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
- 作品数:60 被引量:34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我国食品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结构分析
- 2023年
- 目的了解我国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种群结构。方法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对2006-2020年我国16个省份收集的763株食源性金葡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葡萄球菌蛋白A编码基因(spa)和葡萄球菌染色体mec基因盒(SCCmec)分型,使用BioNumerics 7.5软件创建基于ST类型的最小生成树。国外进口食品分离到的金葡菌31株被纳入基因组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结果763株金葡菌共鉴定出90个ST型和160个spa型别,其中20种为新ST型别。72个(72/90,80.0%)ST型属于22个克隆群,其中主要型别为CC7、CC1、CC5、CC398、CC188、CC59、CC6、CC88、CC15和CC25,占82.44%(629/763)。其中优势克隆群中ST型和spa型别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多态性变化。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阳性率为7.60%,共鉴定出7种SCCmec型别,以ST59-t437-Ⅳa(17.24%,10/58)、ST239-t030-Ⅲ(12.07%,7/58)、ST59-t437-Ⅴb(8.62%,5/58)、ST338-t437-Ⅴb(6.90%,4/58)和ST338-t441-Ⅴb(6.90%,4/58)为主。本研究分离株在系统发育树上被分为2个种群分支,命名为Clade1和Clade2,相同克隆群、ST型和spa型别的菌株呈聚集分布。Clade1全部为CC7甲氧西林敏感菌株,Clade2中包括21种克隆群和所有MRSA菌株,MRSA菌株按照SCCmec和ST型呈聚集分布。CC398、CC7、CC30、CC12和CC188中的国外分离株与我国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远。结论本研究中食源性菌株主要优势克隆群型别为CC7、CC1、CC5、CC398、CC188、CC59、CC6、CC88、CC15和CC25,与既往报道的我国医院、社区感染和食物中毒的克隆群存在重叠现象,这提示食品作为病原体社区传播和食物中毒的载体,需高度关注。
- 郭亚慧贺子龙姬庆龙周海健孟凡亮胡晓丰魏销玥马俊才杨玉花赵薇龙丽瑾王新范佳铭遇晓杰张建中华德闫笑梅王海滨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食源性全基因组测序分子分型
- 食品中菌落总数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为了提高实验室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及水平,保证检测结果持续有效,控制管理实验室检测质量。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 4789.2-2010和GB 4789.10-2010,采用两种定量方法,两种增菌液和分离培养基,对代码为A398菌落总数和B873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菌落总数(代码A398)结果为2.3×104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代码B873)结果为平板计数法630 CFU/ml,MPN法为1 100 MPN/ml。两份样品测试结果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给出评价,菌落总数Z分值为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Z分值为0.36,取得满意结果。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比Baid-Parker平板更适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量检测。
- 赵薇刘桂华张炜煜
- 关键词:菌落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
- 2014~2015年吉林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了解吉林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和分布。方法依据《2014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物质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方法,对2014~2015年市售7类食品中的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空肠弯曲菌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5年监测的4067份样品中,检出阳性致病菌67株,总体检出率为1.65%。其中,沙门氏菌27株、铜绿假单胞菌20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1株、空肠弯曲菌19株。桶装饮用水污染最为严重,检出率为20.62%;肉与肉制品检出率为3.72%,散装和预包装食品中食源性疾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55%和1.96%。结论吉林省市售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桶装饮用水、肉制品为主要污染食品类别,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其的监督和管理。
- 刘思洁赵薇孙景昱杨修军石奔黄鑫李可维
- 关键词:食品污染食源性致病菌食品安全
- 生活饮用水中粪肠球菌检验方法验证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验证最近似值测定法、滤膜法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粪肠球菌的适用性。方法参照SN/T1933.1-2007《食品和水中肠球菌检验方法第1部分:平板计数法和最近似值测定法》、SN/T 1933.2-2007《食品和水中肠球菌检验方法第2部分:滤膜法》方法检测样品中粪肠球菌浓度,对比不同培养基的检测效果。结果最近似值测定法所用的肠球菌肉汤与叠氮化钠葡萄糖肉汤在结果计数上无明显差异P=0.331(P>0.05),但肠球菌肉汤24h就会产生明显变化,而叠氮化钠葡萄糖肉汤48h才产生混浊;滤膜法中肠球菌琼脂和Pfizer琼脂不宜于计数,KF琼脂菌落生长缓慢,mEI琼脂与CATC琼脂表现优异,在结果计数上5种培养基无明显差异P=0.957(P>0.05)。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均在接受范围之内。结论 2种方法均适用于生活饮用水(井水、末梢水)中粪肠球菌的检测,MPN法更推荐选择肠球菌肉汤培养,滤膜法推荐使用CATC琼脂或mEI培养基作为选择性培养基。
- 孙景昱赵薇王艳秋杨修军刘思洁张立夫石奔李可维齐鹏
-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粪肠球菌滤膜法
- RD105基因缺失法鉴定95株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及其耐药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鉴定吉林省结核分枝杆菌(MTB)中的北京基因型及其与耐药性的关联。方法 95株结核分枝杆菌分离自2008-2009年吉林省临床肺结核病人的痰液标本,培养方法为改良酸性罗氏(L-J)培养基。分离出的抗酸杆菌经对硝基苯甲酸(PNB)培养基初步鉴定后选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并应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DST)。北京基因型的鉴定采用RD105基因缺失法。实验结果应用Epi Info统计软件和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95株结核分枝杆菌中,北京基因型占88.4%(84/95)。北京基因型中,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卡那霉素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1.7%、23.2%、15.9%、31.7%、13.4%和18.3%,均位于非北京基因型菌株耐药率的95%置信区间内。北京基因型中的多重耐药(MDR)结核(TB)率占19.5%,通过卡方检验与非北京基因型中的MDRMTB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D105基因缺失法是鉴定MTB北京基因型的简便、有效方法;北京基因型为吉林省结核分枝杆菌的优势株;北京基因型与非北京基因型耐药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
