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建农

作品数:231 被引量:1,189H指数:1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6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18篇成像
  • 97篇磁共振
  • 65篇磁共振成像
  • 22篇血管
  • 22篇超声
  • 21篇加权成像
  • 20篇肿瘤
  • 19篇灌注
  • 18篇胰腺
  • 17篇肝癌
  • 16篇慢性
  • 16篇扩散
  • 16篇X线
  • 15篇灌注成像
  • 15篇肝脏
  • 14篇功能磁共振
  • 12篇胰腺炎
  • 12篇腺炎
  • 11篇多层螺旋CT
  • 10篇医学影像

机构

  • 186篇重庆医科大学...
  • 28篇川北医学院附...
  • 24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泸州医学院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成都市第二人...
  • 2篇四川大学
  • 2篇重庆市第三人...
  • 2篇西南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重庆市肿瘤医...
  • 1篇重庆市中山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德阳市人民医...

作者

  • 216篇赵建农
  • 80篇郭大静
  • 39篇钟维佳
  • 39篇罗银灯
  • 36篇吴伟
  • 34篇陈维娟
  • 27篇谢微波
  • 27篇张小明
  • 25篇舒健
  • 23篇王志刚
  • 23篇曾燕
  • 23篇余聪
  • 15篇张维
  • 14篇曾南林
  • 13篇沈霞
  • 13篇何晓静
  • 12篇周治明
  • 12篇罗小平
  • 11篇杨华
  • 10篇钟唐力

