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韦斌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蝶类
  • 1篇新记录种
  • 1篇血吸虫
  • 1篇血吸虫感染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合酶
  • 1篇弄蝶
  • 1篇弄蝶科
  • 1篇吸虫
  • 1篇吸虫感染
  • 1篇系统学
  • 1篇线粒体基因
  • 1篇线粒体基因组
  • 1篇鳞翅目
  • 1篇进化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结构
  • 1篇基因组
  • 1篇记录种

机构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动物园

作者

  • 3篇蒋韦斌
  • 1篇朱建青
  • 1篇林矫矫
  • 1篇俞伟东
  • 1篇何海燕

传媒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兽医寄生...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与血吸虫感染
2008年
一氧化氮合酶(NOS)家族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细胞因子或脂多糖刺激下,催化合成的一氧化氮(NO)对多种寄生虫具有杀伤作用。因此,认识一氧化氮在抗血吸虫感染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一氧化氮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合成、作用机制以及近年来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在血吸虫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蒋韦斌林矫矫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血吸虫感染
蝶类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蝶类所蕴含的生态和形态多样性信息十分丰富,并一直作为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模型系统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蝶类系统学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简单的分子片段已不能满足研究的需求,需要挖掘新的分子标记。近年来,线粒体全基因组已成为蝶类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重要分子标记之一,并广泛应用于蝶类各阶元的研究中。就蝶类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进展、基因组的结构特征、线粒体基因(蛋白质编码基因、tRNA基因、rRNA基因)的特征、A+T富集区的特征、基因重叠现象及线粒体基因组在分子系统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同时也分析了线粒体基因组在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何海燕俞伟东蒋韦斌
关键词:蝶类线粒体基因组基因结构进化分子系统学
上海蝶类一新记录种(鳞翅目:弄蝶科)
2022年
记述了上海蝶类一新记录种:无趾弄蝶(Hasora anura de Nicéville,1889),简要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并提供成虫标本照和雌外生殖器解剖图,给出了上海地区趾弄蝶属分种检索表,同时列出相关生物学和分布信息.
朱建青宋晓彬蒋韦斌
关键词:弄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