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贻璞
- 作品数:454 被引量:3,286H指数:3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霉酚酸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4
- 2001年
- 目的 研究霉酚酸酯 (MMF)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41例患者经肾活检证实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其中轻微病变 (包括微小病变肾病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19例 ;膜性肾病 (MN) 18例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FSGS) 3例和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 1例。采用皮质激素和MMF联合治疗 :MMF初始剂量 1.0~ 2 .0g/d ,3个月后可适当减量 ,疗程至少 6个月 ;口服强的松 2 0~ 6 0mg/d ,在病情许可的条件下适当加快皮质激素的撤药速度。定期随访并记录副作用。部分病例在治疗 6个月结束时进行了重复肾活检。结果 MMF联合皮质激素可以使轻微病变和膜性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下降和血清白蛋白上升 (P <0 .0 0 1)。 11/ 19例轻微病变第 4周起效。 12 / 19例获得完全缓解 ,激素依赖者可顺利减量。 6 / 18例MN第 4周起效 ,13/ 18例有效 ,但仅 3例获得临床完全缓解。MPGN和 2 / 3例FSGS患者无效。治疗过程中 4例因感染一过性尿蛋白增加 ,去除诱因后好转 ,不需停止用药。 1例因血红蛋白下降退出观察。其他副作用均可耐受而未影响用药完成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无变化。 4例患者重复肾活检证实肾脏病理无明显改变。结论 MMF是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效的免疫抑制剂 。
- 赵明辉陈香美谌贻璞刘章锁刘玉春卢方平张燕萍王海燕
-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药物疗法霉酚酸酯
- 心血管疾病相关性急性肾损害
- 心肾综合征1型为急性心功能损害导致的急性肾损害(AKI),实际上也包括了心血管介入术及外科手术导致的AKI。现拟从如下3方面作一简介:一、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导致的AKI发病率:高达27%~45%。发病机制:...
- 谌贻璞
- 肾康注射液拮抗马兜铃酸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作用的研究
- 目的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成分的中草药能够导致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pathy,AAN),病理特点为进行性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AAN 近年来受到广...
- 沈水娟谌贻璞杨敏芮宏亮
- 文献传递
- 要提高对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的认识被引量:3
- 1999年
- 谌贻璞
- 关键词:小血管炎原发性肾损害
- 牛磺酸与肾脏被引量:7
- 2003年
- 牛磺酸是正常存在于体内的自由氨基酸 ,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 ,在肾脏可能发挥调节髓质肾小管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作用。牛磺酸对多种肾脏病模型具有防治作用 ,可能与直接膜稳定作用及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相关。
- 高艳丽谌贻璞
- 关键词:牛磺酸
- 老年性缺血性肾脏病的诊治(VCD)
- 2008年
- 谌贻璞
- 关键词:缺血性肾脏病肾动脉粥样硬化肾小管功能损害老年性螺旋CT血管造影诊治
-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和病理
- 1999年
-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长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理复杂,遗传易感性和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的一些细胞因子及(或)生长因子的增多等因素可能参与其病理生理的改变。高血糖引起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生成增多,降解减少及ECM积聚导致的肾小球损伤,即为...
- 杜兆鹏谌贻璞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病理生理病理学
- 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被引量:62
- 2017年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及外周动脉疾病,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糖尿病防治指南均推荐,对于T2DM患者,必须加强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以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近年来,由于美国FDA的强制性要求,全球已完成或正在开展一系列新型降糖药物的心血管结局研究(CVOT)。已经公布的两项CVOT显示,在伴有心血管疾病或高危因素的T2DM患者中,恩格列净和利拉鲁肽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因此,本共识建议,对于T2DM合并ASCVD患者,在选择降糖药物时,除关注降糖疗效外,还应特别注意心血管安全性问题;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这类患者,在二甲双胍等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可考虑优先选择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证据的降糖药物(如利拉鲁肽或恩格列净)治疗。
- 洪天配母义明纪立农郭晓蕙霍勇朱大龙童南伟谌贻璞赵冬焦凯李全民李焱李艳波李玉秀刘建英彭永德秦映芬苏青汤旭磊向光大杨刚毅叶山东张波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降糖药物
- 不同给药途径补铁对肾性贫血的疗效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比较静脉和口服补铁纠正肾性贫血的疗效,以及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的影响。方法:260例未达到贫血治疗靶目标的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静脉铁组和口服铁组,前者给予右旋糖酐铁100 mg,在透析中静脉输入,每周2次,5 wk后改为100 mg·2 wk^(-1),至12 wk。后者给予琥珀酸亚铁200 mg,po,tid,连续服用12 wk。结果:治疗12 wk后,静脉铁组(n=165)血红蛋白(Hb)增长(21±s 13)g·L^(-1),血细胞比容(Hct)增长0.07±0.03,血清铁蛋白(SF)增长(334±134)μg·L^(-1),运铁蛋白饱和度(TSAT)增长(9±6)%,均P<0.01。口服铁组(n=84)中,Hb和Hct分别增长(14±27)g·L^(-1)和0.032±0.010,P<0.01;而SF和TSAT无明显变化,P>0.05。以上2组指标变化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静脉铁组rHuEPO用量为(6 530±2 234)IU·wk^(-1),显著少于口服铁组(8839±1922)IU·wk^(-1)(P<0.01)。静脉铁组纠正贫血达标率为Hb达标73.9%和Hct达标78.8%,均高于口服铁组(Hb达标43%和Hct达标40%,P<0.01)。静脉铁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口服铁组为6%。结论:静脉应用右旋糖酐铁比口服琥珀酸亚铁能够更安全、有效地纠正肾性贫血,并且可以显著减少rHuEPO的用量。
- 张凌卞维静范敏华刘惠兰刘文虎黄雯贾强谌贻璞
- 关键词:肾透析贫血铁右旋糖酐复合物红细胞生成素
- 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
- 2008年
- 李文歌方静谭昭谌贻璞郑知刚刘鹏
- 关键词: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毛细血管老年间断发热病例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