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湘平

作品数:53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天文地球
  • 3篇矿业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矿物
  • 18篇矿床
  • 14篇成矿
  • 12篇矿物学
  • 9篇电子探针
  • 9篇多金属
  • 7篇多金属矿
  • 7篇金属矿
  • 7篇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6篇地质
  • 6篇新矿物
  • 6篇铁矿
  • 6篇矿带
  • 6篇矿石
  • 6篇矿物学特征
  • 5篇射线衍射
  • 5篇铜矿
  • 5篇成矿带

机构

  • 44篇中南大学
  • 8篇中国有色金属...
  • 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南京大学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有色金属矿产...
  • 2篇里贾纳大学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广岛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湖南黄沙坪铅...

作者

  • 53篇谷湘平
  • 18篇鲁安怀
  • 9篇易立文
  • 6篇雷浩
  • 4篇李帅
  • 3篇张国林
  • 3篇谢先德
  • 3篇彭省临
  • 3篇欧阳恒
  • 3篇杨斌
  • 2篇张德贤
  • 2篇李晓青
  • 2篇刘文恒
  • 2篇王智琳
  • 2篇王汝成
  • 2篇谢炳庚
  • 2篇赖健清
  • 2篇池国祥
  • 2篇龙永珍
  • 1篇吴鹏

