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娟
- 作品数:30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YT-SSX融合基因E-钙粘素及β-连接素对滑膜肉瘤转移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SYT-SSX融合基因、E-钙粘素、β-连接素及临床病理学参数对评估滑膜肉瘤患者转移的意义。方法:选择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的滑膜肉瘤98例,RT-PCR方法检测SYT-SSX融合基因的亚型,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钙粘素、β-连接素的表达。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上述因素及临床病理学参数对滑膜肉瘤患者无转移生存的影响。结果:1)31例(31.6%)滑膜肉瘤为SYT-SSX1阳性,67例(68.4%)为SYT-SSX2阳性。2)E-钙粘素的阳性表达率为38.8%(38/98),β-连接素的细胞膜阳性表达率为39.8%(39/98),细胞核/浆阳性表达率为53.1%(52/9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3)、组织学分级(P=0.001)、SYT-SSX亚型(P=0.014)、E-钙粘素(P=0.015)及β-连接素的细胞膜表达情况(P=0.020)与滑膜肉瘤患者的无转移生存有关,而性别(P=0.190)、肿瘤部位(P=0.105)、肿瘤大小(P=0.180)、组织学分型(P=0.354)、β-连接素的细胞核/浆表达(P=0.911)、放疗(P=0.193)及化疗(P=0.249)与患者的无转移生存无明显相关。4)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SYT-SSX1(RR=2.505,P=0.003)、E-钙粘素的表达(RR=3.282,P=0.000)、年龄(RR=2.157,P=0.004)和组织学分级Ⅲ(RR=1.784,P=0.030)是影响滑膜肉瘤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YT-SSX1融合基因、E-钙粘素表达、组织学分级及患者年龄可以作为评估滑膜肉瘤患者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 魏秀平孙燕赵秀兰蔡文娟夏文彬娄丹班新超孙保存
- 关键词:滑膜肉瘤E-钙粘素Β-连接素
- 胰腺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病理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由于强化胰岛素治疗在治疗上存在局限性,寻找新的治疗方法(胰腺移植/胰岛移植),显得非常必要。1966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开展了历史上第一例胰腺、肾脏联合移植手术(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SPK)[1]。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成为终末期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在过去的10年当中,患者存活率及移植物存活率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排斥反应仍是影响移植物功能的主要因素。
- 蔡文娟赵杰王政禄
- 关键词:术后排斥反应胰腺移植病理诊断强化胰岛素治疗移植手术胰岛移植
- 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的病理学特点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后各种常见并发症的病理学特点。方法962例肝移植患者共行移植肝穿刺活检1300次,所取肝组织以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部分病例做Van Gieson染色、Masson三色染色、网状纤维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组织切片要求在显微镜下可见到3个以上完整的汇管区结构。962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完整。结果1300次活检中,急性排斥反应最为常见,占32.46%,其次为胆道并发症,占25.46%,第3位为药物性肝损伤,占17.15%,其它还有肝炎病毒感染及复发、缺血再灌注损伤、巨细胞病毒感染、慢性排斥反应、肝动脉/门静脉狭窄或梗阻、流出道梗阻、原发病复发、移植肝原发无功能及无病理诊断性异常。其病理学特点,急性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汇管区炎、小叶间胆管损伤和血管炎;胆道并发症表现为汇管区及小叶间胆管周围水肿或纤维化、小叶间胆管损伤和胆汁淤滞;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Ⅲ带为主的肝细胞水样变性、程度不等的脂肪变性和胆汁淤滞;肝炎病毒感染表现为肝板排列紊乱、肝细胞变性和汇管区单个核细胞浸润;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为Ⅲ带为主的肝细胞变性和(或)坏死、胆汁淤滞及汇管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表现为肝细胞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窦及汇管区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和轻度胆汁淤滞;慢性排斥反应表现为小叶胆管变性和(或)消失、肝实质纤维化、轻度汇管区和中央静脉炎;肝动脉/门静脉狭窄或梗阻表现为Ⅲ带为主的肝细胞变性及坏死、肝窦轻度扩张、淤血和汇管区轻微炎症;流出道梗阻表现为中央静脉及周围肝窦扩张、淤血,Ⅲ带肝细胞变性、坏死和中央静脉及周围纤维化;移植肝原发无功能表现为肝细胞融合性坏死、肝实质胆汁淤滞和汇管�
- 王政禄李卉张淑英蔡文娟印志琪朱志军郑虹邓永林潘程沈中阳
-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后并发症