传媒

  • 34篇中国医学影像...
  • 29篇临床放射学杂...
  • 18篇重庆医科大学...
  • 1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2篇重庆医学
  • 9篇国外医学(临...
  • 8篇中华肝脏病杂...
  • 6篇现代医药卫生
  • 6篇放射学实践
  • 6篇中华医学会放...
  • 5篇中国医学计算...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激光杂志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实用医学影像...
  • 3篇国际医学放射...
  • 3篇中华医学教育...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17篇2014
  • 9篇2013
  • 20篇2012
  • 18篇2011
  • 14篇2010
  • 13篇2009
  • 35篇2008
  • 15篇2007
  • 24篇2006
  • 1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7篇2001
  • 4篇2000
2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联合运用肝脏三维容积超快速多期动态增强技术及扩散加权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3D-LAVA和DWI技术在胰腺癌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胰腺癌的MRI图像。扫描序列为:平扫压脂序列(T1WI,T2WI)、LAVA动态增强序列、DWI,分析其MRI表现。包括:对各序列图像质量进行评分;测量胰腺癌与正常胰腺组织的信号强度比SIR;比较胰腺癌、非癌胰腺组织的ADC值是否有差异;比较不同序列及LAVA联合DWI序列对胰腺癌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利用LAVA动态增强评估胰周血管受侵情况并将MRI评价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LAVA动态增强扫描图像质量最好(P<0.05);LAVA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和DWI的SIR高于其他序列(P<0.05);胰腺癌与非癌胰腺组织ADC值的x-±s具有显著性差异;LAVA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合DWI序列对胰腺癌的检出率和准确性与单一序列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6例LAVA动态增强判断血管受侵的患者,与手术中所见误诊3条血管,准确率为87.5%。结论LAVA动态增强序列能够比较完美地实现胰腺的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结合DWI序列对胰腺癌的显示、定性诊断与及术前可切除性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张维赵建农
关键词:胰腺癌脉冲序列磁共振成像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最佳扫描条件选择(心脏体模模拟实验)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采用新型心脏动态体模,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在不同心率下的扫描速度和重组算法选择。材料与方法采用GE公司研制的新型心脏动态体模,心率设置为40-95次/min(间隔5次/min)共12组。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以心脏冠状动脉扫描模式对不同心率下的心脏体模进行扫描,X线球管转速(即扫描速度)设置为0.5s/r和0.6s/r。所有的扫描数据在R-R间期90%时相分别以单扇区(Snapshot segment)、双扇区(Burst-2)和四扇区重组(Burst-4)3种心脏重组算法进行重组。所有重组数据传至AW4.1工作站行后处理成像。后处理方法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分别对不同重组图像进行评分。统计学处理采用析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总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11.15,P〈0.0001)。不同心率(F=11.99,P〈0.0001)、不同转速(F=5.76,P=0.00196)、不同重组算法(F=9.21,P=0.0003)对图像质量有显著的影响,三者的交互作用均无显著差别(P〉0.05);(2)不同心率间比较,心率≤65次/min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P〈0.05);(3)不同扫描速度比较,0.5s/r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P〈0.05);(4)不同重组算法之间比较:重组算法为Burst-4和Burst-2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P〈0.05),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心率、扫描速度及重组算法与图像质量间具有多元线性回归关系(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70794、-0.16449和0.27341,F=34.43,P〈0.0001),各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结论心率、扫描速度及重组算法等是影响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可采用新型心脏动态体模进行评估。合理利用扫描参数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和检查的成功率�
罗银灯赵建农李杰谢微波曹新山吴伟敬永勇沈霞廖静敏陈垦
关键词:冠状动脉X线计算机体模图像质量
扩散加权成像在诊断静脉性脑梗死及随访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静脉性脑梗死(CVI)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证实的CVI患者15例,对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行常规MR、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显像(CE-MRV)和DWI检查,分析CVI的DWI表现及其演变规律。结果常规MRI和DWI共发现15例患者26个CVI病灶。治疗前DWI表现为高信号病灶8个,稍高信号13个,混杂信号3个,等信号2个,治疗后DWI表现为高信号病灶2个,稍高信号6个,混杂信号4个,等信号14个,治疗前、治疗后DWI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5.09±2.04)×10-4mm2/s,治疗后ADC值为(6.25±0.76)×10-4mm2/s(t=-2.72,P<0.05)。结论 DWI能够早期发现CVI病灶,判断脑水肿的性质。DWI结合常规MRI和CE-MRV在CVI的诊断及其随访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吕增波郭大静陈婷张瑜赵建农
关键词:脑梗死扩散磁共振成像随访研究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CT诊断及其与X线平片对比分析
2000年
目的 比较CT扫描与X线平片对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78例胸腰椎骨折的X线平片与CT表现。结果 78例96节胸腰椎爆裂型骨折中,单椎体骨折者64例,多椎体骨折者14例。以CT扫描为诊断标准,近30%X线平片将爆裂型骨折误诊为单纯压缩型骨折。结论 X线平片虽是脊柱损伤的基本检查手段,但部分病例X线平片较难区分单纯压缩型骨折和爆裂型骨折。CT检查能明确爆裂型骨折类型、判断脊柱失稳及椎管受累程度,对X线平片观察发现有压缩型骨折者应作常规CT扫描。
李杰赵建农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型骨折X线平片CT诊断压缩型骨折回顾性对照分析受累程度