- 刘桂艳张炜煜王博王艳华杨修军杨光孔祥云孔祥云王慧王慧黄鑫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北京基因型耐药
- 47株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决定区基因突变特征的研究
- 2012年
- 目的了解吉林省结核分枝杆菌的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基因突变特征。方法结核分枝杆菌(MTB)分离自2008-2009年吉林省临床肺结核病人的痰液标本,培养方法为改良酸性罗氏(L-J)培养基。分离出的抗酸杆菌经对硝基苯甲酸(PNB)培养基初步鉴定后选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并应用比例法进行药敏试验(DST)。根据DST结果,选择22株利福平耐药株、22株利福平敏感株以及3株临界值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rpoB中包含RRDR在内的部分基因,阳性DNA片段通过基因测序以及Bioedit软件分析方法比对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22株利福平耐药株中,16株同时对异烟肼耐药;22株利福平敏感株中,1株异烟肼耐药。利福平耐药菌株中,95%(21/22)的菌株在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发生了基因突变,其中第531位密码子突变频率占50%,第526位占27%,第533位占9%,第516位及513位均为4.5%;22株利福平敏感株中,RRDR区全部无基因突变发生;3株临界值标本中,1株在第531位密码子发生了基因突变,1株在533位发生基因突变,最后1株无突变。结论 RRDR区点突变的发生与利福平耐药高度一致;异烟肼耐药与利福平耐药高度相关。
- 杨修军刘桂艳王博张炜煜王艳华杨光孔祥云王慧赵薇黄鑫宋滨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
- 2011—2022年吉林省散装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状况
- 2024年
- 目的掌握吉林省各地区散装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为控制吉林省散装即食食品污染,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2022年间在吉林省9个地区餐饮服务环节与流通环节随机采购10类6085件散装即食食品,依据GB 4789.30—20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85份样品中共检出单增李斯特菌180份,检出率2.96%。其中,肉及肉制品检出率最高,为6.29%;蛋与蛋制品、焙烤及油炸类食品、乳与乳制品、餐饮食品、豆制品检出率为0.50%~3.04%;坚果类、冷冻饮品、水产品、水果及其制品检出率均为0%。不同食品种类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23,P<0.05)。餐饮服务环节、流通环节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分别为2.33%、3.45%,流通环节高于餐饮服务环节,采样地点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2,P<0.05)。结论肉制品、豆制品、餐饮食品在吉林省散装即食食品类别中呈现较高的污染风险,提示这几类食品应成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重点监管的对象。食品流通环节散装即食食品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 石奔赵薇张瑞斐孙景昱郑晶莹王娟李可维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散装食品即食食品污染监测
- 肉汤稀释法MIC药敏试剂盒对66株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对食源性致病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进行调查,掌握我国食源性致病菌的耐药趋势和耐药谱,为指导抗生素在人类临床和动物饲养中的合理应用,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提供重要的参考性数据。方法根据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检验,定量测定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 MIC )。结果66株单增李斯特菌对亚胺培南、红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氯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强力霉素耐药;耐药率分别是:9.1%、6.1%、4.5%、4.5%、3.0%、3.0%、3.0%、3.0%、1.5%、1.5%、1.5%。MIC值4~〉128不等。对头孢噻吩、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完全敏感。结论吉林省市售食品中检出的单增李斯特存在多种抗生素耐药。有1株6重耐药;1株4重耐药;2株2重耐药。但66株中耐药谱没有一致的菌株。应高度重视和加强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的耐药性监测,以保证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 康建彪刘桂华张炜煜赵薇黄鑫
- 关键词:肉汤稀释法MIC单增李斯特菌
- 2011-2019年吉林省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状况分析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了解2011—2019年吉林省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监管及食源性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2011—2019年吉林省九个地(市)级的餐饮服务环节和流通环节中的样品3173份,参照GB 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中的方法,对食品中的蜡样芽胞杆菌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2011—2019年吉林省3173份食品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总检出率为23.6%(750/3173),2015年检出率最高(38.5%,62/161),2017年检出率最低(11.8%,20/170);白山市检出率最高(35.8%,139/388),其次为延边州(31.4%,97/309),四平市检出率最低(15.3%,76/496);蛋与蛋制品检出率最高(60.0%,3/5),其次为乳与乳制品(39.3%,114/290)及婴幼儿食品(31.1%,185/595);百货商场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32.4%,22/68),其次为小吃店及饮品店(30.9%,43/139)、快餐店(29.1%,25/86)。平板计数(CFU)法测得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结果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5.8(2.9,8.7)CFU/g(mL),稀释培养测数(MPN)法测得结果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6.4(3.2,9.6)MPN/g(mL)。结论吉林省各地市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以白山市最为严重,蛋与蛋制品、乳与乳制品是主要受污染食品,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百货商场、小吃店及饮品店等地点的安全监测与管理。
- 赵薇杨修军张思文王太君刘思洁李可维石奔孙景昱付尧黄鑫
- 关键词:蜡样芽胞杆菌食源性致病菌
- 近5年吉林省人参制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
- 2016年
- 目的了解吉林省2010-2014年人参制品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按照GB 4789-2010方法对吉林省近5年25家生产企业送检的104份人参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和分析。结果 104份样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合格率100.0%,霉菌和酵母合格率93.3%。结论吉林省人参食品微生物污染较低,但仍需加强对该类产品的卫生监督。
- 黄鑫张炜煜赵薇刘桂华杨修军
- 关键词:微生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