- 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皮肤病理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皮肤病理组织学特点,以期为该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及分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对2018年8月至2022年9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中心10例肝移植术后发生GVH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皮肤活检病理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入组标准:10例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完整;皮疹出现前无特殊用药史,且既往无皮肤病史。分别对其年龄、性别、皮疹的首发部位和首发时间进行总结,统计分析皮肤活检组织病理学表现,包括角质形成细胞空泡化、角化不良细胞、基底细胞空泡化、角质细胞坏死、基底层裂隙、表皮全层坏死、表皮真皮分离、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表皮萎缩、上皮脚消失、色素失禁、真皮胶原化的发生情况,所有病例皮肤组织活检均行HE染色并由2名病理医师阅片。根据现有GVHD皮肤病理损伤标准进行分级分组,统计分析各组皮肤病理学改变的特点及规律。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为(59.5±6.8)岁;从移植后皮肤活检时间为9~48 d(中位时间31 d);10例患者均以皮疹为皮肤首发症状,发生部位从腹部向四肢及头颈部扩散,皮肤病理学表现中基底细胞空泡化和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发生率均为100%,角质形成细胞空泡化和角化不良细胞发生率为60%,表皮萎缩和角质细胞坏死阳性率约为30%;基底层裂隙、色素失禁约占20%;上皮脚消失、真皮胶原化阳性率约为10%,本组病例中未见表皮全层坏死和表皮真皮分离现象,阳性率为0%。其中真皮浅层单个血管周围浸润的淋巴细胞平均数量在GVHD皮肤损伤Ⅱ级和Ⅲ级中的发生率均为100%。因此,基底细胞空泡化、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可作为GVHD的重要病理学诊断依据,而角质形成细胞空泡化和角化不良细胞可作为GVHD病理学诊断的主要支持依据,且真皮浅�
- 王静文王政禄印志琪章明放蔡文娟
- 关键词:肝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皮肤病理学特征
- 肝移植治疗儿童胰母细胞瘤肝转移2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因儿童胰母细胞瘤(pancreatoblastoma,PB)肝转移而进行肝移植的2例临床资料的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儿童PB多发肝转移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采用免疫组化法对2例进行检测并随访,探讨肝移植能否作为晚期儿童PB治疗的新方案。结果2例PB均以肝脏病灶为首发伴AFP升高,经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肿物,病理穿刺提示PB肝转移,经化疗后无明显缓解,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及肝移植术后,常规病理检查为PB并肝脏多发转移(Ⅳ期)。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同时表达AACT、CK、CK5/6、CD10、β-catenin及神经内分泌标记(Syn、Cg A等)。术后随访患者肝功能均正常,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儿童PB晚期发生肝转移时,肝脏转移灶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与胰腺原发灶基本一致,对于肝脏多发转移的患者,经过肝移植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
- 王烨展晓红李祎南赵静蔡文娟
- 关键词:胰母细胞瘤肝转移肝移植临床病理特征
- 胃腺癌中P-gp、ToPoⅡ、GSTπ、MGMT和TS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胃腺癌中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p(P-glycoprotein,P-gp)、ToPoⅡ(topoisomerase ToPoⅡ)、GST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π)、MGMT(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ransferase,MGMT)和TS(thymidylate synthase,TS)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4例原发性胃腺癌组织与1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gp、ToPoⅡ、GSTπ、MGMT和TS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74例胃腺癌中P-gp、ToPoⅡ、GSTπ、MGMT和TS的阳性率分别为37.8%、63.5%、63.5%、78.4%和10.8%;5种蛋白在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0.0%、0、30.0%、40.0%和0。ToPoⅡ、GSTπ和MGMT在胃腺癌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ToPoⅡ:P<0.01,GSTπ:P<0.05,MGMT:P<0.05)。P-gp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脉管内有无癌栓相关(P<0.05,P<0.01);GSTπ的表达与侵犯深度相关(P<0.01);TS的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1)。结论 ToPoⅡ、GSTπ和MGMT在胃腺癌中过表达与胃腺癌多药耐药相关,P-gp、GSTπ和TS与胃腺癌的侵袭性和预后有一定关系。P-gp、ToPoⅡ、GSTπ、MGMT和TS的联合检测对化疗药的筛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李艳章明放郭雪西李彦敏蔡文娟王政禄
