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珊
- 作品数:43 被引量:192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生物学更多>>
- 人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0(PDCD10):不仅与细胞凋亡相关被引量:2
- 2007年
- 人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0(programmed cell death 10,PDCD10)最初被称为TFAR15(TF-1 cell apoptosis related gene 15),是在1999年运用cDNA-RDA技术首先克隆得到的一个新基因,早期研究提示与凋亡抑制功能相关.近期国外多项研究证明,PDCD10基因的缺失和突变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CM)的发生密切相关,CCM的第三个致病基因CCM3即为PDCD10.此外,其他研究表明,PDCD10受到严格的表达调控,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提示可能在肿瘤的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最近通过对PDCD10相互作用蛋白的分析和研究,首次证实了PDCD10可以和Ste20激酶家族成员MST4相互作用,增强其激酶活性,并进而通过对ERK-MAPK通路的调控,促进细胞增殖和转化.以上研究证明了PDCD10的多种生物学效应,并提示其在血管生成和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
- 马曦赵红珊马大龙
- 关键词:相互作用蛋白
- 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RISE)——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应用形式的探索
- '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Reference-Induced Self-Education,RISE)教学模式是一种适用于医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前期基础课程教学的PBL教学模式.本文对RISE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课程教...
- 朱蕴兰高晓明马大龙徐晓军陈英玉鲁琰赵红珊赵振东袁志宏王月丹
-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医学免疫学高等医学教育自我学习
- 文献传递
- RISE与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探索被引量:35
- 2006年
- “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Reference-Induced Self-Education,RISE)教学模式是一种适用于医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前期基础课程教学的PBL教学模式。文章对RISE教学模式在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分析,探索多种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基础医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 朱蕴兰马大龙徐晓军陈英玉鲁琰赵红珊赵振东袁志宏王月丹高晓明
- 关键词:PBL基础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 少汗性外胚叶发育不全(HED)家系ED1基因的突变检测被引量:2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少汗性外胚叶发育不全引起先天缺牙的ED1基因突变。方法 :对 3个少汗性外胚叶发育不全核心家系进行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利用聚合酶链反应、DNA直接测序进行突变检测 ,进一步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验证突变。结果 :3个家系中的每位患者均存在ED1基因外显子不同位点的单碱基错义突变 ,分别为C4 12G、A12 0 1G和C1375T ,其中前两个突变位点是国内外首次报道的。结论 :ED1基因的单碱基突变是引起此3个核心家系少汗性外胚叶发育不全的致病突变。
- 王莹赵红珊张晓霞冯海兰
- 关键词:家系突变
- 牙源性角化囊肿中PTCH基因的突变检测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检测牙源性角化囊肿(OKC)中PTCH基因突变的发生频率、类型及分布特点,分析散发OKC与伴发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NBCCS)OKC之间的分子病理联系。方法收集8例OKC新鲜病变组织(4例散发,4例伴发NBCCS),提取DNA,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OKC病变组织中的PTCH基因突变。结果分别于4例NBCCS—OKC和2例散发OKC中检测到6处PTCH基因突变,2例为错义突变,引起1个氨基酸的改变;其余4例突变分别为1~7个碱基插入或缺失,其中3例引起读码框的改变(移码突变),并导致蛋白质的提前截断,1例导致了2个氨基酸的插入。结论PTCH基因突变不仅常见于NBCCS—OKC,部分散发OKC病变也可以发生该基因的异常。
- 袁峻伟李铁军钟镐镐赵红珊
- 关键词:牙源性囊肿基底细胞痣综合征PTCH基因基因突变
- PDCD5基因转移促进伊达比星在裸鼠体内及体外的抑瘤作用
- 目的:最近的研究发现PDCD5(programmed cell death 5)在白血病病人骨髓细胞中低表达, CML病人尤其是加速/急变期的CML病人,PDCD5表达量与BCR-ABL表达量呈负相关。我们的研究发现,P...
- 阮国瑞赵红珊常艳李金兰秦亚溱陈珊珊黄晓军
- 关键词:PDCD5腺病毒载体伊达比星裸鼠
- 文献传递
- 遗传性多指(趾)畸形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1998年
- 先天性肢异常是人群中较为常见的遗传缺陷,而多指(趾)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手(足)畸形。本文综述了多指(趾)畸形的分类及遗传特点;总结了脊椎动物中肢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以及人类多指(趾)畸形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赵红珊
- 关键词:遗传性多指畸形多趾畸形相关基因
- 骨细胞对骨稳态的调控
- 2022年
- 骨细胞由成骨细胞分化而来,被包埋在矿化的骨基质中,约占成年骨骼中所有骨骼细胞的90%至95%,是骨中寿命最长的骨骼细胞。过去认为骨细胞是静止的、无活性的,然而近期发现骨细胞在调控骨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骨细胞数目及功能活性的改变可以直接调控骨骼重塑,此外,骨细胞作为内分泌细胞,其分泌会通过调节靶细胞和靶器官的功能调控骨稳态。因此,保证骨细胞正常的功能和活性对于维持骨量和骨质量至关重要,深入研究骨细胞对骨稳态的调控有助于全面揭示骨生物学相关机制,并为治疗骨骼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 崔雅琪赵红珊
- 关键词:骨细胞
- PDCD10与MST4的彼此间相互作用的效应及机制研究
- 研究背景: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0(Programmed Cell Death 10,PDCD10)是本实验室从撤除生长因子GM-CSF培养条件下的TF-1细胞中克隆的一个凋亡相关基因,最初命名为TFAR15(TF-1 c...
- 马曦赵红珊马大龙
- 文献传递
- 短重复序列PCR产物变性胶电泳影子带新解——正负链电泳行为的差异被引量:14
- 1999年
- 目的 探讨短重复序列 P C R 产物变性胶的电泳影子带形成机理,并设法消除影子带。方法采用 P C R和不对称 P C R,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影子带产生的情况。结果 利用不对称 P C R,某些二核苷酸( C A)n 重复序列的影子带减少一半,四核苷酸重复序列的影子带消除;正负链的电泳速度有差异。结论 正负链电泳行为的差异是影子带产生的原因之一,利用不对称 P C R 可部分或完全消除影子带。
- 赵红珊黄尚志李辉梁承宇袁波
- 关键词:遗传病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