经细胞
- 老年患者术中6%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的可行性被引量:4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在老年患者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肝脏择期手术的成年病人24例,ASA I-Ⅱ级,无心肺疾患。根据年龄分成A组(n=12,年龄≥65岁)和B组(n=12,年龄≤55岁)。两组患者均在硬膜外复合全麻下实施AHH,常规全麻诱导后,经中心静脉输注预温的6%羟乙基淀粉(6%HES,200/0.5)15 ml/kg。用HemoSonicTM100血液动力学监测仪连续监测CO、SV、HR、SVR和血流加速度(ACC);并监测MAP、CVP、ECG、SpO2、乳酸、COP、Hct、T和动脉血气的变化。分别在麻醉平稳后5 min,AHH后即刻及术毕记录上述数据,同时记录术中输液量、失血量及输血量,术后第一天复查血常规。结果 AHH后,两组患者的MAP、HR、和ACC与血液稀释前相比无显著性改变,而CO、SV及CVP明显升高,SVR明显下降(P<0.05)。A和B组CO、SV、CVP变化幅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动脉血pH值、乳酸及COP在AHH前后无明显改变,其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术中输液量及失血量差异亦无显著性。结论 年龄并不是影响AHH实施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良好、无心肺疾患的老年患者,在硬膜外复合全麻下,用6%HES按15ml/kg行快速扩容实施AHH是安全可行的。
- 王婷薛张纲蒋豪
-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羟乙基淀粉可行性硬膜外麻醉
- 雌激素对缺血诱导的颅内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的影响
- 陈俊峰徐伟人蒋豪
- 该研究采用沙士鼠前脑缺血模型,在活体观察雌激素对缺血诱导的颅内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的影响。氨基酸的测定采用微量透析和高频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结果发现,脑缺血导致颅内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等兴奋性氨基酸浓度的明显增加,可达到基础值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雌激素缺血诱导
- 异丙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细胞凋亡经时反应进程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细胞凋亡经时反应进程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异丙酚组,每组3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诱发局灶性脑 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90 min,异丙酚组于缺血前即刻腹腔注射异丙酚80 mg·kg-1,对照组给予等量生 理盐水。分别于再灌注3 h、6 h、24 h、3 d、5 d、7 d时各处死5只大鼠,取脑组织,采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 酶介导的三磷酸去氧鸟苷生物素原位刻痕标记技术,结合电镜观察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计算TUNEL 阳性率、凋亡细胞阳性率和凋亡细胞比率。结果 对照组TUNEL阳性率再灌注6 h达高峰(P< 0.01)。对照组凋亡细咆阳性率再灌注6 h以后升高,24 h达高峰(P<0.01)。异丙酚组再灌注各时间 点TUNEL阳性率、凋亡细胞阳性率和凋亡细胞比率再灌注6 h~3 d时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 结论 异丙酚可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诱发的脑细胞凋亡,最显著效果出现在再灌注6 h~3 d。
- 陈莲华薛张纲蒋豪
- 关键词:二异丙酚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
- 糖皮质激素加剧缺血诱导神经细胞损害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0年
-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对神经细胞缺血性损害的影响。方法 2 1只雄性沙士鼠随机分为 3组 ,未缺血组 (A组 ,n =7) ,缺血组 (B组 ,n =7)和实验组 (C组 ,n =7)。A和B组脑室内给予生理盐水 10 μl,而C组给与地塞米松 3μg。A组未作缺血处理 ,B组和C组 1h后阻断双侧颈总动脉 ,2 5min后恢复血流。实验过程中控制脑温度在 37 5℃± 0 2℃。 1周后将动物脑组织取出 ,做 5 μm厚的脑组织切片 ,经苏木素 -伊红染色后计数海马CA1区 1mm长度内残存的锥体细胞数。结果 (1)与A组相比 ,B组和C组残存细胞数明显减少 (P <0 0 1) ;(2 )C组的残存细胞数明显少于B组 (P <0 0 1)。结论 (1)前脑缺血 2 5min可致海马CA1区的锥体神经细胞的明显损害 ;(2 )地塞米松明显加剧缺血时的脑细胞死亡。
- 陈俊峰蒋豪李煊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锥体细胞脑缺血
- 静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兔心肌梗死后c-fos和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研究静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兔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域内c-fos和HSP70基因mRNA的表达。方法 2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4只。实验组兔于气管切开插管静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下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h后取非梗死区域的心肌一块,用Trizol异丙醇-氯仿法抽提总RNA;甲醛凝胶电泳确认RNA未降解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OD值、比率和浓度。取0.7μg总RNA,用一步法RT-PCR测定c-fos基因和HSP70基因相对于内参基因β-actin的表达。对照组不作TEA,其余处理与实验组相同。结果 实验组兔非梗死心肌内c-fos和HSP70基因相对于β-actin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静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相对于单纯静脉全麻可降低兔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域心肌内c-fos和HSP70基因的表达。
- 陈志扬薛张纲蒋豪
-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心肌梗死C-FOSHSP70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