传媒

  • 7篇矿产与地质
  • 6篇矿物学报
  • 4篇岩石矿物学杂...
  • 3篇地质学报
  • 3篇2014年全...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矿床地质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第六届全国成...
  • 2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黄金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中国非金属矿...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新疆地质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南方金属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3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束面扫描分析对比
2015年
原位微区微束分析技术提供了固体物质的元素及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信息,已在地质、环境、考古和材料科学等领域获得了重要的应用。现有的原位微区微束分析技术包括电子探针,同步辐射,全反射微区分析,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原位微区微束分析技术包括点分析和面扫描两种重要的技术,对于点的分析目前相对比较成熟,而对微束面扫描,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就地球科学中常用的三种微束(电子探针EMPA、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
张德贤鲁安怀谷湘平
关键词:电子探针同位素组成图像分辨率图像尺寸
地洼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空间统计
2009年
利用MapInfo软件对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地洼学说区划图进行了分层矢量化并建立了相应的空间数据库,图层包括:地质底图,三级构造单元,主要的板块构造边界及主要矿床(点)。在此基础上,对各构造单元中的各类矿床进行了空间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矿物在不同地洼构造类型中的含量有明显不同。
刘文恒李洁兰谷湘平
关键词:地洼构造成矿关系
矽卡岩型铜铁矿床伴生的钯铂--一种潜在的铂族元素资源
谷湘平丁俊华李多忱
关键词:矽卡岩铂矿物铁矿床伴生矿物
中国主要类型锑矿床氢、氧、碳同位素组成及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6
1999年
中国主要类型锑矿床中主要矿物的δ18O值从 +5.2‰~ +2 5.84‰ ,离差值为2 0 .64 ;实测与计算的δ18OH2 O值从 -8.0 3‰~ +1 5.9‰ ,离差值高达 2 3 .93 ;矿物包裹体分析的δDH2 O值变化范围从 -1 2 4 .3‰~ -3 8.0‰ ,离差值达 86.3 ;矿物样品的δ13C值变化范围为 -9.73‰~ +1 .79‰ ,离差值为 1 1 .52。经综合研究后认为锑矿床的成矿流体是多源的 ,既有岩浆水、变质水和大气降水 ,也有地层封存水、海水和吸附水加入成矿流体。因此 ,锑矿床的成因较复杂 ,应根据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等的差异 ,分别研究各类矿床的特征 ,才能较好地指导找矿勘查工作。
张国林谷湘平
关键词:锑矿床碳同位素组成地球化学
我国首次发现约硫砷铅矿的矿物学
约硫砷铅矿是一种较为罕见却很有研究价值的硫盐矿物,本次研究的约硫砷铅矿产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盘龙铅锌矿区,约硫砷铅矿主要与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重晶石相伴生。矿区中的约硫砷铅矿不易见到独立晶形,主要呈不规则粒状分...
束正祥谷湘平李帅
关键词:反射率X射线衍射
文献传递
胶东上庄与夏甸金矿床金红石化学成分标型特征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对上庄与夏甸金矿的含矿花岗岩、绢英岩以及黄铁绢英岩中的金红石化学成分标型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其中Fe、Si、Ti、W元素含量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上庄金矿与夏甸金矿中的金红石为变质成因,主要通过黑云母蚀变释放Ti而形成金红石,此类金红石主要赋存在黑云母的边缘、解理及裂隙之间。金红石中Ti含量存在由绢英岩向黄铁绢英岩的下降趋势。矿体周围能够形成Ti晕,可作为强烈矿化的标志。另外,金红石中W的含量从花岗岩到绢英岩再到黄铁绢英岩呈现不断富集的趋势,表明金红石中W的含量变化可指示金矿化的强弱,高W金红石的出现指示金矿的形成,这为胶东金矿的找矿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辉鲁安怀李斌王智琳杨斌谷湘平
关键词:金红石夏甸金矿
约硫砷铅矿在中国的首次发现及其矿物学特征
2018年
约硫砷铅矿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硫盐矿物,本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盘龙铅锌矿区首次发现约硫砷铅矿,主要呈不规则粒状分布于黄铁矿中,与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重晶石相伴生。在反光显微镜下,约硫砷铅矿双反射明显,白光下的反射率为R_1=38.6%,R_2=41.8%,反射色为白色略带蓝色色调,具微弱的反射多色性,强非均质性。利用电子探针确定其经验化学式为Pb_(14.05)(As_(2.66),Sb_(3.23))_(5.89)S_(22.99)。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了约硫砷铅矿的晶胞参数:a=8.91(2),b=31.96(6),c=8.47(2),β=117.77°,V=2 135.49~3,空间群为P2_1/m,Z=2。通过XRD、EPMA等现代岩矿测试分析技术,结合前人对盘龙铅锌矿成矿时代研究的相关资料,还对约硫砷铅矿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束正祥李帅谷湘平
关键词:反射率X射线衍射硫盐矿物
我国首次研究褐硫砷铅矿的矿物学
本次研究的褐硫砷铅矿产于盘龙铅锌矿床,该矿床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境内,是产于泥盆系下统白云岩中的中~低温热液矿床.研究表明,褐硫砷铅矿以不规则粒状集合体与重晶石、白云石、闪锌矿共生产于黄铁矿中,粒度从几微米到300微...
李帅谷湘平束正祥
关键词:矿物学化学成分晶胞参数
文献传递
含水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
在电子探针分析工作中,水的含量无法直接测量.一般方法是根据氧化物分析总量与100的差值估算.但是,由于多数含水矿物在电子束轰击下不稳定以及变价元素和附加阴离子的存在,造成水的估算含量误差很大甚至错误.近20年来,随着微束...
谷湘平鲁安怀
个旧老卡岩体凹陷带岩矿特征与成矿机理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对云南个旧矿田的典型控矿地带——老卡岩体凹陷带内的矿化特征、岩相学及矿相学特征和流体包裹体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花岗岩凹陷带的成矿机理。研究认为变玄武岩中普遍发育的金云母化是导致变玄武岩型矿床中锡矿化与金属硫化物伴生的原因之一,凹陷带内带所见的金云母化和绢云母化都与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花岗岩凹陷带的成矿作用经历了花岗岩侵位、花岗岩叠加改造玄武岩内的"矿胚"、花岗岩蚀变、矿化沉淀这四个过程。
欧阳恒彭省临谷湘平杨斌邵拥军
关键词:金云母绢云母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