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中誉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英文
  • 2篇植物
  • 2篇系统学
  • 2篇系统学意义
  • 2篇解剖学
  • 1篇羽片
  • 1篇托叶
  • 1篇组织化学
  • 1篇维管束
  • 1篇维管束系统
  • 1篇马尾松
  • 1篇花部
  • 1篇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5篇谢中誉
  • 4篇廖景平
  • 4篇唐源江
  • 3篇吴七根
  • 2篇刘念
  • 1篇彭少麟
  • 1篇滕菱
  • 1篇侯爱敏
  • 1篇陈家瑞

传媒

  • 3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姜目姜群植物的种子解剖学和组织化学及其系统学意义被引量:6
2005年
研究了姜群4科代表植物的种子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姜科、闭鞘姜科和竹芋科均具假种皮.姜科的外种皮由1层细胞壁增厚的表皮细胞构成,中种皮分化为下皮层、半透明细胞层和色素层,内种皮由石细胞构成;闭鞘姜科外种皮由薄壁细胞构成,中种皮为薄壁细胞层,内种皮由石细胞构成;美人蕉科外种皮则由径向延长的Malpighian细胞构成,中种皮包含4~5层石细胞和2~5层薄壁细胞,内种皮则由色素细胞组成;竹芋科外种皮和中种皮均由薄壁细胞构成,内种皮由1层垂周壁和内平周壁极其增厚的石细胞构成.姜群中只有美人蕉科不具假种皮和孔盖,姜科和闭鞘姜科的合点区均有色素细胞群,闭鞘姜科的合点区还分化出一个内方有缺口的合点室.姜科和闭鞘姜科都有明显的内胚乳和外胚乳;美人蕉科具发达的外胚乳,内胚乳仅为一薄层;竹芋科种子不具内胚乳.综合芭蕉群种子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姜群4科之间的系统学关系.
唐源江谢中誉廖景平吴七根
关键词:组织化学
小草蔻花部维管束系统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小草蔻花梗的维管束可分成外环和中心区两部分。进入室下区后,外环维管束向外偏移,其数目由约13束增加至约40束;中心区由不规则分布的18束变为三角形排列的12束。延伸至子房室区时,外环基本不变,而原来中心区的维管束则成为3束心皮背束、3束隔膜束及5-7束小的胎座维管束。3束心皮背束外方的主支经延长部最后进入花萼,胎座维管束于延长部基部消失。及至延长部基部,3束隔膜束的内侧横向分支,并最后与部分外环的维管束及心皮背束内方的细小分支在此形成一个维管束网结,而外侧的主支直接向上延伸;近轴面的隔膜束主支分裂成4支最后进入仅有的1枚功能雄蕊,远轴面的2束隔膜束主支则各分成2-3束最后进入唇瓣。延长部的维管束网结部分延伸入花瓣、唇瓣和腺体基部,少量进入花柱。首次提出姜科植物的花萼既代表了3枚花萼片,又包含了3枚缺失的外轮雄蕊;支持姜科的唇瓣代表了两枚缺失的内轮雄蕊及两枚腺体是隔膜腺变异结构的观点。
唐源江谢中誉廖景平
关键词:维管束系统解剖学
长期气温波动对鼎湖山马尾松种群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10
2001年
在前人野外工作的基础上,用“相对生长测定法”对鼎湖山优势种马尾松的树木年轮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1953-1991年鼎湖山马尾松种群的生产力,结合当地的气象数据,用MICROSOFTEXCEL程序对气温变化与鼎湖山马尾松种群生产力变化的相关性做了一些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1953-1991年间,鼎湖山当地气温升高了0.6℃,马尾松种群生产力增加了3.31thm-2a-1。因此,气温波动与马尾松种群生产力的变化有较大的相关性。
滕菱彭少麟侯爱敏谢中誉
关键词:马尾松
泽米科植物羽片脉序和解剖学及其系统学意义(英文)被引量:5
2004年
研究了苏铁目泽米科Zamiaceae 2亚科的所有 4族 (Stevenson系统 ,1 992 )共 1 0种代表植物的羽片脉序及解剖学特征 ,结果显示泽米科羽片脉序为二歧分叉的平行脉 ,无中脉。小刺双子铁Dioonspinulo sum、大头非洲铁Encephalartosfriderici_guilielmii和摩尔大泽米Macrozamiamoorei等的平行脉末端以不同的形式互相连接 ,而鳞木铁Lepidozamiaperoffskyana、粗壮角果铁Ceratozamiamexicanavar.robusta、竹叶角果铁C .hildae、佛州泽米Zamiafloridana、柔叶泽米Z .debilis、鳞秕泽米Z .furfuracea和短尖泽米Z .muri cata等的平行脉末端不连接而直达叶缘 ,其中鳞木铁、粗壮角果铁和竹叶角果铁的脉达叶缘后逐渐消失。羽片的横切面结构通常由表皮、下皮厚壁细胞和叶肉组成 ,表皮层包括上、下表皮各一层 ,叶肉可能同时分化出近上表面的栅栏组织和近下表面的栅栏组织 ,或仅有近上表面的栅栏组织分化 ,或无栅栏组织分化而完全为海绵组织。然而 ,泽米科没有典型的海绵组织和传输组织分化。小刺双子铁、大头非洲铁、鳞叶木铁和摩尔大泽米的羽片具有粘液道而无工字厚壁组织 ,在小刺双子铁中粘液道与维管束对生 ,在另 3种中则与维管束轮生 ;但粗壮角果铁、竹叶角果铁、佛州泽米、柔叶泽米。
唐源江刘念廖景平谢中誉吴七根陈家瑞
关键词:植物
托叶铁科(苏铁目)羽片脉序和羽片解剖学研究(英文)被引量:6
2002年
详细研究了托叶铁科两属的2种代表植物Stangeriaeriopus和Boweniaserrulata的羽片脉序和羽片解剖学。两个属在气孔器特征与不具副传输组织方面极为相似,而在气孔的分布、羽片脉序式样与叶缘形态、粘液道的有无、海绵组织与栅栏组织的分化、工字厚壁组织与表皮细胞垂周壁特征方面则有较大的差异。将这些特征与苏铁科和泽米铁科作了比较,并讨论了这些特征在系统学上的意义。研究结果支持Stevenson(1992)将该科分为两亚科以及托叶铁科是介于苏铁科与泽米铁科之间的观点。
谢中誉唐源江刘念吴七根廖景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