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霞

作品数:121 被引量:1,372H指数:1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112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61篇医院感染
  • 15篇重症
  • 15篇重症监护
  • 15篇监护
  • 14篇重症监护病房
  • 14篇监护病房
  • 14篇病房
  • 11篇老年
  • 10篇耐药
  • 9篇药物
  • 9篇菌药
  • 9篇抗菌
  • 9篇抗菌药
  • 9篇抗菌药物
  • 8篇手术
  • 8篇老年患者
  • 7篇耐药菌
  • 7篇护理
  • 7篇多重耐药
  • 6篇导尿

机构

  • 1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北京市门头沟...

作者

  • 120篇赵霞
  • 106篇王力红
  • 101篇马文晖
  • 95篇张京利
  • 81篇赵会杰
  • 35篇韩叙
  • 17篇王桂珍
  • 3篇刘马超
  • 3篇仇叶龙
  • 3篇徐艳
  • 3篇韩斌如
  • 3篇李小莹
  • 2篇刘丹
  • 2篇常丽娜
  • 2篇张京丽
  • 2篇张红艳
  • 2篇王培昌
  • 2篇王硕
  • 2篇张萍
  • 2篇王丹

传媒

  • 34篇中华医院感染...
  • 12篇中国感染控制...
  • 6篇中国消毒学杂...
  • 5篇中国医院
  • 4篇中国医院管理
  • 4篇中国病案
  • 4篇中国护理管理
  • 3篇中华医院管理...
  • 3篇中国卫生质量...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感染与化...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第二届药物性...
  • 1篇中国卫生经济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5篇2023
  • 5篇2022
  • 10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11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16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调查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2月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病房242例老年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ied衰弱表型(FP)、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主观认知能力自测表(SCD-Q9)等对其进行调查。结果242例患者共有119例发生认知衰弱,认知衰弱发生率为49.2%。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常生活能力低、存在营养风险及有跌倒史是老年ACS患者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高是老年ACS患者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认知衰弱发生率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应重视该人群认知衰弱的筛查,根据影响因素及早提供相应干预措施,从而降低认知衰弱的发生率。
范晓磊韩斌如赵霞刘马超张萍范晓宏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冠脉综合征
临床路径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推行临床路径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影响。方法统计开展临床路径工作2010年3月-2011年12月(22个月)的临床路径病例8928例,2012年1月-2013年10月(22个月)的临床路径病例6775例作为实验组,回顾性选取未实施临床路径的2008年5月-2010年2月(22个月)临床路径病例5223例为对照,对临床路径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了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比较,医院感染发生率变化趋势研究采用趋势卡方检验。结果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后,由于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得以标准化实施,与开展临床路径之前相比较,医院感染发生率从0.62%降至0.29%,通过趋势研究以及结合医院感染发生率实际监测结果,认为随着临床路径工作的推进,入径患者逐渐增加,医院感染发病例数减少,入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有下降趋势。结论临床路径的应用,促进了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规范化实施,提高了稀缺的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且入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临床路径是医院感染管理者和临床紧密结合的切入点,对于全面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文晖王力红张京利赵霞赵会杰
关键词: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管理
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术6例的护理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术用于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患者均转为窦律。结论:胸腔镜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赵霞张萍徐艳周春燕张科峰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导管消融术
老年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医院2016年老年住院手术患者7 084例进行横断面调查,其中术后感染225例,采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老年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住院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病率为3.18%,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7.49%;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术前住院天数长、曾住ICU、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置管、留置导尿、手术时间长、急诊手术、NNIS评分越高、ASA评分级别越高、术前外周血白细胞数越高、手术切口分类污染程度增加是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预防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提高原发病的治愈率。
赵霞王力红张京利马文晖赵会杰韩叙
关键词:老年手术医院感染
