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雪均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患者指南手册在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在心外科病房开展术后健康教育、患者指南手册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住院时间将160例心脏手术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的术后健康教育采用常规的口头教育方法,观察组术后健康教育应用患者指南手册。比较两组术后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和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发生未遵医嘱事件25例,观察组发生未遵医嘱事件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医生和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患者指南手册能提高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及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谢雪均朱定妹曹颖蔚
- 关键词:心脏术后健康教育
- 23例再次心脏手术微创行三尖瓣补片扩大成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总结23例再次心脏手术行微创三尖瓣补片扩大成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再次心脏手术患者病程较长,需再次承受较大的手术风险,担心手术及预后,术前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给予强化利尿、护肝肾治疗、营养支持;术后维护右心功能稳定,做好容量管理,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做好呼吸道管理,遵医嘱定时给予抗凝药物,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结果1例术后早期死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1例因股动脉插管不顺转正中切口,其余21例患者在心脏不停跳常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全腔镜下三尖瓣扩大成形术,22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术前重视患者的心理情况变化,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患者对再次手术的信心;维护患者的右心功能稳定均为术前术后的护理重点,是维持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
- 朱苏敏谢雪均
- 关键词:三尖瓣成形再次心脏手术护理
- 微创胸腔镜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术期护理管理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总结20例微创胸腔镜下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护理经验,讨论该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特点及其要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微创胸腔镜下行CABG患者20例的围术期资料,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52.16±8.37)岁。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健康教育、观察病情及抗凝监测、术后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护理、胸腔引流管及切口护理、出院前健康教育、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护理满意度调查等。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部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卒中等严重并发症;2例因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后行急诊手术,18例为择期手术;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乳糜胸1例,切口疼痛评分为(3.75±1.31)分,该患者恢复独立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间短。结论微创CABG安全、有效,恢复快,手术效果良好。良好的临床护理工作是保证患者疗效的重要环节,优质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临床护理工作可对该术式特点展开护理工作总结。
- 卢巧媚凌云瞿斌谢雪均
- 关键词:微创胸腔镜围术期护理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的监护
- 2013年
- 对1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及时应用大剂量血管收缩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治疗,10例治愈,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提出严密血流动力学和多器官功能监护,及时准确诊断,尤其注意与低心排综合征及血容量不足的鉴别,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手术成功率。
- 周卫红谢雪均杨满青瞿斌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血管麻痹综合征监护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内镜采集大隐静脉的术后护理被引量:4
- 2013年
- 对20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中经内镜采集大隐静脉,采集大隐静脉的长度为腹股沟下10cm至踝关节上10cm。对术后患者肢体及循环呼吸体征进行监测。结果3例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趋势,经补碱处理后得到纠正;7例出现轻微血肿,经延长绷带加压后血肿消失;6例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出院后继续换药处理。提出对术后患者进行系统监测,能及时发现异常,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 谢雪均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护理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血管外科ICU的临床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回顾性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心血管外科ICU的应用经验和护理体会,提高IABP在心血管外科ICU的救治成功率。方法:选取心外科ICU治疗的患者应用IABP 60例为观察对象,进行科学合理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逐渐减少,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其中55例顺利撤机康复,3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术后低心排死亡,1例因长期不能撤机,家属放弃治疗。抢救成功率为91.6%。结论:在IABP治疗期间给予科学规范的护理是提高IABP救治成功的重要保证。
- 刘青谢雪均罗永宏
- 关键词:IABP心外科ICU护理体会
- 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期药物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和总结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急性排异期应用常用排异抑制药物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6例次(15例患者)成功实施原位心脏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分析其急性排异期应用常用排异抑制药物的护理。结果16例次心脏移植中,经典式原位心脏移植术4例次、双腔静脉吻合法心脏移植术12例次,全部患者采用术后早期免疫诱导加三联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加霉酚酸酯加泼尼松)的抗排异反应方案。本组6例死亡,存活时间5 d~103个月,中位数3.5个月;其余9例(10例次)存活至今,存活时间3~119个月,中位数49个月。结论术后严密、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性排异期药物的观察和护理,为早诊断、早处理提供依据,可有效提高心脏移植术的成功率。
- 侯海颖谢雪均刘英红肇义娜
- 关键词:心脏移植移植物排斥免疫抑制剂护理
- 55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全胸腔镜下扩大心肌切除术后护理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全腔镜下行扩大心肌切除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55例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行全腔镜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扩大心肌切除术患者入住监护室至普通病房护理要点,包括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严格管理心律及血压,预防心律失常;加强容量管理,预防心源性肺水肿;强化胸腔引流管的护理及观察有无出血的倾向,预防心包堵塞;尽早下床活动及功能锻炼促进呼吸系统康复。结果 本组患者胸腔积液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初发阵发性房颤4例,持续性房颤2例;单侧肺不张2例;房室传导阻滞4例;1例因二尖瓣A3区撕裂,术后3个月行再次二尖瓣成形术;无死亡及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病例,5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全腔镜下扩大心肌切除术后应密切监测心律及血压变化,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及纠正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加强液体管理,适当扩容,避免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及心源性肺水肿;强化胸腔引流管护理及早期锻炼,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功能恢复。
- 宋素娜宋亚敏谢雪均
-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全胸腔镜术后护理
- 经胸腔镜心脏射频消融迷宫转律术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总结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外科胸腔镜辅助下行心脏射频消融迷宫转律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入院的30例心房纤颤不合并其他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均在我院心外科行经胸腔镜行射频消融迷宫转律术及左心耳切除术,其中男27例,女3例,年龄31~72岁。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重点观察术后患者的心率和心律,维持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总结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 30例胸腔镜辅助下行心脏射频消融迷宫转律术患者无1例死亡,患者均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18例复查心电图为窦性心律。结论经胸腔镜心脏射频消融迷宫转律术围术期护理要点是做好术前宣教,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识别常见心律失常的特征并及时报告。
- 朱苏敏谢雪均
- 关键词:心房颤动胸腔镜射频消融围术期护理
- 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的监护
- 2012年
-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的监护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4例瓣膜置换术后并发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的监护体会。结果 14例患者中,10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病情得到控制、缓解;3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严重感染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1例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家属放弃抢救,自动出院。结论对患者生命指标进行全方位有效的监护和做好输液和引流管的护理,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 谢雪均周卫红杨满青
-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