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锐昌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柳州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CT
  • 2篇X光机
  • 2篇MRI表现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细胞
  • 1篇胆管细胞癌
  • 1篇岛津
  • 1篇电磁锁
  • 1篇电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影像
  • 1篇影像特征
  • 1篇日本岛津
  • 1篇图像
  • 1篇图像质量
  • 1篇细胞

机构

  • 8篇柳州市中医院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河池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裴锐昌
  • 7篇黄永杰
  • 4篇宋国武
  • 4篇陈琪
  • 4篇梁有禄
  • 3篇宋高业
  • 1篇钟醒怀
  • 1篇黄斌
  • 1篇江万荣
  • 1篇肖恩华
  • 1篇陈烨

传媒

  • 3篇医疗设备信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特征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表现,认识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颅内MRI上环形强化病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结果32例颅内环形强化病变中,胶质母细胞瘤12例(37.50%),转移性肿瘤10例(31.25%),脑脓肿5例(15.62%),颅咽管瘤2例(6.25%),结核性肉芽肿1例(3.13%),脑囊虫病1例(3.13%),多发性硬化1例(3.13%)。肿瘤性环形强化表现为厚壁、形态不规则、不光滑;而非肿瘤性环形强化表现为形态规则、光滑、壁厚薄较为均匀。结论颅内环形强化病变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梁有禄肖恩华黄永杰裴锐昌宋国武陈琪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曰本岛津XED150L-20型X光机2例故障的维修
2003年
裴锐昌宋高业陈烨
关键词:X光机电磁锁
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MRI表现与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的MRI表现及其临床表现与预后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24例NPSLE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按临床表现分为弥漫型和局灶型,分析不同类型的MRI表现特点及与预后间的关系。结果:20例MRI检查有异常,对病变的检出率为83.33%。NPSLE的MRI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脑部皮层下斑点状和片状病灶、脑梗死、出血、基底节区片状病灶、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和脑萎缩。其中弥漫型的影像学表现多为正常、腔隙性脑梗死、脱髓鞘样改变,其预后较好;局灶型影像学表现多为大片脑梗死、脑出血、脑炎样改变,其预后较差。结论:NPSLE的MRI表现多样,MRI对NPSLE病变显示敏感,对其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判断疗效和提示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梁有禄陈琪黄永杰裴锐昌宋国武
关键词:红斑狼疮磁共振成像
美国CONTINENTAL-650型X光机2例电路干扰的消除被引量:1
2003年
裴锐昌黄永杰宋高业
关键词:X光机图像质量
螺旋CT和MRI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价值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I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肝内胆管细胞癌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9例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13个病灶呈低密度,2个病灶呈高密度,4个病灶未能显示,病变检出敏感性为78.9%;CT增强扫描动脉期10个病灶表现呈周边薄环状增强,3个病灶呈高密度,4个病灶无增强呈等密度,2个病灶未能检出,病变检出敏感性为89.4%:门脉期11个病灶呈厚环状增强,4个病灶呈等密度,3个病灶均匀增强,呈高密度,1个肿块未见显示,病变检出敏感性为94.7%;延迟期7个病灶呈不定形轻度增强,呈低密度,4个病灶呈等密度,8个病灶明显增强,呈高密度,病变敏感性为100%。9个病灶MR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或略高信号,病变检出敏感性为100%动态增强扫描6个病灶表现为缓慢增强型:3个病灶表现为快速增强型:病变检出敏感性为100%。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及MR动态增强扫描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于肝内与其它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黄斌钟醒怀黄永杰江万荣裴锐昌
关键词:胆管细胞癌CTMRI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提高影像定性诊断率。方法: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全部行头颅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1例行DSA检查,2例行CT检查。结果:MRI平扫病灶形态呈哑铃状或足底向外的葫芦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均匀明显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CT表现呈圆形略高密度均一肿块,增强后同样明显强化,DSA不显影,术前影像定性诊断准确率50%(3/6)。结论: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与其它实体肿瘤相比无特异性,定性诊断困难,MRI表现有其特异性,呈哑铃形或葫芦状的等、长T1,长T2信号改变,较具有特征性,但需与脑膜瘤、垂体瘤及神经源性肿瘤鉴别。
梁有禄黄永杰裴锐昌宋国武陈琪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窦CT磁共振成像
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MRI表现与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梁有禄陈琪黄永杰裴锐昌宋国武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PHIIPS TOMOSCAN M/EG CT按键致检查床故障维修
2004年
裴锐昌黄永杰宋高业
关键词:CT按键检查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