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医院感染风险评估与控制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建立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医院感染风险评估体系,通过风险评估实现风险精准控制,降低医患双方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方法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发热门诊进行定量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建立评估体系,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查找需重点干预控制的风险点,针对性制定精准控制措施,并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循环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发热门诊风险评估体系包括建筑布局与设施是否符合传染病防控要求、医院感染防控相关制度与流程是否完善、人员管理及防护是否恰当、物品管理是否合法合规、环境清洁与消毒是否规范、医疗流程是否符合医院感染防控要求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对发热门诊进行第一轮风险评估,查找风险点44个,其中需采取措施重点干预控制的风险点8个。经过实施针对性改进措施,改进周期结束后,进行第二轮风险评估,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价,风险控制效果良好。结论基于HFMEA建立综合医院发热门诊定量风险评估体系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可及时发现发热门诊潜在医院感染风险,实现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的精准防控,大大降低传染病医院内交叉感染风险,防患于未然。
赵霞王力红张京利赵会杰马文晖韩叙王允琮
关键词:发热门诊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一种具有医院织物收集装置的扫床车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医院织物收集装置的扫床车,其包括车体,固定在车体上的医院织物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控制器和电源模块;箱体前侧面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液晶显示屏、用于投放医用织物的第一开口、以及用...
赵霞常丽娜王丹张艳南李跃丽孙罗安
文献传递
老年患者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预测评分模型构建与验证被引量:29
2019年
目的构建老年患者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风险预测评分模型,为筛选高危人群,有效预防与控制老年患者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住院期间曾留置中央导管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随机种子为20180708),对建模组数据进行危险因素识别,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β值赋予各危险因素相应的分值,建立感染风险评分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依据建立的感染风险评分模型对验证组病例进行评分,利用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利用R软件构建决策曲线。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本次住院手术次数≥3次、住ICU日数≥2 d、中心静脉置管日数≥7 d、使用抗菌药物等是老年患者发生CLABSI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评分模型中相应的分值分别为3、4、4、9分,得分13~17分为高风险人群;评分模型在建模组数据中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依据验证组患者风险得分情况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70。决策曲线显示,在阈值0.01~0.05区间内风险评分模型的净获益较高。结论建立的风险评分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效度和应用价值,可用于老年患者CLABSI的易感高危人群识别,做到早期预防与控制。
王力红魏楠赵霞张京利赵会杰马文晖韩叙
关键词:老年患者评分模型
组合应用管理工具预防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暴发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管理工具在预防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暴发流行中的应用及效果,降低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风险。方法以普外ICU一起多药耐药菌聚集性检出事件为案例,应用根因分析法、因果图及PDCA循环管理等管理工具,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并落实预防控制措施,评估预防控制效果,完善相关制度及流程。结果整改措施在全院推行及落实后,外科ICU未再发生多药耐药菌聚集或暴发事件,全院其他ICU也未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结论应用管理工具进行科学管理,有助于发现多药耐药菌聚集性发生的主要原因和重点环节,及时制定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其引起医院感染的暴发。
赵霞王力红张京利赵会杰马文晖韩叙
关键词:管理工具多药耐药菌
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医院感染学课程探析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探讨了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医院感染学课程的必要性,初步实践了将医院感染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程的构想,其目的是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认识到医院感染的严重性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王力红张京利马文晖赵霞
关键词:医院感染学课程设置
医院感染漏报率抽样调查方法探索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索出一种既节省人力和时间,又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医院感染漏报真实情况的漏报率抽样调查方法,使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采用两种抽样调查方法对医院2006-2008年的医院感染漏报情况进行回顾性抽样调查,将抽样调查得到的漏报率(样本率)与全面监测得到的实际漏报率(总体率)进行比较,观察二者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3年同一年度内每周顺延1d抽查全部出院病历得到的抽样漏报率(6.19%、9.74%、13.33%)与当年度实际漏报率(5.15%、7.57%、11.14%)相比较,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年度内固定抽查每周三全部出院病历得到的抽样漏报率(7.94%、9.94%、14.16%)与当年度实际漏报率相比较,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年度内每周顺延1d抽查全部出院病历得到的抽样漏报率与固定抽查每周三全部出院病历得到的抽样漏报率相比较,二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采用每周顺延1d抽查全部出院病历,或固定抽查每周三全部出院病历两种抽样调查方法,替代查阅全部出院病历获取年度医院感染漏报率的全面监测方法。
张京利王力红赵霞马文晖赵会杰
关键词:医院感染抽样调查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