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胜
-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总结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9例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患者依据Hunt-Hess分级,其中Ⅱ级30例,Ⅲ级5例,Ⅳ级4例。39例动脉瘤均成功栓塞,37例治愈,术后随访均无复发或者再出血。术后3例患者发生严重脑血管痉挛,经治疗后明显好转。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早期引流血性脑脊液、积极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 谢永胜赵兵江涛沈杰宗钢
-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
- 颅底脑膜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的因素分析
- 郭致飞赵兵吴德俊李德坤孙锦章谢永胜
- 多技术辅助下幕上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多技术辅助下切除幕上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幕上胶质瘤手术病人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其中采取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多技术辅助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多技术辅助组)26例,单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显微镜组)27例。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的肿瘤定位准确率、手术全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KPS评分等差异。结果多技术辅助组肿瘤定位准确率、肿瘤全切除率及术后3个月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多技术辅助下显微手术切除幕上胶质瘤,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 孙锦章赵兵李德坤谭捷仰鹏志谢永胜
- 关键词:神经导航显微外科手术
- 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颅内动静脉畸形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幕上颅内动静畸形(AV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经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幕上AVM患者14例,其中Spetzler-Martin(S-M)分级:Ⅰ级2例,Ⅱ级6例,Ⅲ级5例,Ⅳ级1例。分析临床资料、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 (1)全切除病灶13例,残留1例。术前肢体偏瘫4例,术后新发肢体无力1例,随访1~4年,均见肌力改善或恢复正常。(2)术后颅内感染1例,经抗感染治疗痊愈。4例术前癫痫患者,3例术后未再发作,1例得到控制。(3)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8例为0分,4例为1分,2例为2分。随访临床症状及影像学1~4年,未见血管畸形复发及再出血。结论初步观察显示,神经导航联合术中超声技术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幕上AVM,具有定位精准、安全性高的特点,临床疗效满意。
- 孙锦章赵兵江涛沈杰谢永胜何洁谭捷
-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显微外科手术神经导航术中超声
- 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2月,采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患者33例,对临床与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随访3—44个月,疗效按GOS评分:5级28例,4级2例,3级1例,1级1例。结论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术野暴露充分,对脑组织骚扰小,瘤颈夹闭可靠,疗效满意;术前通过CTA或DSA充分评估动脉瘤的局部三维结构,术中准确判断载瘤动脉及附近分支血管,同时采用血管临时阻断技术,对于安全夹闭动脉瘤具有重要作用。
- 赵兵谢永胜江涛吴德俊李平沈杰
-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颅内动脉瘤改良翼点入路显微神经外科
- 导航辅助内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远期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远期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神经导航辅助内镜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手术的6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术前...
- 孙锦章李德坤谢永胜何洁赵兵
- 关键词:垂体腺瘤经蝶入路神经内镜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增强磁共振对脑肿瘤与脑脓肿的诊断价值
- 谢永胜赵兵
- 急性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总结急性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4例急性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予以清除挫伤脑组织及血肿,去除碎骨片,无害化处理额窦,修补硬脑膜,采取带蒂骨膜瓣和(或)颞肌筋膜重建颅底,骨瓣首选Ⅰ期复位,部分Ⅱ期行颅骨修补术。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人,无脑脓肿、额窦囊肿、癫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例脑脊液漏对症处理后痊愈。Ⅰ期骨瓣复位7例,Ⅱ期颅骨缺损修补17例。术后随访3~12个月,GOS评分4~5分。结论急性前额部开放性颅脑损伤应早期诊断,规范手术,硬脑膜严密缝合与修补、颅底重建能够获得良好预后。
- 谢永胜孙锦章李德坤吴德俊郭致飞仰鹏志赵兵
- 关键词:颅底重建颅骨缺损修补术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