轻微型肝性脑病神经元自发活动异常功能磁共振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采用静息状态下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BOLD-fMRI)技术和低频振幅(ALFF)及比率低频振幅(fALFF)方法评价轻微型肝性脑病(MHE)患者神经元自发活动改变情况。方法搜集14例MHE患者(MHE组)和14例健康对照者(HC组)行神经心理测试及静息状态下BOLD-fMRI扫描,利用DPARSF软件预处理图像数据并获取ALFF和fALFF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静息态下MHE患者表现为额叶分布为主的全脑多个脑区ALFF及fALFF异常,包括在右颞下回、右颞极/颞中回、左岛叶、右小脑半球后叶等脑区ALFF升高,在双侧额叶多个脑区、双侧楔前叶、右小脑半球后叶等脑区ALFF降低(P<0.05);以及在左侧额叶多个脑区、右中扣带回/额中下回、右楔前叶/后扣带回、右岛叶、右豆状核、左苍白球、脑桥/左小脑半球前叶等脑区fALFF升高,在双侧额前内侧回、右额中回、右颞上回、左小脑半球后叶等脑区fALFF降低(P<0.05)。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右楔前叶、左额前内侧回ALFF既与NCT-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右楔前叶=-0.764 1,r左额前内侧回=-0.761 8),亦与DST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右楔前叶=0.868 6,r左额前内侧回=0.723 4,P<0.05)。结论 MHE患者静息态下全脑多个脑区ALFF及fALFF存在异常,尤其是右楔前叶和左额前内侧回异常,可能对MHE检测具有更重要的价值,而联合ALFF及fALFF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MHE脑神经元活动异常。
周治明赵建农郭大静张维吴伟张波莉吴媛王晚千周红俐
关键词:低频振幅轻微型肝性脑病功能磁共振成像
CT体积测量评价不同病因肝硬化肝叶体积的差异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采用320排CT分别测量尾状叶体积(caudate lobe volume,CV)、左内叶体积(left medial liver segment volume,LMV)、左外叶体积(left lateral liver segment volume,LLV)、右前叶体积(right anterior liver segment volume,RAV)、右后叶体积(right posterior liver segment volume,RPV),左半肝体积(left liver lobe volume,LV)、右半肝体积(right liver lobe volume,RV)及全肝体积(total liver volume,TLV)。探讨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硬化肝叶体积变化规律及分布是否不同。方法:收集经临床资料、CT检查确诊的4种病因(酒精性、乙肝、隐源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病人共107人,采用仪器自身携带的软件,分别测量肝脏各叶的体积及所占全肝的百分比。结果:CV、LMV、RAV、RPV、RV、LV、TLV酒精性肝硬化组大于乙肝、隐源性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组(P<0.008 33),CV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组大于乙肝肝硬化组(P=0.000)。CV/TLV乙肝肝硬化组小于酒精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组(P=0.002,P=0.000)。RPV/TLV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组小于酒精性、乙肝肝硬化组(P=0.005,P=0.008),RPV/RV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组小于酒精性、乙肝、隐源性肝硬化组(P=0.001,P=0.005,P=0.006)。结论:通过320排CT对肝各叶体积的定量分析,发现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硬化肝各叶体积变化及分布不尽相同,肝硬化的体积与发病病因有关。
李芃赵建农郭大静敬永勇倪卫国彭睿
关键词:肝硬化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体积测量
CT与MRI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诊断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探讨CT与MRI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25例放疗后4月~2年CT和/或MRI检查出现异常块影的鼻咽癌患者。73例行鼻咽部活检,活检阴性及未活检患者继续行CT或MRI随访。将CT、MRI结果与病理对比。结果 病理活检或CT、MRI随访复查证实55例(55/125,44.4%)为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70例(70/125,55.6%)为放疗后改变。CT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4.8%、73.8%、65.8%;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1.8%、83.7%、74.0%。结论 CT和MRI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准确性相对均较低,MRI稍优于CT。
蒋世曦毛明伟赵建农
关键词:局部复发放疗后鼻咽部活检病理对比病理活检MPI
正常肝脏磁共振弥散成像研究
本文选取正常受试者40例,经GE Signa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行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及DWI扫描。DWI分别取扩散敏感系数b值400,600,800s/mm2。分析取不同b值大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旨在探讨...
何晓静赵建农吴伟
关键词:正常肝脏磁共振弥散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文献传递
脑白质稀疏症的MR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脑白质稀疏症(Leukoaraiosis,LA)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表现,及LA病灶弥散、各向异性的改变。方法:对30例LA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行弥散张量成像,测定LA病灶以病灶及周围看似正常白质(Normalappearing white matter,NAWM)的平均弥散系数(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av)和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 anisotropy,FA)值。通过统计学比较来反映病灶同病灶周围NAWM之间的弥散及各向异性差别。通过LA病灶周围NAWM与年龄匹配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的脑白质参数比较,来反应这些参数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LA病灶在ADCav图上表现为较高信号,与周围NAWM比较信号明显升高。而在FA图上表现为较低信号,与NAWM比较信号明显降低。LA病灶的ADCav及FA值与周围NAWM相应参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相应参数比较,LA病灶周围NAWM的ADCav及FA值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DTI可以定量反映脑白质稀疏症病灶的弥散及各项异性改变,甚至可以在病程早期反映这种改变。
钟维佳赵建农谢微波陈维娟
关键词:脑白质稀疏症弥散张量成像
16层螺旋CT高级肺分析软件用于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GE16层螺旋CT高级肺分析软件(ALA)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CT扫描50例SPN患者后,经ALAsingle处理获得SPN的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VR)图像。对患者行2次或2次以上随访复查,经ALAmulti计算获得SPN倍增时间(DT)。结果VR图像对SPN形态、棘突的显示优于MPR图像(P<0.05);对毛刺以及与血管关系的显示,MPR图像更清晰(P<0.05)。恶性和体积增大的良性SPN,其DT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00天为阈值,其判断良恶性的敏感度为88.24%,特异度为83.33%。结论ALA软件能够获得病灶的MPR和VR图像,通过计算DT反应SPN生长特点,综合分析SPN的良恶性。
侯乔余聪舒建罗银灯郭大静赵建农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