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刚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论刑诉法修改对死刑案件程序保障机制的完善
- 2014年
- 刑诉法的修改完善了死刑案件的程序保障机制。刑事法官只有深刻理解刑诉法修改精神,合理运用审判权,把新刑诉法中的程序保障机制充分贯彻到死刑案件审判过程中,才能保证死刑案件的审理过程不出现瑕疵,提高死刑审判的程序公正性,确保死刑案件质量。
- 袁小刚宣言
- 关键词:刑诉法修改死刑
- 刑事审判主体裁判权让渡问题研究——从审理权与裁判权的关系切入被引量:2
- 2014年
- 我国的审判委员会制度、案件请示制度以及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人民陪审团均使审判主体的裁判权发生让渡。审判主体让渡裁判权的主要原因是,"定放两难"案件和信访案件的难裁判性、法官独立审判保障制度欠缺促使法官回避职业风险、法院裁判的公信力不强导致司法权威不足。为保证审理权与裁判权的一体化,需重构审判主体制度。为防止裁判权的层级让渡造成裁审分离,下级法院的审判权可以整体转移给上级法院。为克服裁判权的内部让渡,可以在二审程序中引入人民陪审团制度。
- 袁小刚
- 关键词:裁判权人民陪审团
- 刑事二审审理方式研究
- 审理方式是刑事二审程序的重要内容,也是二审裁判的基础。审理方式的合理设计有利于保障二审裁判的正当性和权威性,高效发挥二审程序的正向功能,进而实现二审程序的立法目的。关于二审审理方式,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全面审查原则下应...
- 袁小刚
- 关键词:诉讼法刑事二审程序审理方式司法实践
- 论刑事审判程序中的翻供
- 2008年
- 司法实践中,被告人有罪供述对犯罪的认定具有重要作用。仅有被告人供述同时缺乏其他有罪证据相互印证,是被告人翻供的根本原因。要正确认识翻供的积极意义。被告人翻供时应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来审查判断被告人供述的真实性。出于保护人权与打击犯罪的平衡,对于不同类型的刑事案件应采取不同的证明标准。
- 袁小刚
- 关键词:翻供审查方法
- 刑事错案的成因及其对司法改革的启示
- 2012年
- 刑讯逼供获得的收益大于风险是侦查人员刑讯逼供造成刑事错案的主要原因。刑事证明标准不明确以及外在压力的存在是导致法院办错案的直接原因。司法机关的绩效观以及满足公众复仇心理的善良动机在司法实践中发生异化,是刑事错案发生的本质原因。应当围绕错案发生的原因推动刑事司法改革。
- 袁小刚
- 关键词:错案刑讯逼供
- 网络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研究
- 袁小刚
- 关键词:法理分析
- 论刑事二审开庭审理方式之补充--以刑事调解制度建立为重点
- 我国刑事二审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调查讯问审理方式,长期以来广受学者诟病.确立二审开庭审理方式似乎成了专家学者们的一致意见.保障上诉人诉讼权利、诉权制约审判权、控辩平等这些符合程序正义理念要求的基本原则是二审开庭审理方式确...
- 袁小刚
- 关键词:调解制度
- 文献传递
- 涉诉信访成因再探——从外生变量入手的因果关系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从目前学界对涉诉信访成因研究来看,尚存在一定偏差。要找到涉诉信访的真正原因,需从外生变量入手进行分析。法院裁判不能满足纠纷解决的需要是涉诉信访产生的基本原因;作出裁判的低层级司法权力受到更高层级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涉诉信访产生的深层原因;现有的信访问责机制下,诉讼当事人作为"理性人"进行利益权衡是涉诉信访的直接原因。运用外生变量研究方法,从法院、当事人、当事人信访所诉诸的权力位阶更高的主体三方面分析,涉诉信访的原因在于:诉讼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希望通过更高级别的权力介入司法过程,改变其认为不公正的裁判来获得司法利益或者在不改变裁判的情况下谋取更多的司法外利益。
- 袁小刚
- 关键词:涉诉信访外生变量纠纷解决
- 间接代理与行纪的区别被引量:11
- 2003年
- 中国合同法借鉴了英美法经验,确立了间接代理制度,并且自设立以来倍受争议。在传统民法中,代理以直接代理为原则。间接代理的确立,对传统民法中的代理制度、行纪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并且使间接代理与行纪的区分成为了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关于间接代理与行纪的区分有着很多不同的观点。从理论层面、实务操作层面上,对间接代理的行纪的区别作了探讨。
- 孙晓东袁小刚
- 关键词:间接代理行纪中国合同法直接代理传统民法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