- 关键词:胃腺癌多药耐药
- 血管生成拟态和内皮依赖性血管在喉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和内皮依赖性血管在喉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用以评估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3例喉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CD3l和过碘酸雪夫试剂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及CD31染色标记石蜡包埋喉癌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及内皮依赖性血管的表达,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血管生成拟态和内皮依赖性血管与喉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应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血管生成拟态与喉癌患者的淋巴转移、肿瘤分期和组织病理学分级有关(P值均〈0.05)。而内皮依赖性血管与喉癌患者的发病部位、肿瘤分期、T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血管生成拟态(P=0.014)、肿瘤分期(P=0.009)、T分期(P=0.013)、淋巴转移(P=0.013)、组织病理学分级(P=0.038)、肿瘤大小(P=0.028)和放疗(P〈0.0001)与喉癌患者总生存率有关。而血管生成拟态(P=0.011)、发病部位(P=0.049)、肿瘤大小(P=0.001)和放疗(P〈0.0001)与喉癌患者无瘤生存率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管生成拟态是影响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喉癌组织中内皮依赖性血管与血管生成拟态共存。血管生成拟态可能通过促进区域淋巴转移影响喉癌患者的生存,对预测喉癌患者的转移和生存具有重要价值。
- 王巍林鹏孙保存蔡文娟韩春荣李丽鲁宏华张金梅
- 关键词:喉肿瘤淋巴转移预后
- 喉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分析喉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与CD105标记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及其在评价喉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2年1月91例喉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IF-1α、EGFR的表达,CD105标记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并计数MVD。结果HIF-1仪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T分期、淋巴转移和病理分级有关(P值均〈0.05);EGFR表达与TNM分期、淋巴转移、病理分级和复发有关(P值均〈0.05);MVD与喉癌部位分型、TNM分期、T分期、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和病理分级有关(P值均〈0.05)。HIF-1α、EGFR表达水平与MVD有关(F值为7.644和5.197,P值为0.001和0.025)。HIF-1α与EGFR表达的相关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38,P=0.007)。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为56.1%和44.2%,Log-rank法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喉癌部位分型、TNM分期、HIF-1α和EGFR的表达与患者预后有关(P值均〈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和EGFR的表达为影响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49和0.041,RR值分别为1.300和2.417)。结论在喉癌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存在HIF-1α与EGFR的异常表达,且对调节肿瘤血管生成有一定的作用,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关。
- 林鹏王巍蔡文娟韩春荣孙燕李熳孙保存
- 关键词:鳞状细胞受体受体细胞表面
- 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病理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酒精性肝炎(AH)是一种急性严重的失代偿性酒精性肝病(ALD),常见于重度饮酒者.AH发病机制可能与酒精的代谢、炎症和遗传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在连续酒精暴露背景下出现包括肝细胞脂肪变性、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等病理学改变.现通过总结近年来关于ALD的临床病理特点、发病机制以及预后评价研究等相关文献,全面了解AH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学特点,为AH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蔡文娟王政禄
- 关键词:酒精性肝炎发病机制病理特点预后评估
- 喉多形性脂肪肉瘤一例被引量:3
- 2017年
- 患者男,72岁,主因声音嘶哑,呈持续性。患者一般情况: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等病史。否认吸烟史,偶饮酒。余未见异常。专科情况:外鼻无畸形,鼻中隔居中,双侧下鼻甲略大,双侧中鼻道通畅;动态喉镜示右侧声带中1/3游离缘黏膜息肉样隆起,表面光滑,闭合欠佳。
- 胡占东闫骏蔡文娟张迪郭雪西印志琪章明放
- 关键词:动态喉镜多形性脂肪肉瘤声音嘶哑表面光滑吸烟史鼻中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